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8)
2023(16018)
2022(13463)
2021(12655)
2020(10747)
2019(24638)
2018(24448)
2017(45431)
2016(25799)
2015(29021)
2014(29049)
2013(27746)
2012(25504)
2011(23021)
2010(23036)
2009(20872)
2008(20417)
2007(18477)
2006(15951)
2005(13912)
作者
(72917)
(61453)
(60963)
(58138)
(38437)
(29711)
(27883)
(24241)
(23357)
(21834)
(20637)
(20508)
(19385)
(19222)
(19007)
(18915)
(18861)
(17968)
(17634)
(17606)
(15458)
(15049)
(14908)
(14112)
(13920)
(13807)
(13729)
(13553)
(12439)
(12418)
学科
(96982)
经济(96880)
(70110)
管理(64030)
(48589)
企业(48589)
(48152)
方法(45455)
数学(40804)
数学方法(40279)
农业(31667)
中国(30369)
(24642)
业经(24634)
教育(21756)
(21446)
(18650)
贸易(18646)
(18193)
地方(18108)
(17997)
理论(16821)
技术(16411)
(15095)
财务(15053)
财务管理(15017)
(14720)
企业财务(14222)
(13824)
银行(13766)
机构
学院(354762)
大学(353837)
(137216)
经济(134349)
管理(132072)
研究(119328)
理学(115392)
理学院(114080)
管理学(111793)
管理学院(111138)
中国(85163)
(79836)
科学(75831)
(74232)
农业(62307)
业大(61291)
(60677)
(60173)
中心(57060)
研究所(55631)
(54150)
(53368)
师范(52800)
财经(48644)
北京(46037)
(44449)
师范大学(42451)
(42362)
技术(42131)
(41717)
基金
项目(244202)
科学(192327)
研究(178340)
基金(174675)
(154114)
国家(152660)
科学基金(129567)
社会(111050)
社会科(104791)
社会科学(104759)
(98882)
基金项目(92738)
教育(88407)
自然(84856)
(84321)
自然科(82928)
自然科学(82898)
自然科学基金(81411)
编号(74722)
资助(70161)
成果(60409)
重点(56345)
(54952)
(53564)
课题(52940)
(51438)
创新(47795)
科研(47672)
教育部(46857)
大学(45894)
期刊
(145176)
经济(145176)
研究(101790)
(78805)
中国(75032)
教育(62334)
学报(61512)
科学(53530)
农业(53211)
大学(46945)
(46340)
学学(43409)
管理(42234)
技术(34385)
业经(29997)
(29978)
金融(29978)
(26637)
财经(23144)
经济研究(21449)
问题(20791)
(19860)
(19241)
职业(17418)
统计(16974)
业大(16565)
技术经济(16370)
科技(16234)
世界(15631)
图书(15455)
共检索到516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万霞  秦中春  
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10年对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教育情况与其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单位性质、任职情况、参与社会保险情况及工作环境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对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就业环境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及个人的教育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万霞  
我国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能,职业教育发展落后,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理论基础上,实证分析职业教育和不同类别的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对全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多重选择logit概率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助于农民工从事技术岗位及管理工作;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类别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文荣  李宝值  
为何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但消费却受到制约?对此,持久收入假说不能提供充分的解释。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缓冲存货模型,通过引入市民化因素,扩展不确定性的内涵,改进不确定性方向的界定方法,构建了一个中国情景下的农民工消费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市民化背景下农民工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对其消费的影响。主要结论有: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其收入,进而有利于提升其消费水平,但是,该路径因受制于不确定性而效果不佳;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农民工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医疗和子女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消费水平。因此,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的思路应该从提高其收入水平扩展至降低其所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旻  谭晓婷  
[目的]文章基于辽宁省1 242份实地调研数据,验证人力资源能力对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从自我发展能力、尊严生活能力、融入城市能力和谋生就业能力4个维度测度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其次采用计数模型和排序模型分别验证了人力资源能力与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职业流动等级、职业流动方向的关系。[结果]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总体较低,其中自我发展能力、尊严生活能力、谋生就业能力均较低,而融入城市能力较高;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偏低,职业类型等级不高,且流动方向主要呈水平流动或不流动;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源能力和谋生就业能力是影响职业流动频率和流动方向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能力和谋生就业能力越强,职业类型等级越高,越有利于向上流动。[结论]充分发挥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能力优势、提升人力资源综合能力,是推进人口城镇化、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文新  
本文通过分析近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从报告中反映的农民工数量和质量"双降"的问题入手,将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工的素质,摆在支撑"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的位置。结合提升农民工素质的5个方面,即掌握现代生活知识、掌握现代生存技能、提升市民素养、陶冶道德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分别从转变观念、延伸服务、创新模式提出了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创新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福生  周化明  
本文以25个省(区、市)1141个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行业从业累积时间、岗位从业累积时间、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和所处企业或单位的行业性质这7个变量对其职位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血缘地缘关系的利用情况、企业所在区域变量对农民工职位提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体来说,男性、在制造业和内陆地区中小城市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行业和岗位从业时间越长、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越多的农民工,其职业发展越好。此外,农民工的婚姻状况、职业社会关系的利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小兵  候景娟  
依据对江西省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对于参与职业教育的经济成本比较敏感;处于中等地位水平的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最为强烈;农民工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预期收益越低,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的评价越低,对于自身生活现状越满意,现代性水平越低,就越不愿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此,政府及职业教育部门应从刺激需求的角度出发,增加对于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补助水平,加强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的管理与考核,提高办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公众吸引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海阳  郑逸芳  钱文荣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1个省份的进城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并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群体差异进行OaxacaBlinder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以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实现低层次融入向高层次融入转变的重要因素。基于"三缘关系网络"形成的初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基于"市民网络"形成的新型社会资本能显著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心理资本、迁移模式、户籍地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性别差异和代际差异主要归因于群体内的特征差异,而城市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元凯  胡晓江  
针对当前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重"生存"轻"生活"现象,通过对全国5省4588位8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发现,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且具有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接受过职业教育的群体比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群体,在社会能力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中,要坚持全人教育理念,同时职业院校要调整课程设置,关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能力的教育。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靳小怡  胡钊源  顾东东  
年龄结构的改变对农民工传统两代次划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精确合理的年龄划分方法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引入机器学习中market basket analysis(购物篮分析法),利用2013-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四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多视角分析,进行"高龄"农民工的识别与界定。本文发现:农民工在45岁开始凸显"高龄"特征,在就业、医疗、收入等诸多方面受到挤压,不同于既有高龄农民工"50岁以上"的设定;以传统年龄界定制定农民工扶持与保障政策,会使农民工的需求与发展产生错位,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与城镇化推进。据此,在明确"高龄"农民工群体及其特征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瑶  彭开丽  李崇光  
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当前受雇农民工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职业流动能否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向着公平竞争、高质量就业的方向发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职业流动对受雇农民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职业流动的发生对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有0.78%的正向影响,并且不同类型职业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技能流动和行业内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提升程度分别为4.84%和2.78%;低技能流动和跨行业流动都能显著降低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降低程度分别为2.87%和1.26%。平均处理效应显示,已经发生了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如果未发生职业流动时,就业质量会下降11.42%。倘若未发生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能发生职业流动时,其就业质量能上升15.46%。受雇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的最佳选择是高技能且行业内流动,低技能者无论是行业内流动还是跨行业流动都会显著降低就业质量。据此,提出针对受雇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受雇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他们实现理性、有序的行业内流动,降低跨行业流动造成的损失等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珊娜  赵明霏  
本文基于2021年春节假期农民工个体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民工就地过年决策的影响,从而反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实证分析发现: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农民工选择就地过年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特别是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将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劳动合同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现,工资、社保、工作时间和工作稳定性起到部分中介调节效应,工作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因此,应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全面执行,有效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从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军  沈政  宣轩  
本文基于山东省583位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农民肉类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的肉类消费水平,收入需求弹性为1.798,肉类消费对于农民工来说属于奢侈消费;工作单位包吃、参与城镇医疗保险以及从事建筑行业对农民工肉类消费需求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担心工资拖欠问题的农民工,其肉类消费水平更低。以上结论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柳军  谭根梅  许祥云  
基于对4个城市的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都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形成,主观规范的外部因素如社会观念、单位及同事意见等对教育投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感知效用和吸引力,企业用工单位要加强激励引导,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建华  
调查发现,我国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满意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培训内容和方法较为单调,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培训周期过短,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环境和设施简陋,制约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效果;培训教材匮乏,考试与认证机制不健全。因此,需要对当前农民工职业培训系统进行完善: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加强培训教材建设、完善培训评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