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9)
- 2023(10445)
- 2022(8729)
- 2021(8232)
- 2020(6559)
- 2019(15459)
- 2018(15452)
- 2017(27811)
- 2016(16462)
- 2015(19069)
- 2014(19139)
- 2013(17752)
- 2012(16491)
- 2011(15377)
- 2010(16052)
- 2009(14063)
- 2008(13713)
- 2007(12653)
- 2006(11322)
- 2005(10386)
- 学科
- 济(63113)
- 经济(63063)
- 管理(36363)
- 业(34420)
- 企(26409)
- 企业(26409)
- 中国(25970)
- 方法(23370)
- 教育(22589)
- 数学(20544)
- 数学方法(19939)
- 地方(19326)
- 农(18053)
- 理论(15305)
- 业经(14815)
- 学(13391)
- 发(12769)
- 农业(12132)
- 教学(12011)
- 技术(11255)
- 地方经济(10738)
- 银(10484)
- 银行(10475)
- 财(10466)
- 融(10463)
- 金融(10462)
- 行(10249)
- 贸(10200)
- 贸易(10187)
- 发展(9955)
- 机构
- 学院(219519)
- 大学(216208)
- 研究(79005)
- 济(78650)
- 经济(76579)
- 管理(75062)
- 理学(63603)
- 理学院(62680)
- 管理学(60888)
- 管理学院(60465)
- 中国(54041)
- 京(49062)
- 科学(48493)
- 范(41591)
- 师范(41293)
- 所(40283)
- 教育(37723)
- 研究所(36397)
- 江(36250)
- 财(35509)
- 中心(34953)
- 农(33809)
- 师范大学(33042)
- 北京(32556)
- 技术(31848)
- 业大(29882)
- 州(29745)
- 院(28409)
- 职业(27897)
- 财经(27083)
- 基金
- 项目(138773)
- 研究(111307)
- 科学(110228)
- 基金(92667)
- 家(79146)
- 国家(78230)
- 科学基金(66599)
- 社会(65368)
- 社会科(61611)
- 社会科学(61596)
- 教育(61015)
- 省(60025)
- 划(51272)
- 编号(50109)
- 基金项目(47366)
- 成果(43140)
- 自然(40699)
- 课题(39789)
- 自然科(39764)
- 自然科学(39759)
- 自然科学基金(38945)
- 资助(38642)
- 发(35941)
- 年(33247)
- 重点(33126)
- 部(30811)
- 规划(30178)
- 创(29687)
- 项目编号(29515)
- 发展(29024)
- 期刊
- 济(94104)
- 经济(94104)
- 研究(74749)
- 教育(67938)
- 中国(61549)
- 农(32256)
- 学报(29540)
- 管理(29426)
- 科学(28226)
- 技术(27790)
- 财(25788)
- 大学(23916)
- 农业(22573)
- 学学(20567)
- 职业(19923)
- 融(19495)
- 金融(19495)
- 业经(17527)
- 经济研究(14948)
- 技术教育(12977)
- 职业技术(12977)
- 职业技术教育(12977)
- 坛(12905)
- 论坛(12905)
- 财经(12808)
- 业(12416)
- 图书(11515)
- 发(11482)
- 问题(11401)
- 统计(11221)
共检索到351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茜雯 闫智勇 吴全全
产业转型升级时期,要求职业教育关注学生的技能发展。首先,以“技能的内在向度、学习情境、技能的外在向度”为核心要素,建立技能发展的闭环系统和具体程序,从而明确职业教育学生技能的发展机理;其次,通过对德雷福斯模型进行职业教育领域的适应性改造,逐次形成“规则依赖型、情境依赖型、迅速反应型、融入情境型、直觉创新型”的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发展五阶段;最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耦合特性、闭环特性、迁移特性以及连续特性,构建“PSDF”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发展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嵩 郭文富
专业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桥梁,在专业设置与布局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此课题组设计了专业发展需求模型,从人才需求数量与人才培养规格两个维度,按照产业需求、技能需求、知识需求、学生需求四个参照域分析专业需求情况。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专业发展 需求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树仁 于畅
发展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益,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首要价值。保障学生公平的发展权益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价值,其涉及整个社会的观念与文化问题,也涉及教育政策的调适以及职教体系的合理构建等多方面问题。认清各种现实约束条件,对化解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和实现职业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中,需要通过持续的政策调适、制度变革以及职教体系的完善以不断保障学生的发展权益,实现职业教育学生的自由、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权益 现实约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卫红
随着职业教育利益主体关系的逐渐深化,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创新不断呈现出"共生"的关系特征。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态是职业院校、企业和相关的研究型大学及科研机构等共生主体,在产学研主体性活动中构建关系、动力和推力的依赖性共生网络。新时代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态的模型,是产教融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构成的关系模型,其运行机理包括三层面的共生系统化支撑:观念意识层面的产教融合理念、科研育人理念和产业发展观念的共生态,动力层面的经济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的共生态,推力层面的制度与行政的共生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面向国家产业经济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肩负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就业市场供需平衡、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要兼顾"基础性"和"融通性"双重发展属性,在人才培养上从"服务就业"转向"服务发展"。对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紧紧围绕培养怎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如何评价三个基本问题,以中小学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以长学制人才培养凸显技能人才类型成长特征,以服务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办学,以人才类型选择为导向促进"职教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丽敏 龙腾
驱动力是任何事物发生、发展、前进的动力,职业教育是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同于本科高等教育,其发展对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产教双方的发展有种相互脱节的趋势。文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驱动力的含义,产教要想达到相互依存发展,需要核心驱动力、内驱动力和外驱动力,三种驱动力形成合力,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依存发展,共同受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依存 驱动力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董显辉在《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7月第4期中撰文,阐述了帕森斯的AGIL功能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职业教育系统的功能及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依据功能选择结构理论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帕森斯把社会行为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行为有机体、人格、社会和文化系统,它们分别发挥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哲民 李琼
技术思维发展与培养是职业教育从浅层低阶学习向深度高阶学习转变的关键突破口。技术思维静态模型是一个由技术思维过程、技术思维输出和技术思维控制构成的立体三维结构,其动态模型是覆盖技术观察、技术理解、技术判断、技术迁移、技术反思和技术重构等结构序列多变量因果系统,呈现非线性、协同和螺旋式发展动态特征。结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构建“情境创设—技术建构”“信息编码—技术反思”和“交互协作—技术重构”三种技术思维培养路径。从思维要素、测评基准和测评方法构建技术思维的测评框架,为促进和评价个体技术思维的发展提供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术思维 静态模型 发展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义国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只是外部政策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同样重要。以生为本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要立足学生发展,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与服务;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展学生社团,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以生为本构建职业教育吸引力在实践中需要处理外部与内部;规范管理与自主发展等几对关系。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德昌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科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评价是注重过程的,应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过程是民主参与的过程,评价方式应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生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Paul Grainger Ken Spours 苑大勇
当前,创造一个可持续性、包容性、教育性、社会与经济全面发展的城市区域,面临许多挑战。参照加州硅谷和伦敦市等全球化的中心的发展模型,将创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形成"精英"的生态系统面临多重挑战,为此,设计一个崭新且具有发展动力的体系,构建一个包容性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将"工作、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作为数字时代技能形成过程中重要影响的新范式。社会生态系统发展,要基于地区性的协作网络(包括教育工作者、雇主、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和利用开放数字技术促进技能发展与公民参与。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技能形成 城市 协作网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素娟 唐荷花
基于DCS模型理论,比利时为了验证工作特性(工作要求、工作控制、社会对工作的支持以及自我导向性学习倾向)对工作者进行与工作相关的学习行为的影响,在佛兰德斯的一个业余职业教育中心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只有自我导向性学习倾向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促使与工作相关的学习行为达到满意的程度。借鉴比利时对DCS模型理论的这一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应努力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整合一体,培养学习者的自我导向性学习能力,完善学生工作实践的反馈机制,防止消极性社会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正>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引发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和重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3月28日,教育部举办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推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其中一项是“开发教育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4月27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启动建设面向职业教育应用场景的“商业职业教育大语言模型”。不久前,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大语言模型已渗透进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语言模型是一种基于海量文本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生成自然语言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并处理各种自然语言任务,如文本摘要、问答、翻译等。它的底层使用多个转换器模型,这些转换器由具有自注意力功能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组成,可以从一系列文本中提取含义,并理解其中的单词和短语之间的关系。目前全球重要的大语言模型产品有OpenAI的ChatGPT、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巴巴的Qwen-Max、Meta的LLaMA模型,等等。我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德洲 公昆
地市级政府负有对区域内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的职责。本文通过明确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基于系统协同发展的思想,构建了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型,并对协同发展机理进行分析和说明。最后,结合山东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具体情况,提出了省、市、区县各级政府应实施分级分权管理和有限统筹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周浩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与努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困境有: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足;过度重视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缺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关注;没有真正形成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据此从加强多元协同、追寻回归人本、优化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论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向,以早日实现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