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1)
- 2023(10639)
- 2022(8822)
- 2021(8407)
- 2020(6991)
- 2019(15933)
- 2018(15690)
- 2017(28858)
- 2016(15960)
- 2015(18040)
- 2014(17777)
- 2013(16250)
- 2012(14400)
- 2011(12787)
- 2010(12398)
- 2009(10492)
- 2008(9659)
- 2007(8139)
- 2006(6510)
- 2005(5392)
- 学科
- 济(53877)
- 经济(53831)
- 管理(44371)
- 业(42987)
- 企(36650)
- 企业(36650)
- 方法(29552)
- 数学(26382)
- 数学方法(26003)
- 教育(20321)
- 中国(18927)
- 技术(16746)
- 财(14653)
- 农(14108)
- 理论(13105)
- 业经(11795)
- 学(11123)
- 务(9968)
- 财务(9931)
- 财务管理(9915)
- 农业(9672)
- 贸(9477)
- 贸易(9475)
- 企业财务(9431)
- 易(9272)
- 教学(9246)
- 技术管理(8927)
- 环境(8263)
- 地方(8074)
- 和(8057)
- 机构
- 大学(206026)
- 学院(203506)
- 管理(80336)
- 济(77590)
- 经济(76019)
- 理学(71404)
- 理学院(70685)
- 管理学(69382)
- 管理学院(68966)
- 研究(62380)
- 京(42147)
- 中国(39220)
- 范(35709)
- 科学(35492)
- 师范(35490)
- 财(33334)
- 教育(33233)
- 中心(29462)
- 师范大学(29257)
- 江(28932)
- 财经(28238)
- 所(27469)
- 业大(27178)
- 技术(26464)
- 经(26091)
- 北京(25998)
- 研究所(25349)
- 经济学(24523)
- 农(24183)
- 院(23199)
- 基金
- 项目(147454)
- 科学(120695)
- 研究(116848)
- 基金(106744)
- 家(91163)
- 国家(90281)
- 科学基金(79664)
- 社会(74403)
- 社会科(70491)
- 社会科学(70476)
- 教育(62927)
- 省(58745)
- 基金项目(56460)
- 划(51257)
- 自然(49594)
- 编号(49348)
- 自然科(48519)
- 自然科学(48510)
- 自然科学基金(47622)
- 资助(41670)
- 成果(39595)
- 课题(35853)
- 部(35436)
- 重点(34515)
- 创(32845)
- 发(32473)
- 教育部(32124)
- 国家社会(30566)
- 人文(30459)
- 项目编号(30434)
- 期刊
- 济(71607)
- 经济(71607)
- 研究(62106)
- 教育(55657)
- 中国(42669)
- 管理(28026)
- 技术(26816)
- 财(26617)
- 科学(25111)
- 学报(25091)
- 大学(21849)
- 农(19824)
- 学学(19130)
- 职业(16189)
- 农业(14418)
- 财经(13701)
- 业经(12322)
- 经(11854)
- 经济研究(11781)
- 技术教育(11001)
- 职业技术(11001)
- 职业技术教育(11001)
- 融(10818)
- 金融(10818)
- 坛(10745)
- 论坛(10745)
- 技术经济(10627)
- 科技(9993)
- 问题(9318)
- 发(9036)
共检索到281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重新审视以往的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关注了价值的多元性,但忽略了职业教育的自然生态价值以及价值的实现条件。技术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核,同时又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自然互动的"有效媒介",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价值中介引入到对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分析之中。通过对以技术作为中介的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于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自然互动之中,是职业教育通过不同的技术形态对社会和自然发展需求的满足,具体表征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外在价值 技术 中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胜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极大冲击了传统制造业及其产业形态,与此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因此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危机。然而从技术学视角来看,即便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在传承技术方面的作用也是无法取代的;相对于质疑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我们更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理性思考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存在形态。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了更好地传承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加强技术教育、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以及完善技术人才保障机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技术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玲 刁哲军 王春丽
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关系具有互指性,职业教育满足了人类繁衍生息对技术传承的诉求,不同的技术哲学对职业教育模式的选择不同;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对象获取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主要依凭和途径,是职业教育最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之一,也是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核心指标。
关键词:
技术 职业教育 价值互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年松 龚凯翔
文章从外在经济冲击视角出发,在对2007~2019年全球54个国家基于前后向联系的出口复杂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再次考察了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作用,并进一步借助广义可加模型研究特定因素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演进路径。研究发现,在外在经济冲击视角下,技术创新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演进过程,但制度环境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作用。结合异质性检验发现,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演进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现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演变的主要动力也存在差异。文章借助GAM模型研究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在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等特定因素下的演进路径,发现发展中国家因引入FDI而陷入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可能性。这对发展中国家在外在冲击背景下精准施策以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高端攀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龙雪津
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本文在解释了什么是技术哲学和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哲学基础之一,并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辩证论述。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技术哲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丹中
"慕课"正日益受到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关注,并引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新一轮发展。文章从技术、经济、社会、教育和管理等多个维度、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慕课"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对"慕课"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慕课"的建议,即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者的各自特点,建设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学习者的"慕课",由政府主导,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顶层设计、课程品质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慕课 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喻念念 王旎
在共同富裕进程中,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造业稳步攀升,新兴产业急剧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迸发增长,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如何以更高作为推动共同富裕,是今后一段时间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应该从服务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赋能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社会服务 价值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李阳
1+X证书制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职业教育多元化催生的产物,也是缓解就业性矛盾、增强技能匹配度、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终身学习的最佳利器。1+X证书制度改革,关键点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探究其外在与本质,外在表征标准涉及道德标准、知识标准、技能标准,结构包括等级结构与课程结构。本质解构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历证书的有效衔接与补充;二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院校增强产业适应能力的产物;三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有效载体。1+X证书完善策略建议:加强1+X证书制度理论化、标准化设计;深化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推动开发地方特色性1+X证书制度;创新1+X证书制度管理体制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1+X证书 标准 课程 专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娟新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15期中撰文,解析了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文化,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技术文化依据,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职业教育现代化需要与我国实际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在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理解中重新把握"道"与"技"的和谐关系,具体体现在思想方法、结构功能和文化特色等三方面的社会功能上:1.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娟新
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须以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为依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实际和传统社会"道"与"技"的文化背景,系统、整体地调整其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和环境,以便真正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技术文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舒圣祥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当兴趣指向的是"上北大"与"读技校"的选择分野时,绝大多数人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北大。身为2008年青海高考理科前5名,周浩当年为了遵父母命选择北大,如今为了个人志趣转学技校,这样的案例放在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无疑具有多重的意义。当然,我们绝不可以就此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佳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视学习"社会性"的传统学习理论受到了批判。之后,以莱芙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理论。这一理论从学习者的身份转变出发,以情境、文化、身份、参与、实践等元素构筑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不过这个理论因其分析框架的特殊性很快失落在普通教育中。然而,这种根植于职场(学徒制)的学习理论在很多元素上与职业教育的特征比较契合,因而成为讨论职业教育学习逻辑的一个新思路。依据实践共同体理论,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建真实的情境,着力构筑师徒关系,关注非技能性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波 欧阳恩剑
当前,学术界对"产教融合"的界定主要采取现状描述法,从事物的外在特征、表面形式去定义"产教融合",一定程度忽视了"产教融合"的内在本质。从耦合理论视角来看,"产教融合"具有合作内容的关联、合作体系的完整、合作模式的多元、合作机制的协调等耦合特征,其本质是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之间全要素、全方位集成整合、高度互补、彼此交融的一体化合作,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对接与交叉融合以及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依托国家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而形成的政府、行业、产业(企业)、教育(学校)等主体之间的一种教育合作关系。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产教融合关系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产业部门(企业)、教育部门(学校),产教融合关系的内容是主体的利益诉求,产教融合关系的客体则是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既区别又联系,三者是一种包含关系,但在目的、本质和特征上存在根本区别,具有导向性、系统性、一致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必须遵循互惠互利、因地制宜和服务需求等基本原则。产教融合的价值取向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耦合理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杰
高等教育哲学是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理念、使命、目的、价值以及功能等基本问题的一般性思考,是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在简要分析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是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和共同基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哲学回归人本。大学的自组织性和大学生的自我生成性为高等教育哲学回归人本提供了现实可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政治论 认识论 人本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汝春 陈广仁
分析了物流人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基于生产性服务产业价值链的视角,根据物流价值链的功能构成和价值排列,推演出具有不同价值的物流环节需要的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提炼出物流职业人才价值链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构成内涵和人才层次的价值要素进行诠释,从而为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创新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框架。
关键词:
物流 职业人才 产业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