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3)
- 2023(12657)
- 2022(10275)
- 2021(9615)
- 2020(8026)
- 2019(18499)
- 2018(18698)
- 2017(34631)
- 2016(20241)
- 2015(23326)
- 2014(23809)
- 2013(22840)
- 2012(21451)
- 2011(19389)
- 2010(19988)
- 2009(18451)
- 2008(18630)
- 2007(17420)
- 2006(15519)
- 2005(14180)
- 学科
- 济(79166)
- 经济(79088)
- 业(54934)
- 农(47301)
- 管理(46271)
- 企(33633)
- 企业(33633)
- 方法(31956)
- 农业(31137)
- 数学(27964)
- 中国(27773)
- 数学方法(27613)
- 业经(21678)
- 教育(21555)
- 学(18278)
- 财(17228)
- 地方(16530)
- 制(15942)
- 理论(14997)
- 发(14977)
- 贸(14287)
- 贸易(14281)
- 易(13897)
- 发展(12707)
- 展(12584)
- 技术(12200)
- 策(11828)
- 银(11817)
- 银行(11785)
- 体(11472)
- 机构
- 学院(287812)
- 大学(287160)
- 济(112020)
- 经济(109396)
- 研究(101890)
- 管理(101012)
- 理学(86720)
- 理学院(85670)
- 管理学(83814)
- 管理学院(83282)
- 中国(73265)
- 农(67350)
- 科学(63270)
- 京(62522)
- 所(53164)
- 农业(52081)
- 财(48956)
- 业大(48399)
- 研究所(48142)
- 范(47305)
- 江(47205)
- 中心(47091)
- 师范(46916)
- 北京(39628)
- 财经(38503)
- 教育(37902)
- 师范大学(37535)
- 州(36732)
- 技术(35243)
- 院(35180)
- 基金
- 项目(183234)
- 科学(143743)
- 研究(140420)
- 基金(127825)
- 家(110832)
- 国家(109657)
- 科学基金(92154)
- 社会(85946)
- 社会科(80676)
- 社会科学(80652)
- 省(74922)
- 教育(70949)
- 基金项目(67130)
- 划(63370)
- 编号(61753)
- 自然(56924)
- 自然科(55561)
- 自然科学(55545)
- 自然科学基金(54530)
- 成果(52079)
- 资助(51403)
- 课题(44748)
- 重点(42493)
- 发(42135)
- 部(41889)
- 创(37687)
- 农(36781)
- 年(36521)
- 性(36356)
- 教育部(35628)
- 期刊
- 济(130822)
- 经济(130822)
- 研究(90130)
- 农(69531)
- 中国(69403)
- 教育(61381)
- 学报(47781)
- 农业(46945)
- 科学(42599)
- 财(37700)
- 大学(37448)
- 学学(34028)
- 管理(33050)
- 技术(30067)
- 融(26920)
- 金融(26920)
- 业经(26558)
- 业(23425)
- 财经(19102)
- 问题(18831)
- 经济研究(18388)
- 职业(16987)
- 版(16642)
- 经(16550)
- 农村(14915)
- 村(14915)
- 世界(14550)
- 农业经济(14390)
- 技术经济(14244)
- 图书(13567)
共检索到445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成明 张棉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将农民市民化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时代地位。农民市民化不仅包括农民自身内在素质的市民化,还包括与农民内在素质协同发展的外在条件的市民化,而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的核心和关键。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市民化的具体内容,从而探究当下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现状。基于职业教育功能的现代转型,分析了职业教育在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塑造过程中的效能。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内生动力 职业教育功能 效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晓瑞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失地农民逐步增加,面临着再就业的挑战,职业教育培训成为失地农民适应新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还存在失地农民培训意识不足、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主体单一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从强化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强化企业参与责任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职业教育 培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常进雄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在我国,非正规就业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民市民化主要途径的原因,探讨了非正规就业在促进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非正规就业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中国 非正规就业 市民 农民市民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014年9月12日,对于中国2亿多的农民工来说,一个利好的消息让他们振奋。这一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其中,"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一个基本论调。国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量身打造"了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障、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在城镇落户、房屋租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为亿万期盼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带来了"福音"。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皮江红
从市民化的需求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内容包括专业技能教育、核心技能教育、素养教育和创业教育。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技能教育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能力,奠定了市民化的基础;以学历证书为载体的核心技能教育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能力,成为市民化的关键因素;以培养现代市民为取向的素养教育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为市民化提供了保障;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发展能力,成为市民化的新载体。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 市民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山
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大农民工及其家属如何进城落户,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处理好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学术界研究的甚少,没能从整体上研究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在深入分析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目前不合理的土地产权及其交易制度,并进一步研究如何保护和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争取对国家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土地财产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祝
论科技教育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王新祝所谓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从一个落后的乡土社会进入发达的文明社会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传统农民自我扬弃和超越的过程,绝大多数农民将逐步离开农业,剩余的则变为现代农民。农民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的现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维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提升农民的市民化能力是实现市民化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民的市民化能力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而农村职业教育在提升农民市民化能力中的作用明显,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还能够提升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换能力和对城市文化的适应能力。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市民化能力,必须从农村职业教育入手,构建分层的"市民化"培训体系,提升农民的市民化素养,促进农民融入城市。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农村职业教育 市民化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彪文 余可发
世界级品牌的打造对类似于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讲至关重要,在对品牌本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同类世界级品牌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文化的区别"的观点。通过对佰草集品牌国际化发展历程案例的研究,构建了民族文化"双维驾驭"理论体系,并阐述了对民族文化运用的四种模型。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只有在民族文化"凝练"和"彰显"两个维度都表现出色,才可能造就出世界级品牌。
关键词:
世界级品牌 民族文化 双维驾驭 案例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立伟 王礼力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今天,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一手调查,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证明:职业教育和农民的文化水平都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作用,且职业教育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大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但是农村农民职业教育相对欠缺,政府组织力度不够,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比重很小。
关键词:
农民收入 职业教育 文化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原
新型工业化重塑了职业教育的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表现为总量配置的阶段性规律发生改变,结构性配置作用的重要性上升以及人才质量需要与新型工业化的多维要求相契合。对2001~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评估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培养规模不足、专业和地区结构偏离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工业化对技能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精细化、层次化、通识化、集约化和国际化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有效满足新型工业化对产业创新、安全、协调、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多元化需要。对此,中国未来的职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层次衔接完整,专业分科、地区分布协调的培养体系;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阳红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镇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这个过程带来以往不曾遇到的土地问题。一般情况下,农民成为市民后,应交出土地承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爱翔 吴兆明 王振华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过程既是农村转移劳动力逐渐适应城市化生活的过程,也是其逐渐实现职业成长的过程。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阶段,有效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未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建设应重点包括构建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协作的运行机制,实施教育主体激励、教育对象激励,完善法律保障、财政保障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广桂 孟令杰
本文从农民市民化的界定出发,初步考察了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行为模式后,发现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关键问题在于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市民的动力不足。在对市民化过程博弈双方(农民与城市政府)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博弈方法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市民化政策的博弈结果就是民工化。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变当前博弈条件(政策)、加快农民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