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6)
2023(3313)
2022(2740)
2021(3081)
2020(2328)
2019(5848)
2018(5485)
2017(7338)
2016(5489)
2015(6583)
2014(6851)
2013(5811)
2012(5550)
2011(5389)
2010(5509)
2009(4779)
2008(4641)
2007(3850)
2006(3516)
2005(3473)
作者
(11896)
(9921)
(9838)
(9659)
(6342)
(4896)
(4707)
(4211)
(3869)
(3669)
(3582)
(3325)
(3300)
(3299)
(3236)
(3175)
(3133)
(2959)
(2950)
(2947)
(2943)
(2485)
(2481)
(2468)
(2350)
(2340)
(2322)
(2151)
(2084)
(2080)
学科
教育(19251)
中国(11677)
(10521)
经济(10519)
(8814)
理论(7321)
教学(6690)
管理(5219)
(3887)
思想(3814)
研究(3781)
政治(3682)
发展(3681)
(3588)
(3559)
学法(3465)
教学法(3465)
(3442)
高等(3359)
学校(3272)
改革(3192)
(3139)
思想政治(3100)
政治教育(3100)
治教(3100)
学理(3091)
学理论(3091)
德育(3074)
经济学(2970)
方法(2899)
机构
大学(65965)
学院(61048)
研究(29045)
教育(28194)
(21316)
师范(21245)
师范大学(17833)
(16563)
科学(16450)
(16188)
经济(15567)
中国(14961)
(14752)
职业(14001)
研究所(13402)
管理(13242)
技术(13115)
北京(11780)
中心(11761)
(11056)
教育学(10725)
理学(10628)
理学院(10304)
(10204)
管理学(9897)
管理学院(9737)
职业技术(9639)
(8433)
技术学院(8302)
研究院(8203)
基金
项目(34734)
研究(34525)
科学(28309)
教育(26224)
基金(20253)
编号(17801)
成果(17762)
社会(17752)
(16754)
课题(16510)
国家(16395)
社会科(16239)
社会科学(16238)
(15532)
(15092)
(14639)
科学基金(12567)
规划(11504)
(10422)
重点(10161)
项目编号(10141)
(9855)
(9830)
研究成果(9716)
基金项目(9475)
年度(9302)
教育部(9175)
(8933)
(8904)
阶段(8877)
期刊
教育(49320)
研究(31443)
中国(27336)
(19263)
经济(19263)
职业(13810)
技术(11287)
技术教育(9475)
职业技术(9475)
职业技术教育(9475)
学报(9058)
大学(7848)
科学(7398)
(6540)
(6244)
论坛(6244)
(6238)
图书(5696)
高等(5289)
学学(5221)
成人(5177)
成人教育(5177)
职教(4665)
农业(4643)
高等教育(4600)
(4551)
管理(4368)
书馆(4364)
图书馆(4364)
发展(3878)
共检索到116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景舟  
对于我国而言,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职业教育概念长期存在争议。"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即"字面意义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因此,基于概念纯净性的原则,当下所谓的职业教育学应该相应分为3个方面,即教育职业学、技术教育学与职业培训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景舟  
在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名称之争,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作为一种思想遗产,对今天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建设,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红  
学生资助制度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制度。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民国时期,随着职业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学生资助开始出现,并且由于其受众的弱势,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形成了以免费为主的资助体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资助主要参考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进入市场经济后,中等职业教育走向收费,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以及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显的重要作用,政府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到政府责任,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景舟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学界对职业教育学科的性质、地位也愈来愈加关注。目前,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名称之惑、本质之惑和理论之惑。对这些困惑的阐释与回答,成为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海生  李阳  
建党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实现了自身建构,主要历经探索、建设、确立、深化四个阶段,呈现出从单一需求走向双重需求、由一元主体跨界多元主体、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变迁特征。面向未来,还需加快提质培优,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高质量发展;瞄准产业需求,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应性;健全办学体制,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明广  刘建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职业教育走过百年,经历了在革命中建构,在建设中重构,在改革中再构,在复兴中开新局四个历史阶段。值此建党百年之际,中国职业教育也迎来了由"构建"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明确了由"数量"到"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新发展目标;形成了由"层次"到"类型"现代职业教育新发展格局;开启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杏玉  曹克广  王辉  
本文从学校10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历程,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认为校企合作、工学并举的办学思想是我们始终要传承和不断创新并为之实践的职业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加鹏飞  祁凤华  黄丽颖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呈现繁荣发展局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化发展具备内在的深刻机理:一方面,其描绘了现代性生成的历史脉络,呈现了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衍变与实践革新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党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现实折射,其发展在理论上表现为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与思想成果。我国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始终秉持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特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以及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王若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位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以何名称称之,一直没有定论,能士、技士等名称都有学者提及,相比较而言,工士学位更能准确界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特征,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工士学位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国情特色,又有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交流接轨的功能,以此名之,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肇芳  李利  
本文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对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探讨这一理论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文章从元研究的视角、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诸如职业教育学的生成、职业教育学的独立性、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学科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探究和反思,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中国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理论建构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以期能唤起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必要研究,进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走向更高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经过新世纪初的规模扩张及2006年以来的内涵建设后,我国职业教育逐渐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目前,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发展的视野来看,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均等的教育类型,并为其建立完善的教育层次和结构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改变多年来一直借鉴发达国家和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理论视野,建立有中国特色和体现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锡海  肖凤翔  
职业教育学自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中国开始,移植一直是其学科建设的主要色调。期间,有学者尝试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但受已有条件的制约,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效。当前,无论经验的积累,现实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抑或是学科建制都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提供了契机。吸收古代职业教育智慧,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扎根实践,进行原创性研究是加快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陈沛酉  
肇始于1917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学,迄今求索已百年有余。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可以发现,除特定时代背景外,研究群体所独有的理想抱负、知识结构以及实践经历,共同造就了职业教育学"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社会使命。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因此呈现出"译介与中国化"的双重特质:职业教育学人以学会和大学为主要阵地,先假道日本与欧美,编译出版了大量职业教育理论书籍;其后伴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秉承"贴近中国现实"学术自觉的学者们最终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自己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的界定往往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范围、性质、学科体系等,因而对于学科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学科对象的界定往往也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这为我们确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