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8)
2023(11947)
2022(9714)
2021(8979)
2020(6913)
2019(15738)
2018(15464)
2017(27767)
2016(16173)
2015(18229)
2014(18356)
2013(17284)
2012(16295)
2011(15100)
2010(15542)
2009(14205)
2008(14008)
2007(12916)
2006(11774)
2005(11179)
作者
(43603)
(36430)
(36262)
(34614)
(23176)
(17355)
(16503)
(14127)
(13958)
(13222)
(12483)
(12252)
(11753)
(11729)
(11571)
(11274)
(10849)
(10779)
(10657)
(10485)
(9533)
(9073)
(8742)
(8562)
(8322)
(8243)
(8142)
(8082)
(7295)
(7228)
学科
(60509)
经济(60417)
管理(43228)
(40709)
(30634)
企业(30634)
中国(27157)
教育(21363)
(21077)
地方(19335)
业经(16817)
(16751)
(15715)
方法(15458)
农业(14651)
(13357)
理论(12668)
(12583)
银行(12570)
(12563)
数学(12528)
数学方法(12347)
(12316)
金融(12313)
(12232)
(11532)
技术(11528)
环境(10899)
地方经济(10580)
发展(10566)
机构
学院(222016)
大学(220904)
(85886)
经济(83722)
研究(83427)
管理(74253)
理学(61781)
理学院(60934)
管理学(59883)
管理学院(59426)
中国(58812)
(49559)
科学(47179)
(43811)
(41832)
(40264)
师范(39996)
(37908)
研究所(37112)
中心(36437)
教育(35972)
(32957)
北京(32693)
财经(32604)
师范大学(32392)
(30266)
(29877)
(29308)
技术(28292)
业大(27626)
基金
项目(136040)
研究(112199)
科学(108865)
基金(92857)
(78524)
国家(77580)
社会(69493)
科学基金(65948)
社会科(65504)
社会科学(65495)
教育(58607)
(56766)
编号(49009)
(48406)
基金项目(47508)
成果(43280)
课题(38837)
自然(37243)
资助(36573)
自然科(36280)
自然科学(36273)
(35975)
自然科学基金(35583)
重点(32510)
(32482)
(31455)
(31388)
(29867)
发展(29730)
规划(29724)
期刊
(110106)
经济(110106)
研究(81690)
中国(63715)
教育(61068)
(33965)
(33559)
管理(30485)
学报(28897)
科学(28179)
技术(24298)
大学(24165)
(23746)
金融(23746)
农业(22659)
学学(21061)
业经(19526)
职业(17369)
财经(16715)
经济研究(16631)
(14492)
问题(13847)
(12776)
论坛(12776)
技术教育(11711)
职业技术(11711)
职业技术教育(11711)
(11416)
(10915)
(10460)
共检索到371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冬平  刘筱  张韶回  
职业教育过去的发展业绩与未来的发展期待都无法逃避职业教育发展动力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牵涉复杂多元的利益主体、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已彻底改变了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预设性形成秩序,必须转向由多方利益主体动力聚合而成的动态生成秩序。"合成性"和"生成性"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两大标签。基于此,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建构路径将经历动力"源起"、动力"聚合"、合力"生成"三个过程,呼应动力激发机制、动力聚合发生机制和合力生成保障机制三个子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吴璇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所评选的优秀教学成果为打造职业教育鲜明类型特色,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基于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内外层逻辑框架与价值意蕴,深入探析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后时代”建设的动力机制,结合广西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后时代”建设的现实困境,为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后时代”建设改革路径指明方向,具体包括:明确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目的指向;构建“后时代”建设高效运行模式;形成成果“后时代”建设监督保障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景舟  
强国富民始终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后,在行政力量驱使下所产生的职业学校内部竞争,成为其规模扩张和类型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力。与此同时,企业培训则呈现了自由化和市场化的特征。学校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企业培训的市场化、自由化,有效帮助企业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改制和实施廉价劳动力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它也助长了企业在技工培训中产生对政府过度依赖和规避其所应肩负责任的倾向。从长远看,这种状况并不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企业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一鸣  赵向军  
国家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但从当前实践情况看似乎并未得到有效实现。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发展既有共性的利益诉求,也有各自的核心利益关切,并产生和形成不同的动力机制。在实践中要不断创新探索,推动各方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动力的最大化,实现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才锋  陈炜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获得优质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受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制约。文章从利益相关者以及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利益相关者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并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诉求进行分析,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以及院校本身四个方面来分析各自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提供的动力,以促使各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成艾  朱德全  金盛  
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由自组织动力、他组织动力和共组织动力构成。教育理念、教育质量、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等是影响各组织动力生成的主要因素,而需求和创新等则是该动力机制运行之路径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维   杨红荃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质表现为人才培养对标区域需求、产教融合支持区域创新优化、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空间开发。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及功能定位的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共同利益的实现;外部动力机制为内生增长的知识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优化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规划、健康发展的协调适应性生态环境。由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特色化、开放化及一体化发展之路。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教育供需均衡,创建协同共治体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对标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构筑多元创新生态、打造区域职教品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红  刘珽  曹鸿骅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制造的人才支撑系统。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社会认知偏差较大、管理"政出多门"、系统之间兼容性差、资源集聚效益较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社会环境、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多元发展的"动力"博弈与形成视角,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市场因素的"混合驱动"、教育系统的"四轮驱动"、人才多元发展的"内在驱动",形成职业教育多部门协同共治的局面,激发办学主体的内驱力,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动力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张颖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飞  陈修谦  唐红祥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构建了向海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框架,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技术非中性化条件下海洋资源、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促进向海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向海经济发展动力模型,以我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资本对向海经济的正向驱动效应最显著,其次为科技投入,劳动力的正向效应不显著,渔业资源产生不明显的负向效应;动力要素对向海经济的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南部海洋经济圈渔业资源、资本投入以及科技投入等动力要素驱动效应最强,北部海洋经济圈以资本投入为主驱动力,东部海洋经济圈则以资本投入和劳动力驱动为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环境保护、交通条件、政府干预度对向海经济主要起到正向影响。根据以上研究发现,从产业结构与布局、财政与金融、海洋科技及其成果转化、区域合作与海陆一体化、基础设施等角度提出了向海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完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德元  
城市化是人口和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结构转变过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动力机制,促进要素的空间聚集。在发展路径上,要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模式。本文从驱动力(D)、发展状态(S)和响应(R)三个方面构建城乡旅游一体化DSR发展动力机制模型,认为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城乡旅游目的地到一定程度必经的阶段和过程。该过程由内部拉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共同驱动,由城乡旅游功能、形象、氛围和效益等状态进行表征,通过政府、城乡居民、市场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作出响应,进而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螺旋式提升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建议,认为应围绕构建城乡旅游目的地这一中心,从发展的前提、目标、方向和措施等方面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成海  刘文渊  
晋西农村实质脱贫及其经济发展必须依托其自身特色资源为基础,注重生态平衡性、产业融合性和经济发展系统性,这是增强山地经济内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晋西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92%,是典型的山地经济,因此,系统分析晋西山地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有利于促进晋西老区的实质性脱贫,真正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琳  付达杰  
信息系统审计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发展仍十分滞后,面临诸多发展障碍,却又有十足的发展动力。文章借鉴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经验,从成立专业组织机构、构建系统规范体系、创新审计方法、建立准入资格与人才培养体系四个层面提出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