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0)
- 2023(6977)
- 2022(5358)
- 2021(5320)
- 2020(4017)
- 2019(9140)
- 2018(8743)
- 2017(14872)
- 2016(9451)
- 2015(10353)
- 2014(10518)
- 2013(9378)
- 2012(8590)
- 2011(7808)
- 2010(7939)
- 2009(6624)
- 2008(6700)
- 2007(6158)
- 2006(5348)
- 2005(5032)
- 学科
- 济(24306)
- 经济(24283)
- 管理(21287)
- 业(20438)
- 教育(19676)
- 企(16537)
- 企业(16537)
- 中国(15673)
- 方法(10965)
- 理论(9646)
- 数学(9533)
- 数学方法(9391)
- 财(8928)
- 学(8205)
- 农(7658)
- 教学(7175)
- 技术(6226)
- 业经(6127)
- 务(6071)
- 财务(6066)
- 财务管理(6059)
- 融(6016)
- 金融(6015)
- 企业财务(5912)
- 银(5840)
- 银行(5834)
- 行(5618)
- 制(5450)
- 农业(5371)
- 发(5222)
- 机构
- 大学(120610)
- 学院(116787)
- 研究(43195)
- 济(38265)
- 经济(37162)
- 管理(36156)
- 理学(31328)
- 理学院(30832)
- 教育(30410)
- 管理学(30093)
- 管理学院(29827)
- 范(26633)
- 京(26494)
- 师范(26466)
- 中国(26039)
- 科学(25124)
- 师范大学(21832)
- 所(21294)
- 财(20300)
- 研究所(19515)
- 江(18729)
- 中心(18274)
- 技术(17867)
- 北京(17431)
- 职业(16862)
- 农(16805)
- 财经(16127)
- 院(15713)
- 业大(14966)
- 经(14837)
- 基金
- 项目(76848)
- 研究(63606)
- 科学(62711)
- 基金(53001)
- 家(45799)
- 国家(45233)
- 教育(39105)
- 社会(38538)
- 科学基金(38068)
- 社会科(36202)
- 社会科学(36196)
- 省(31330)
- 划(28938)
- 编号(27707)
- 基金项目(26629)
- 成果(25164)
- 课题(23405)
- 自然(22433)
- 自然科(21928)
- 自然科学(21922)
- 自然科学基金(21571)
- 资助(21092)
- 年(19822)
- 性(19336)
- 重点(19296)
- 部(19274)
- 规划(18168)
- 教育部(17513)
- 发(17461)
- 项目编号(16609)
共检索到181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晨 廖园园 方绪军
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其在个体的技能形成、能力塑造、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现实作用,是贯穿于个体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是指向个体全生命周期成长、服务个体职业发展、契合终身学习形成的过程。指向个体全生命周期发展是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前提,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关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旨归。因此,实现个体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应以全生命周期为引导,提升职业教育个体成长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不同层次的投资获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人力资本投入持续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普惠性人力资本 技能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伟军 郑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人力资本的优化和提升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核心途径。开放教育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灵活的学习路径,以应用导向的培养理念、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办学模式、“去中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共建共享的资源供给模式,显著提升了教育的普惠性和效率。然而,确保高质量自主学习、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普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精准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的挑战仍需解决。开放教育要在理念引领、动力激发、技术变革、教学改革等持续深化,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泛专业教育为突破,释放大众学习新需求;以AIGC技术为应用,重塑开放学习资源供给模式;以在地国际化为范式,培养学习者的国际视野,驱动普惠性人力资本的高质量提升,培养更多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职业教育集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结构性平台",是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功能集合体",是基于某些共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地方人民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成员单位,有着共同的和各自独立的利益诉求。职教集团治理应紧扣职业教育集团的本质和各成员单位的利益诉求,构建相应治理机构,依据利益诉求,构建利益驱动机制,依据发展趋势,探索权利让渡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 利益诉求 治理逻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秋霞 陈晓乐 肖斌
揭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生成逻辑,对纠正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唯产业论、唯就业论等片面认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生成理论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存在为适应性的逻辑起点、技能或技术存在依附于人的实践活动。在职业教育孕育期、萌芽期及发展期,演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历史、辩证生成逻辑,逐渐形成了人与技术统一的理性认知。坚持人的生命实践意义与技术的人本价值,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本质所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丽
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的历史阶段。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宏观要求,更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助力提质培优任务的有效保障。当前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同文共轨""竞优评价""知识本位"与"单一评价"的不良导向,制约着高职教育吸引力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纠偏反正,实现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向"类型特色""综合评价""能力本位""多元评价"的逻辑嬗变已刻不容缓。面向未来,高职教育评价可遵循相应实践进路,取得关键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涛 杨兆山
基于“本体”“类型”和“区位”等要素的耦合性思考,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坚持重构性、类型性、超越性的价值逻辑。在此“三维取向”的观照下,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然状态表现为形成“近产型”数字化职教生态、“引领型”数字化职教主体、“实践型”数字化培养模式和“后发型”数字化进取机制。扎实推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重构布局结构,支撑并适度超越西部产业发展;重构主体价值,开展参与式教师素养提升培训;重构内涵体系,打造东西共建共享的数字资源;重构运行秩序,探索院校智慧管理的一般模式;重构进取机制,推进西部职业教育的“后发型”超越。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佳薇
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是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一项公共服务事业,教育服务对象、内容、过程与效益均鲜明彰显着教育的公平性、公共性、普惠性、共享性等内在属性,深刻蕴含着新发展阶段教育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的理论内涵。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要紧扣新发展阶段教育服务需求,挖掘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知识共享、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价值,澄明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美好生活建设、高水平共同富裕等价值向度。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和新发展阶段,教育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理应遵循以红利释放机制作为动力源泉、以融合发展机制凝聚整体合力、以结构优化机制拓展重要渠道、以政策调整机制保增总体效益等行动原则,主要通过优化共享发展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健全多位一体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创设普惠全纳的教育服务供给系统、构建全域覆盖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等路径来实现,以期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教育是运用职业范畴将个人、社会和经济问题转化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逻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而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职业性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以职业为实践逻辑的职业教育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成逻辑 实践逻辑 需要 职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雪 黄恒 肖昕
普惠性人力资本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提出,由浙江率先实践,是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格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范畴。普惠性人力资本是指以公共财政和非赢利性的社会投入来提升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一种政策范式和工作方式,体现了新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人力资本驱动的客观要求。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需要多主体意愿协同、资源协同和行为协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有三重路径:一是以提高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为总框架;二是以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特别是职普技融通和职业培训为侧重面;三是以高等教育高质量普及为基本载体。从而构建起普遍全面、均等同视和受惠高质的人力资本增量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戚振东 孙晓华 段兴民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及其管理的内涵,指出知识能力形成与运用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管理审计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对以知识能力形成与运用为逻辑起点的人力资本管理审计目标和评价原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本管理审计 逻辑起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胜晖
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是价值追求、内容选择和持续创新过程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的提出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回应与主动作为。新发展阶段,应着重完善现代绿色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加快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绿色职业教育融合融通发展机制,全面打通绿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深化职业教育“三教”绿色改革,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张蕴启 范豫鲁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面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面向未来的理论生成,是面向世界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规模大与认可度低、就业率高与就业质量低、资源领域广与资源转化率低三大矛盾,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实践进路上,高等职业教育要从制度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入手,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涵、融合多方资源,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符号的文化因子、技术养分和技能要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庆宝
人力资本提升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发展是人力资本提升的基本手段。本文从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出发,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本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并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紧密结合,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职业教育 提升 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了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制度的目标是让广大贫困群众以不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或费用更方便地获得信贷等金融产品以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遇到了相互矛盾的三方面问题:一是较低价格和收费,使得普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作为一个重要的类型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吸引力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不同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也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提出了思路,其中,强化系统治理应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治理 利益相关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