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9)
- 2023(12396)
- 2022(10128)
- 2021(9575)
- 2020(7639)
- 2019(17484)
- 2018(17502)
- 2017(31289)
- 2016(18146)
- 2015(20635)
- 2014(20666)
- 2013(19191)
- 2012(17459)
- 2011(15842)
- 2010(16312)
- 2009(14843)
- 2008(14647)
- 2007(13610)
- 2006(11972)
- 2005(10697)
- 学科
- 济(60394)
- 经济(60230)
- 管理(51468)
- 业(42839)
- 企(38179)
- 企业(38179)
- 方法(26121)
- 中国(23964)
- 教育(23240)
- 数学(20899)
- 数学方法(20445)
- 财(18508)
- 理论(18147)
- 农(17801)
- 业经(16849)
- 制(16263)
- 学(13617)
- 教学(11859)
- 和(11741)
- 地方(11602)
- 体(11130)
- 农业(11117)
- 务(10927)
- 财务(10880)
- 财务管理(10857)
- 技术(10660)
- 企业财务(10276)
- 环境(10242)
- 银(10015)
- 银行(10010)
- 机构
- 大学(238359)
- 学院(237280)
- 济(84726)
- 管理(84130)
- 经济(82448)
- 研究(79342)
- 理学(71685)
- 理学院(70776)
- 管理学(69121)
- 管理学院(68612)
- 中国(55152)
- 京(51713)
- 科学(45523)
- 财(44951)
- 范(41584)
- 师范(41313)
- 江(39194)
- 所(37955)
- 教育(37890)
- 中心(36296)
- 财经(34063)
- 研究所(33761)
- 北京(33398)
- 师范大学(33278)
- 技术(31246)
- 农(31107)
- 州(31003)
- 经(30697)
- 业大(30145)
- 院(29096)
- 基金
- 项目(153209)
- 研究(124884)
- 科学(122497)
- 基金(105784)
- 家(89268)
- 国家(88272)
- 社会(77572)
- 科学基金(76269)
- 社会科(72239)
- 社会科学(72221)
- 教育(67454)
- 省(63316)
- 编号(55007)
- 基金项目(54073)
- 划(53995)
- 成果(48528)
- 自然(45107)
- 自然科(44011)
- 自然科学(44005)
- 自然科学基金(43178)
- 课题(42518)
- 资助(42333)
- 重点(36193)
- 年(35976)
- 部(35682)
- 制(34237)
- 项目编号(33615)
- 发(33390)
- 规划(32864)
- 创(32652)
- 期刊
- 济(99573)
- 经济(99573)
- 研究(80545)
- 教育(68786)
- 中国(65500)
- 财(37342)
- 管理(33271)
- 学报(31566)
- 农(29772)
- 科学(28939)
- 技术(28417)
- 大学(26585)
- 学学(22882)
- 职业(20705)
- 农业(19969)
- 融(19513)
- 金融(19513)
- 财经(17347)
- 业经(16443)
- 经(14931)
- 经济研究(14920)
- 技术教育(13790)
- 职业技术(13790)
- 职业技术教育(13790)
- 图书(13571)
- 坛(13130)
- 论坛(13130)
- 问题(12167)
- 版(10920)
- 发(10864)
共检索到37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晓聪 曾绍玮
职业教育是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供给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业融合和营造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从机制层面来看,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打造中高本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校内外协同的社会服务机制,为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供给保障。从实践层面来看,职业教育要以提质培优、增强社会适应性为发展目标,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创新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及开发多元化教育资源为路径,为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价值 机制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娟 谢登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促成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逻辑底蕴表现为技能致富、技能育人、技能调节。技能型社会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为直接的技能供给主体,政府为间接主体;其助力共同富裕的发展层级为想象层、现实层和象征层,彰显出全民参与、共享和包容的气质。推进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为以持续的制度供给消解路径依赖,以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衰减文化阻抗,以多元技能形成体系筑构富裕之基,以技能培训的包容性形塑社会终极格局。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共同富裕 逻辑 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建设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为“先手棋”,推动专业与产业相衔接;以打造财力支撑体系为“关键棋”,增强资金保障力度;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保障棋”,强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激发多元主体合力为“致胜棋”,搭建创新发展生态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必须与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行有效嵌入和深度耦合。这一耦合在实践中有三方面的逻辑支撑,即技能形成、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在价值旨归上表现为推动技能战略不断创新、促进技能形成体系不断完善和助力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实现耦合的具体路径主要有:完善国家技能战略,推动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增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耦合韧性;推进产教融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灵活互动;建设技能开发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自主联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实践逻辑 价值旨归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黄凤萍
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促进国家重视技能、带动社会崇尚技能、全面供应技能资源。但由于当前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应不足、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主体协助力不强等主要诱因,使其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效性不强。对此,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满足技能型社会人才需求;全面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人人供应均衡技能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主体协作力,营造良好技能学习氛围等可为路向,更好地使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功能发挥深刻影响着技能型社会建设成效及价值目标的实现。技能型社会作为一个演化生成的社会化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意蕴。职业教育应积极响应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张和要求,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价值传播、技能传承、服务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和显著功能,以政策引领,夯实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基础;从文化发力,营造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环境氛围;以资源托底,保障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学习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背景下,5月20日,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本届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同时召开"技能型社会教育论坛",向全社会立体化、全方位展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前景,有力营造技能型社会建设氛围。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与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立群 和震 陈尔建
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技能”和“技能形成”,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可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有效性,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观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技能供给主体单向化、供给需求错位化、供给培训短缺化、供给文化边缘化等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设计理论,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在供给主体、供给运行、供给培训和供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合理制度化建议,可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制度供给 技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海兰 赵聪 李焱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才。面对“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建设要求,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基于素质教育导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就业岗位导向,培育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基于职业生涯导向,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突出能力本位、强化精神培育、注重终身学习、坚持面向人人。最后,要确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即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坚持育训并举;强化校企协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高度重视文化育人,构建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入推进普职融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服务好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技能”实有必要澄清。技能型社会所强调的技能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技能,而是有明确的范围指向,从技能的身心属性来说主要是操作技能,在技能的活动属性上指向社会一线生产和服务活动。技能人才所需要的智力技能不能脱离操作技能而存在,其智力活动指向具体的操作实践。从技术和技能关系的历史梳理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技能具备了更多的技术理论属性,而技术理论的教育必须经由学校组织实施,因而现代社会的“技能”离不开职业教育。针对目前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紧迫问题,职业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发力:强化高技能人才供给,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低技能群体的技能形成,提升劳动致富能力;重视零工就业模式,深挖平台经济技能增长点;推动技能培养渗透中小学,破除体脑分化的教育形态。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技能 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中健
工匠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是滋养和塑造技能型社会的文化源泉。从融入基础、融入依据和融入动因来看,工匠文化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有机融合的内在逻辑。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助于夯实技能型社会的文化基石、强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引领。基于此,通过聚合“三全内容”、聚力“三融平台”、聚焦“三大方位”,构建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资源体系、联动体系、制度体系,用工匠文化塑造重视技能的群体意识,激发工匠潜能,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首先要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职业教育的历史轨迹,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吸引力不高主要被归因为在与2000多年"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的抗衡中,职业教育的文化影响力不足。在大多数人眼里,职业教育是面向"差生"的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在流水线上进行重复劳动的人。对于家长们来说,接受职业教育不是自己孩子的首选。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 技能型 中国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兰金林 石伟平
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长能够为个人、社会、国家带来货币与非货币的双重收益。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要务就是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积累。当前,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仍存在一些挑战:第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带来技能供给体系的不足;第二,技能预测机制的缺失使得职业教育体系面对技能的动态变化难以做出有效反应;第三,技能型人力资本的配置不均带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结构性困境。为更好地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职业教育要增强跨界思维,搭建开放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技能培养,提高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益;完善资源配置,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书琪
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勾勒出数字化的生存图景,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将形塑虚实相生的课堂教学空间、创新人机协同的产教融合网络、搭建全景真实的实习实训平台。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用机理体现在理念层上彰显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目标层内数字孪生反哺学生智识生成、场域层中打造多元数字联动职教环境。就实践路径而言,元宇宙赋能职业教育应完善育人目标,培养新时代“大国数字工匠”;创新教学样态,开发虚实联结的混合教学模式;创设实践环境,构建智能化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防范潜在风险,共享职业教育元宇宙生态福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