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6)
2023(7971)
2022(6111)
2021(6014)
2020(4333)
2019(9833)
2018(9612)
2017(16365)
2016(10247)
2015(11333)
2014(11282)
2013(10377)
2012(9427)
2011(8824)
2010(9008)
2009(7904)
2008(7486)
2007(7142)
2006(6480)
2005(5720)
作者
(24165)
(20978)
(20444)
(19585)
(12593)
(10087)
(9199)
(8167)
(8067)
(7287)
(7023)
(6842)
(6501)
(6452)
(6223)
(6220)
(6181)
(5974)
(5891)
(5824)
(5320)
(5247)
(5016)
(4993)
(4918)
(4730)
(4669)
(4441)
(4325)
(4188)
学科
(48229)
(33025)
经济(33000)
农业(32351)
(27400)
教育(20078)
中国(16006)
业经(15145)
管理(13040)
农业经济(12336)
(11738)
发展(10677)
(10555)
(9375)
农村(9357)
地方(8954)
理论(7714)
(7532)
收入(7201)
教学(7129)
建设(7117)
(7106)
土地(7103)
(6766)
劳动(6766)
(6763)
方法(6538)
及其(6491)
(6466)
企业(6466)
机构
学院(130490)
大学(124831)
研究(48083)
(45599)
经济(44401)
(42424)
管理(41839)
理学(36373)
理学院(35917)
管理学(35186)
管理学院(34927)
农业(31593)
中国(31355)
教育(29875)
(29106)
师范(29007)
科学(27730)
(27118)
业大(25020)
(23366)
师范大学(23030)
中心(22352)
(22250)
研究所(21102)
职业(19701)
农业大学(19339)
技术(18794)
(17931)
北京(17307)
(17081)
基金
项目(84260)
研究(75490)
科学(67891)
基金(55263)
(46596)
国家(45804)
社会(45546)
社会科(42197)
社会科学(42189)
教育(41526)
科学基金(38202)
(37431)
编号(36903)
(31514)
成果(31397)
基金项目(28717)
课题(28031)
(27076)
(24264)
(22170)
规划(20846)
(20713)
(20325)
重点(20027)
资助(19689)
自然(19641)
自然科(19103)
自然科学(19101)
发展(18918)
自然科学基金(18725)
期刊
(60496)
经济(60496)
教育(52040)
(51620)
研究(45415)
中国(41805)
农业(35271)
业经(18370)
学报(18232)
科学(17432)
大学(16615)
技术(16103)
(15057)
职业(14746)
农业经济(14385)
学学(14301)
农村(13534)
(13534)
(12631)
金融(12631)
(10934)
技术教育(9965)
职业技术(9965)
职业技术教育(9965)
(9278)
问题(9099)
农村经济(9074)
管理(8958)
社会(8327)
社会科(7828)
共检索到20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真平  王志华  
职业教育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基于角色理论,文章构建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分析框架。脱贫攻坚阶段的扶智者、乡村振兴阶段的供给者、共同富裕阶段的协调者是政府及社会对职业教育角色的一般期待。针对职业教育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和角色不清等问题,可以通过差异化角色定位下的功能嵌入、角色比较优势下的资源嵌入及角色互动下的关系嵌入等路径重塑职业教育角色,提升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际效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李德龙  
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技能支撑等功能,是促进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外部来看,不被社会认可,普遍受到鄙视和歧视;从内部来看,存在办学定位不清、质量偏低、供给不匹配需求等问题。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应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治理思想为指导增加政策供给;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提升质量、以质图强,赢得社会认可和存在感;涵养生态,夯实生存根基,增强发展后劲;适配需求,回应外部变化拓展功能挖掘潜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攀  仲玉英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战略目标,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催生出教育更多层次的价值需求。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受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等外源依赖性困境及自身内部变革冲击等内源发展性困境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带有工具主义倾向。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探寻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核,寻求乡村社会价值与乡村人本价值的耦合或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从融合与协作视角出发,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包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坚持多元合作协同发展,建设合作育人体系;坚持灵活机动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志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华堂  王军  廖祖君  
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帮助农民增强致富本领,为农民创造更多致富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振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杨晨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动力。数字企业提供新型金融服务和传统金融企业提供数字创新服务是目前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的两类基本形式。基于普惠性和金融性的典型特点,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家庭财富结构“提低扩中”,也能够助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领域的数字创新,引导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错位竞争”,鼓励数字金融企业在第三次分配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界定技术边界、强化信息安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春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重点目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使社会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其中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的群体。以上群体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还未融入办学理念等。而解决办法应围绕重视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纳入职校办学理念等几方面进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春玲  范默苒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之一。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有研究表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生活富裕状况、城乡生活水平均衡化及农村内部差异情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辉   梁勇   田勇  
乡村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富足的支撑点。乡村产业振兴可以通过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民就业与创业技能,并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本文通过分析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并基于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即畅通要素自由流动,加强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长期乡村制度供给的滞后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掣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三农”问题现状,文章认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建立健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供给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分别入手,健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完善以提升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农村公共保障制度,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性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整体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共同富裕为旨归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筑根本性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君国  胡依洁  
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所在。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职责和首要任务。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萍  
文章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在阐释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谁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高质量经营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体生成机制、价值共创机制、收益分配公平机制在新型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所起的作用。为了能更高质量突出新型集体经济的作用,提出增强村民的集体共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使新型集体经济参与主体实现多元化,优化自主发展资源;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等实施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亮  杜婵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国共同富裕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全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产业高质高效未能实现、乡村宜居宜业短板突出、农民富裕富足差距较大等。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推进产业高质高效;发挥集体经济作用,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培  郭俊华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诸多现实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贫富差距难弥合,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机会均等有待提升。推动农民增收既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和改善分配,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应加快畅通要素流转、夯实基础支撑、消弭数字鸿沟、紧密利益联结,为产业振兴注入内生动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共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