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9)
2023(14354)
2022(11350)
2021(10401)
2020(7815)
2019(17543)
2018(17344)
2017(30875)
2016(17759)
2015(19814)
2014(20072)
2013(18928)
2012(17789)
2011(16344)
2010(16922)
2009(15248)
2008(14692)
2007(13626)
2006(12593)
2005(11565)
作者
(48945)
(40811)
(40490)
(38689)
(25611)
(19290)
(18427)
(15868)
(15721)
(14792)
(13907)
(13505)
(13066)
(13041)
(12663)
(12628)
(11942)
(11932)
(11655)
(11653)
(10561)
(10101)
(9907)
(9430)
(9343)
(9186)
(9154)
(9029)
(8317)
(8275)
学科
(71513)
经济(71441)
(40417)
管理(37491)
(34019)
中国(30690)
地方(25490)
(25453)
企业(25453)
农业(23120)
业经(22160)
教育(21804)
(17630)
方法(17101)
(15871)
环境(14347)
理论(14298)
发展(14253)
(14126)
产业(14031)
(13892)
数学(13697)
数学方法(13534)
地方经济(13178)
(12814)
银行(12798)
(12792)
金融(12791)
技术(12527)
(12498)
机构
学院(242417)
大学(237461)
(93489)
研究(92709)
经济(91061)
管理(80695)
理学(67273)
理学院(66348)
中国(65951)
管理学(65070)
管理学院(64599)
科学(54776)
(53656)
(46357)
(44898)
师范(44571)
(43622)
(41791)
(41777)
研究所(41761)
中心(41588)
教育(36591)
师范大学(35837)
北京(35297)
业大(33718)
(33622)
(33498)
农业(32187)
技术(31519)
财经(31454)
基金
项目(154504)
研究(126532)
科学(122349)
基金(104063)
(88985)
国家(87944)
社会(78481)
科学基金(74068)
社会科(73817)
社会科学(73805)
(65822)
教育(63101)
编号(55650)
(54871)
基金项目(54048)
成果(47290)
课题(43030)
(42099)
自然(41044)
自然科(39881)
自然科学(39876)
资助(39461)
自然科学基金(39115)
重点(36875)
(35865)
发展(34930)
(34280)
(33770)
规划(33039)
(32949)
期刊
(122607)
经济(122607)
研究(83822)
中国(69128)
教育(63254)
(47060)
学报(33695)
科学(33171)
农业(31437)
管理(30306)
(29201)
大学(27645)
技术(26636)
(26185)
金融(26185)
业经(24694)
学学(24392)
职业(18519)
经济研究(17534)
问题(16147)
财经(15000)
(14847)
(13732)
论坛(13732)
(13262)
(12994)
技术教育(12568)
职业技术(12568)
职业技术教育(12568)
图书(12224)
共检索到39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文杰  陈琪  
实现乡村生态产业化,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生态产业化是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产品、创造经济价值的科学路径,职业教育在生态产业化发展中扮演着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者”、生态资源“赋能者”与生态产品“保障者”的角色。但因职业教育生态文明理念淡薄、与乡村生态资源贴合度欠佳、绿色技术含量偏低、绿色人才培养力度欠缺等原因导致其角色的引导力、整合力、培育力与保障力明显不足。有效释放职业教育助力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的角色力,须从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亲近区域生态资源、加大绿色技术含量、重视绿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增能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舒志定  
培养中国青年学生和底层民众成为新世界的创造者,达到教育改造社会的目标,完成现代教育担负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善的使命,是陶行知对乡村教育伦理责任的自觉担当,成为陶行知持续推进乡村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其在教育实践中建构的教育原则:教育之外的教育原则、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的原则及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意义深远,富有创新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亚西  陈沛酉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于破解我国"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缘于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机械化转型和"农转非"劳动力培训的现实需要,我国在首个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对"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进行了专项部署。十余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在持续深化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农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探索涉农专业科研创新与技术积累、服务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等方面成绩斐然。然而,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人才供给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与转化不足、老龄人口关切不足等新命题,对职业教育的支撑服务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对此,应转变育人理念,培养面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嵌入农业科技价值链,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承担"老龄社会"责任,构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文勇  
从共生的视角审析,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性质的生态关系。然而,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角色的迷失与错位;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供需对接脱节;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保障环境缺失等生态之殇。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应正确定位,回归农村职业教育"为农而教"的价值本体性;立足需求,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供需对接;强化于境,营建"软、硬"兼具的共生发展保障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利珍  
在信息技术日渐发展成熟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力求通过发挥数字化工具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乡村科技、文化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章简述社区教育与数字乡村的内涵,分析社区教育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培训服务水平、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建设等,通过社区教育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其综合素养,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建言献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仲春  刘於清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受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主要内容包括价值目标、实现前提、重要手段、技术支撑、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明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前进方向,彰显了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旨在升华绿色发展理念,意在强化生态保护自觉,重在生态文明践行。践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必须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绿色发展体制建设;完善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倡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杰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分析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依据,阐述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实施路径,围绕存在的现实困难,提出加强涉农类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增强各级各类乡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多样化技术技能支撑服务、厚植职业院校师生“三农”情怀、完善政策和资金保障措施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晶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性、精神性的独特之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历史断层与现实错位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出现产教融合适应性疏离等问题,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以耦合协同、异质同形的职业教育实践观重塑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从内生动力角度主张走向技术实践共同体,增强职业教育双主体适应性;从外生发展角度形塑实体嵌入的工匠精神技术观念文化;从共生同构角度倡导产教“异质同形”的技术实践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海洋   冯琳  
乡村职业教育在地化阐释,不仅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而且深入挖掘了乡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发现乡村职业教育中“在地化”带来了一个个体亲切经验的和融入地方文化特质的乡村职业学校的文化空间。通过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使其成为乡村职业教育“在地化”的“价值意义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蕾   刘根梅  
<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而职业教育是践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兴人才的输出,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新型农民的培训,职业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带动农业收入的增加;通过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学习,职业教育也可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敏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有进一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新时代农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杨影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面对当前经济环境的精准把握和未来走势的深度考量,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选择的战略取向。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仍属于生产力范畴,代表着生产力在质态上的跃升,其发展遵循着以科技创新突破为动力、以产业深度转型为载体、以人力资本跃升为关键的逻辑。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要求职业教育通过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夯实人才根基,通过立地式研发注入根本动力,通过强调面向产业办学形成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格局。为此,职业教育需要从加强产教融合一体化统筹、积极培育“数字人才”、提升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着重发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