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4)
2023(6593)
2022(5110)
2021(4930)
2020(3645)
2019(8415)
2018(7988)
2017(13042)
2016(8331)
2015(9484)
2014(9492)
2013(8517)
2012(7738)
2011(7526)
2010(7885)
2009(7021)
2008(6677)
2007(6227)
2006(5740)
2005(4890)
作者
(19544)
(16524)
(16138)
(15669)
(10227)
(7705)
(7515)
(6582)
(6228)
(6088)
(5572)
(5504)
(5205)
(5114)
(5067)
(5024)
(4895)
(4739)
(4568)
(4551)
(4333)
(4069)
(3959)
(3954)
(3773)
(3720)
(3606)
(3590)
(3449)
(3290)
学科
(23040)
(22089)
经济(22062)
教育(20070)
(17888)
农业(15778)
中国(14879)
管理(12890)
业经(9603)
理论(9314)
(8915)
企业(8915)
教学(8772)
(8294)
发展(7859)
(7734)
(6914)
农业经济(6766)
(6414)
地方(6364)
收入(6252)
(5686)
方法(5304)
学法(4971)
教学法(4971)
(4691)
农村(4672)
(4604)
学理(4493)
学理论(4493)
机构
学院(106266)
大学(104074)
研究(37756)
(31807)
管理(31006)
经济(30619)
教育(30106)
(27103)
师范(27020)
理学(26478)
理学院(26030)
管理学(25379)
管理学院(25128)
(23065)
中国(21962)
师范大学(21841)
科学(20781)
职业(19328)
(19201)
(18704)
(17623)
技术(17450)
中心(16846)
研究所(15833)
(15467)
北京(15253)
(14629)
业大(13794)
农业(13383)
(13192)
基金
项目(65233)
研究(61217)
科学(52716)
基金(41301)
教育(37554)
社会(36040)
(33717)
社会科(33274)
社会科学(33271)
国家(33097)
编号(30186)
(29464)
科学基金(27704)
成果(27367)
(25533)
课题(24893)
(22135)
基金项目(20885)
规划(18272)
(17117)
(16599)
(16380)
重点(16239)
项目编号(16199)
(15854)
(15122)
(15065)
阶段(15028)
资助(15021)
研究成果(14721)
期刊
教育(54464)
(44037)
经济(44037)
研究(41053)
中国(37651)
(25118)
农业(16251)
职业(15915)
技术(14756)
学报(12784)
科学(12573)
大学(12162)
业经(11576)
(11449)
技术教育(10631)
职业技术(10631)
职业技术教育(10631)
学学(9732)
(8816)
金融(8816)
管理(8740)
农业经济(7846)
农村(7468)
(7468)
(7342)
论坛(7342)
(6891)
高等(6574)
(6355)
成人(5984)
共检索到173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妙   刘小艳   谯欣怡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职业教育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育各类紧缺人才的历史重任。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出发,乡村人才振兴实质上是乡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优化问题,职业教育应确立在乡村人才振兴进程中的价值定位,发挥自身多层次、宽口径的技能供给优势,着力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创新型生产经营人才、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以及终身学习型科技人才。然而,师资配置结构失衡、人才培养方向偏离以及乡土吸引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现阶段职业教育作为乡村优质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渠道的效能释放。因此,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首先应完善乡村优质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厚植创新型生产经营人才成长土壤;其次应填补非认知能力培养短板,优化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育模式;再次应重视人力资本长期投资,支撑终身学习型科技人才生涯全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春梅  吕莉敏  
职业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增强职业教育对乡村人才振兴的适应性,必须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培养“人”的价值追求,并针对乡村振兴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厘清职业教育培育乡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培育乡村生态美化的维护者、培育乡村文化存续的传承者、培育乡村治理有效的践行者等方面的功能定位。因此,职业教育应聚焦乡村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充分促进乡村人才高质量融合发展、深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可持续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明霞  
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总体布局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而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大有可为。当前职业教育在助推乡村人才成长发展、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创业层面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践中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也遇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针对乡村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提供的课程资源不优,采用的培养模式不活,构建的培养体系不全。为此,聚焦乡村需求,精准乡村人才供给;优化课程资源,提升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以生为本;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畅通发展渠道;健全乡村人才激励制度,提升社会认可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勤  
乡村人才是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然而,新时代乡村人才短缺、老龄化、学历层次偏低,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障碍。通过分析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引、用、育、留方面提出乡村人才振兴困境的破解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克松  刘璐璐  
职业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角色理论,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分析框架,以洞察职业教育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困境。分析发现,在结构层因多重角色冲突存在合力落差,在过程层因认知角色模糊发生供需错配,在功能层因教师角色过载出现效能差距。因此,应变革组织结构以化解职业教育角色冲突、重构运行机制以提升职业教育角色认知、推进战略耦合以促进职业教育角色调试,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重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士会  孙杨  张钰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的内生变量。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的孵化器,功不可没。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在优化政策环境的制度逻辑、搭建施展平台的产业逻辑、夯实智力支撑的教育逻辑、强化知识补给的技术逻辑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托,但也要辩证地认识到现阶段存在数量、质量、类型和效能的困境,即职业教育供给乡村的人才总量缺额,人才质量难以满足乡村高质量发展需求,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耦合度低和职业教育乡村人才评估体系缺失等四个向度。因此,应创建乡村人才“三引凤凰计划”、构建“校—村—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乡村人才专项建设,建立因地制宜、多层级的评估体系,从而有效地破解乡村振兴中人才短板的困境,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红霞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宏观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贯彻落实可赋能并助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打造高素质农村从业人才的切实保障,更是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抓手。然而,农村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受重视程度偏低、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和创新等现实困境,亟待通过具体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予以突破和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戎成   严洪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基石和支撑。通过详尽剖析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逻辑,对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探讨。研究发现,长三角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职业教育认同不高、职教办学离农远农、职教主体单兵作战以及职业教育前后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聚焦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及推动创新性平台建设的改进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长三角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金林  韦家旭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定位错位、办学条件制约、专业设置"去农化"、人才培养脱离实际、教师队伍落后等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应坚持"三农"特色办学,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转型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高珍妮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时代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成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在高素质农民培育问题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教育资源较为分散,培育内容、方式不尽合理,保障措施不够健全等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这就需要通过各部门机构分工协作,制定培育目标,完善培育内容,创新培育方式等路径才能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推进,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丹丘  丁志超  高鸣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为应对乡村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有效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以青岛市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举措为例,分析总结鼓励吸引城市人才和培育造就乡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两条路径。研究发现,面对农业农村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对人才返乡缺乏吸引力、乡土人才培育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青岛市从"引进来""沉下去"和"留得住"三个方面利用城市智力破解人才总量和结构困局,构建城市人才下乡引力体系,稳固城市人才扎根农业农村;同时从发现乡土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和扶持乡土人才等方面搭建体系完整的乡土人才培育网络。最终形成重点突出、覆盖全面、措施完善的鼓励吸引城市人才机制和双向融合、多元合力、强化激励的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具有启示意义和值得推广学习的"青岛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赐铭  
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培养和输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调研发现,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人才需求呈现学历门槛提升化和能力需求专业化、联合培养意愿明显、在职培训需求显著、技术服务需求旺盛等特征,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层次化惯习、“离农”倾向、培训方式传统、产教融合不深等困境,其消解路径包括: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升格进程及内涵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服务农业产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推进涉农人才在职培训方式和体制革新,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蔡巧燕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农村存量人力资本量减质低,增量人力资本堪忧的实然困境。为此,职业教育必须转变理念,重新认识和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功能;重塑城乡关系,构建以县域职教中心为主体的大职教体系;加强新农科建设,重构涉农人才培养体系;瞄准重点人群,精准高效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始占  王鹏飞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旅游的人口反虹吸效应、经济提振效应和基建带动效应能够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然而,在两者衔接的路径中,乡村旅游业又存在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联动效应不明显以及战略衔接不系统的问题。通过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多层次分析,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路径为:微观层面以市场培育为核心,兼顾生态文明、创新竞争、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中观层面积极发挥政府的产业引导作用,探索现代化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系统发展模式;宏观层面以中央政策为核心,因地制宜论证各项战略在本区域的有效衔接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瑞  
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本应契合乡村振兴的要求,进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思维观念滞后、投入主体单一和供给结构失衡等诸多内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突破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