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6)
- 2023(15041)
- 2022(12809)
- 2021(12341)
- 2020(9978)
- 2019(23099)
- 2018(23203)
- 2017(43888)
- 2016(24777)
- 2015(28071)
- 2014(28413)
- 2013(27311)
- 2012(25227)
- 2011(22898)
- 2010(23263)
- 2009(20945)
- 2008(20168)
- 2007(18210)
- 2006(16320)
- 2005(14326)
- 学科
- 济(92311)
- 经济(92209)
- 业(69105)
- 管理(62568)
- 农(51307)
- 企(46879)
- 企业(46879)
- 方法(37444)
- 农业(34084)
- 数学(32668)
- 数学方法(32230)
- 中国(30776)
- 业经(25161)
- 教育(23589)
- 财(22082)
- 地方(20483)
- 学(20353)
- 制(18036)
- 理论(17724)
- 策(16549)
- 贸(16421)
- 贸易(16416)
- 易(15999)
- 技术(15962)
- 发(15961)
- 环境(13668)
- 银(13451)
- 银行(13412)
- 和(13097)
- 发展(12873)
- 机构
- 学院(340847)
- 大学(339636)
- 管理(133100)
- 济(132125)
- 经济(128992)
- 研究(116490)
- 理学(115507)
- 理学院(114214)
- 管理学(112310)
- 管理学院(111659)
- 中国(83607)
- 京(73131)
- 科学(70649)
- 农(68059)
- 财(58820)
- 所(57908)
- 业大(54038)
- 范(53768)
- 师范(53463)
- 中心(53224)
- 研究所(52542)
- 江(52079)
- 农业(51789)
- 北京(46616)
- 财经(46409)
- 师范大学(43047)
- 经(42389)
- 州(41481)
- 院(41452)
- 教育(40551)
- 基金
- 项目(229403)
- 科学(181832)
- 研究(178201)
- 基金(163039)
- 家(139891)
- 国家(138477)
- 科学基金(118856)
- 社会(109692)
- 社会科(103323)
- 社会科学(103299)
- 省(91270)
- 教育(86468)
- 基金项目(86214)
- 编号(77382)
- 划(77118)
- 自然(74760)
- 自然科(72947)
- 自然科学(72933)
- 自然科学基金(71605)
- 资助(66034)
- 成果(64850)
- 课题(54408)
- 部(52257)
- 重点(51462)
- 发(50695)
- 创(47462)
- 教育部(45089)
- 项目编号(45041)
- 年(44336)
- 性(44116)
- 期刊
- 济(150758)
- 经济(150758)
- 研究(107166)
- 中国(77164)
- 农(70149)
- 教育(66380)
- 学报(50583)
- 农业(47913)
- 科学(47846)
- 管理(44521)
- 财(41342)
- 大学(40520)
- 学学(36963)
- 技术(33377)
- 融(31141)
- 金融(31141)
- 业经(29701)
- 业(21877)
- 财经(21507)
- 经济研究(20890)
- 问题(20410)
- 经(18302)
- 职业(17851)
- 图书(17525)
- 版(17192)
- 科技(15995)
- 理论(15873)
- 技术经济(15636)
- 农业经济(15457)
- 现代(15284)
共检索到51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杨晓春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实践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后职业以及收入的稳定性,并有利于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向性和半径偏小的特征,因此,政府必须统筹布局,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相关机制,调动职业机构灵活办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力转移 农村 吉林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铁明太
文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视角出发,剖析了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机会以及转移后的处境。从专业设置、素质培养、资源布局等视角,分析了影响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职业教育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富余劳动力 人力资源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丽英
近年来在徐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如仍属江苏省内低水平、比较无序、转移层次较低、转移压力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但是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目前和未来几年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结合徐州的实际,本文提出若干促进本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职业教育 转移 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个人发展,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本身、现存制度环境等多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度: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转移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的人才外流效应影响了农村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转移。要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以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发展,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要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科学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坚持积极、倾斜的职业教育投资策略,构建和选择具有较好适宜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职业教育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爱翔 吴兆明 王振华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过程既是农村转移劳动力逐渐适应城市化生活的过程,也是其逐渐实现职业成长的过程。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阶段,有效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未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建设应重点包括构建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协作的运行机制,实施教育主体激励、教育对象激励,完善法律保障、财政保障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比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据官方数据"十三五"期间每年会有近300万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文化状况与科技水平都很低。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能滞留于依靠传
关键词:
劳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治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当前急需大力推进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农业问题的核心,而且也是中国21世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坤
本文基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就业机会问题、能力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研究从信息化角度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可能途径,指出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可行的途径又是一次机遇,并提出了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信息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6年11月,安徽省马鞍山市被列入国家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马鞍山市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入重点民生工程。试点以来,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部分镇村基本消除了"零转移农户"。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财政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就业培训补贴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