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1)
- 2023(7495)
- 2022(6185)
- 2021(6090)
- 2020(4843)
- 2019(11374)
- 2018(11656)
- 2017(19232)
- 2016(12066)
- 2015(13352)
- 2014(13785)
- 2013(12284)
- 2012(11394)
- 2011(10547)
- 2010(10801)
- 2009(9498)
- 2008(9265)
- 2007(8270)
- 2006(7594)
- 2005(7162)
- 学科
- 济(32318)
- 经济(32265)
- 管理(23248)
- 教育(21094)
- 业(18088)
- 中国(17719)
- 企(14494)
- 企业(14494)
- 贸(11560)
- 贸易(11557)
- 易(11374)
- 制(11317)
- 出(11098)
- 理论(10908)
- 农(10880)
- 财(10605)
- 学(10446)
- 方法(10279)
- 教学(9370)
- 体(9226)
- 数学(8830)
- 数学方法(8655)
- 地方(8389)
- 口(7769)
- 出口(7763)
- 出口贸易(7763)
- 业经(7418)
- 体制(6666)
- 银(6631)
- 银行(6605)
- 机构
- 大学(148035)
- 学院(144909)
- 研究(58914)
- 济(51259)
- 经济(49760)
- 管理(43983)
- 中国(38827)
- 理学(36439)
- 理学院(35827)
- 管理学(34957)
- 管理学院(34646)
- 京(34317)
- 科学(33973)
- 教育(32907)
- 范(30871)
- 师范(30632)
- 所(29914)
- 财(27472)
- 研究所(26883)
- 江(26104)
- 师范大学(25094)
- 中心(24846)
- 农(23930)
- 技术(22625)
- 北京(22591)
- 院(21760)
- 职业(20747)
- 财经(19726)
- 州(19558)
- 业大(19249)
- 基金
- 项目(90658)
- 研究(76227)
- 科学(71763)
- 基金(59963)
- 家(51788)
- 国家(51159)
- 社会(44259)
- 教育(44162)
- 科学基金(41941)
- 社会科(41497)
- 社会科学(41491)
- 省(37429)
- 编号(34637)
- 划(33695)
- 成果(31758)
- 基金项目(29858)
- 课题(28883)
- 年(24177)
- 资助(24119)
- 自然(23835)
- 自然科(23249)
- 自然科学(23239)
- 自然科学基金(22796)
- 重点(22480)
- 部(21983)
- 发(21283)
- 规划(20813)
- 性(20576)
- 项目编号(20179)
- 教育部(19411)
共检索到252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春娟
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整体推进,更需要重点突破。培养好新技工、过剩工和农民工"三大群体",是当前突破的重点,需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改革的智慧和技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供给侧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报告时表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情况好于预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道凯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要求;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了全面部署,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些向好政策信号的接连释放,让职业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社会也更为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马雁 杨延 刘恩专
本文结合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面向着力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着力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职业教育的现代体系结构、专业布局结构、课程体系结构、师资培养培训、国际化进程、信息化教学,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供给与制度供给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素供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闻明 吴晓云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管理结构单一,投入结构失衡,组成要素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亟待进行供给侧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把握质量、效率、创新和"以人为本"这四大核心要素,改革的路径包括强化政府的制度供给;发挥行业非政府组织功能;强化专业设置、调整与投入;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完善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加快国际化与信息化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兴富 何学军
职教供给侧改革就是从职教供给侧入手,针对职教结构性问题推进的改革。这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和对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举措。文章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理念先导、职业教育供给侧要素提质、职业教育供给侧思维创新、职业教育供给侧全面发力、职业教育供给侧系统应对等方面探讨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思维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乃国 杨海华
在职业教育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落脚点与抓手。通过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与缺陷,重释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确定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纵横沟通、专业转型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取消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划的对策建议,即普职比与分批录取的招生政策、开展普职融通、打破名校壁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江珩 李忠云
随着国家“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高校教学改革正以整体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强的特点向前推进,并全面推动了学校方方面面的改革。我们认为从教学管理角度看,全面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要突出三个重点。一、优化教学组织结构,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一般而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高等教育体制、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等教育体制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潜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直接决定高等教育的质量,而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则处于中间层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将成为制约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瓶颈”。因此,在处理好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法人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学明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着专业匹配不够、职业技能不足、职业精神缺乏三大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职业教育供给侧出了问题,实质上是需求侧管理没有跟上。供需双方没有形成相互制约,无法实现供需平衡。建议从发挥人社部门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办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办好职业教育,从小培养职业兴趣四个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管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周声海 周艳菊 陈晓红
在大群体决策中,针对每一个决策者都有一个关于决策方案的模糊偏好关系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冲突的模糊偏好关系大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了复杂大群体的偏好差异,对决策者偏好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不同的聚集,然后通过熵权法确定聚集的权重,集结成大群体模糊偏好关系,再对聚集内及聚集间进行冲突分析,通过一个迭代算子进行冲突消解,以达到一定冲突范围内的群体模糊偏好关系。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晔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给端,存在着供给价值偏差、供给数量不足、供给质量不高、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多主体精准分析并有效预测需求;拓宽入口以扩大供给总量;产教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途径;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准确对准需求;推行"双证书"制度优化人才出口,最终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供需平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大源
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侧,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实际上,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最大的潜力在于职业教育,需要从文化、跨界和升级的维度去深入探究,以挖掘和彰显职业教育的最大潜力。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 改革 职业教育 潜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蔡晨光 陈晓红
针对阶段权重未知且偏好信息表示为区间模糊数的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群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模糊数相似度公式,利用该公式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信息进行聚类;然后构建相对熵优化模型对聚集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求解,得到整个决策过程的综合群体偏好,根据综合群体偏好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确定最佳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蔡晨光 杜志娇 王佩
本文针对属性权重和阶段权重未知且专家偏好表示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相似度公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进行聚类。在聚类过程中,为减小聚集结果的群体偏好冲突,以群体偏好一致性水平最大化为目标对聚类阈值进行设定。然后依据模糊熵、相对熵原理分别对属性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计算,进而得到整个决策过程中的方案综合群体偏好。利用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利用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
应急决策 大群体 冲突 区间直觉模糊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