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3)
2023(12861)
2022(10574)
2021(10047)
2020(8256)
2019(18909)
2018(18369)
2017(34119)
2016(18736)
2015(21047)
2014(20600)
2013(19077)
2012(16976)
2011(15053)
2010(15011)
2009(13140)
2008(11367)
2007(9430)
2006(7916)
2005(6745)
作者
(45521)
(37598)
(37320)
(35838)
(23708)
(18135)
(17276)
(14782)
(14677)
(13142)
(13024)
(12576)
(11984)
(11560)
(11497)
(11404)
(11230)
(11153)
(10936)
(10713)
(9273)
(9094)
(8931)
(8803)
(8552)
(8436)
(8254)
(8145)
(7504)
(7424)
学科
(60755)
经济(60701)
管理(45637)
(44698)
(37555)
企业(37555)
方法(30551)
中国(28510)
数学(27696)
数学方法(27257)
(25692)
金融(25690)
(23242)
银行(23233)
(22494)
教育(20437)
(18816)
(16647)
理论(14569)
业经(14250)
(13809)
地方(13768)
(13248)
(13021)
财务(12981)
财务管理(12960)
企业财务(12396)
农业(11468)
技术(11331)
中国金融(11147)
机构
大学(233201)
学院(231366)
(88173)
管理(87099)
经济(86210)
理学(76477)
理学院(75633)
研究(74781)
管理学(74073)
管理学院(73629)
中国(57046)
(47714)
科学(43138)
(41663)
(39437)
师范(39135)
中心(37701)
教育(34669)
财经(34312)
(33956)
(33452)
师范大学(32312)
(31531)
研究所(31288)
(30549)
业大(30532)
北京(29793)
经济学(28401)
技术(28047)
(27990)
基金
项目(165759)
科学(134553)
研究(128813)
基金(120047)
(103222)
国家(102230)
科学基金(89454)
社会(81484)
社会科(77236)
社会科学(77215)
教育(67570)
(66193)
基金项目(63642)
(57587)
自然(56304)
自然科(55085)
自然科学(55074)
自然科学基金(54059)
编号(53931)
资助(47271)
成果(43731)
课题(39500)
重点(39274)
(38760)
(37084)
(36185)
教育部(34775)
创新(33531)
国家社会(33450)
项目编号(33191)
期刊
(82581)
经济(82581)
研究(73343)
教育(56575)
中国(49472)
(32147)
(31905)
金融(31905)
学报(30356)
管理(29827)
科学(29239)
(25787)
技术(25660)
大学(25655)
学学(22839)
农业(17148)
财经(16381)
职业(16277)
(14119)
业经(13877)
经济研究(13736)
技术教育(11066)
职业技术(11066)
职业技术教育(11066)
(10638)
问题(10546)
(10332)
论坛(10332)
理论(10320)
财会(9722)
共检索到335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杨勇  
学者们认为由于培养目标、课程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理基础的不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类型。杜威批判了古希腊那种因为社会划分为两个阶级,而把教育划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的做法。杜威从现代民主社会人人都是职业人和哲学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着相互包含和容纳的部分。杜威的启示在于,要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倡导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适当融合,走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立的误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斐  
在美国职业教育史上,曾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普杜之争"。从争论双方一系列基础性观念的范式对立,即普罗瑟派的效率主义、精英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对立于杜威思想中具有的人本主义、平等思想以及进化主义,可以看到,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民主为向度,坚持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观念要旨,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嘉慧  
自20世纪初美国开始关注生涯教育以来,美国以及世界不少发达国家提出了种种生涯教育方案。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两个方案:一个是以斯尼登提议为代表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的方案,另一个是以杜威提议为代表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方案。也由此一度出现比较激烈的杜威与斯尼登之争。最初,斯尼登提议在美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政策的支持,杜威方案明显处于弱势。但是,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杜威提出的"普职融合"方案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职业主义将杜威的普职融合思想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新职业主义的倡导者明确提出"返回杜威"的口号,普职融合被视为解决职业生涯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杜威的普职融合方案对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以及拓展生涯教育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洋  
职普融通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杜威职业教育观强调动态生长性、统一整体性、生命审美性,反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对立,强调二者的联系,倡导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彼此融合。杜威的融合职业观对我国新时代职普融通一体化发展理念具有启示意义。基于智能社会需求、个人成长需求和本土社会环境需求,职普融通一体化必须落实职普融通长效机制,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在全社会建构职业教育新形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丽莉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杜威出生后不久,美国就爆发了南北战争,战后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到1900年,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新移民,他们定居在城市,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于是,美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城市工业文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面对新形势,美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学校与社会脱节,课程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红芹  
发生学方法将一切历史事物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发生、发展的整体过程。发生学方法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在本质上具有关联性。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研究资料褊狭、研究视角单一、研究的交叉点较受忽视等问题亟须发生学方法的注入。运用发生学方法研究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解决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发现发生学方法所带来的其他方面的优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樊杰  兰亚果  
本文指出,不同于片面强调情绪和个体主体性的兴趣视角,杜威的兴趣观乃是基于关系和生长的辩证视角,将兴趣看做个体与活动对象之间的"居间事物"、"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与象征"以及个体"对新的经验的态度",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个体在丰富的关系中积极更新经验、整全发展的兴趣教育图景。本文能让我们厘清兴趣与情绪、知识、奖惩、吃苦等事物的关系以及与"儿童中心"等观念的差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永为  兰玉婷  
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政治民主的重要手段。从职业教育和民主的关系角度看,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四个特征:民主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综合高中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内容、合作性探究作为职业教育的方法。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当代意义在于:有利于深入理解职业教育与民主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民主精神的劳动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波  欧阳恩剑  
当前,学术界对"产教融合"的界定主要采取现状描述法,从事物的外在特征、表面形式去定义"产教融合",一定程度忽视了"产教融合"的内在本质。从耦合理论视角来看,"产教融合"具有合作内容的关联、合作体系的完整、合作模式的多元、合作机制的协调等耦合特征,其本质是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之间全要素、全方位集成整合、高度互补、彼此交融的一体化合作,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对接与交叉融合以及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依托国家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而形成的政府、行业、产业(企业)、教育(学校)等主体之间的一种教育合作关系。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产教融合关系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产业部门(企业)、教育部门(学校),产教融合关系的内容是主体的利益诉求,产教融合关系的客体则是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既区别又联系,三者是一种包含关系,但在目的、本质和特征上存在根本区别,具有导向性、系统性、一致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必须遵循互惠互利、因地制宜和服务需求等基本原则。产教融合的价值取向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秀萍  
在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与实践性并列提出,为此音乐教育需要一种融合审美性与实践性的价值来引领与规范音乐教育改革实践。杜威的"审美经验"概念具有对"审美"特性与"实践"特性进行包容与通约的品质。以杜威"审美经验"为价值引领的一种音乐教育即一种经验的音乐教育。经验音乐教育是以经验性融合审美性与实践性的一种音乐教育,它以经验的连续性与整合性为课程组织原理,以做中学为课程实施方式。杜威"审美经验"内涵所揭示的经验特性自然而然地涵盖了审美性与实践性。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路径是建构与实施杜威经验性质的一种音乐教育模式,以音乐经验获得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为课程组织原理,以做中学为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永为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与大卫·斯尼登之间就职业教育问题展开激烈论争。这场论争对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立法与普通教育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当时双方论争的语境、焦点和结果,揭示了论争背后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妙惠  
以《民主主义与教育》《黄炎培教育文选》以及相关著作和文章为研究工具,对杜威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分别以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和教学方式为类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当代职业教育建设和改革提供指导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红芹  
在美国,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基本观点研究、比较研究、新视角研究以及延续性研究四大领域。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开展内在于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乃至杜威整体思想研究之中,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批判性思考意识较强,相关研究既注重"还原"又注重"延伸"。展望未来,理应深化对杜威职业教育本质观、价值观和课程论等基本理论观点的研究;更加重视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资料的扩充;继续深入挖掘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韵   徐国庆  
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当前,职业教育还未能摆脱“技能教育”“低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差生教育”的社会认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关键在于认识其教育属性。基于对杜威思想的分析,职业应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教育通过职业活动来建立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激发个体的职业兴趣来获得自我成长。当社会生产活动深化了职业内容,技能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内涵亦随之深化。其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要转向更为完善的人格培养,教学内容要转向“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基于此,职业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生涯指导,强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加强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经验体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