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7)
- 2023(10066)
- 2022(8181)
- 2021(8136)
- 2020(6575)
- 2019(15317)
- 2018(15600)
- 2017(27765)
- 2016(16597)
- 2015(18989)
- 2014(19607)
- 2013(18103)
- 2012(16595)
- 2011(15185)
- 2010(15835)
- 2009(14247)
- 2008(14016)
- 2007(12689)
- 2006(11337)
- 2005(10596)
- 学科
- 济(51713)
- 经济(51631)
- 管理(39440)
- 业(33651)
- 企(27793)
- 企业(27793)
- 教育(22810)
- 方法(22417)
- 中国(21753)
- 数学(19357)
- 数学方法(18674)
- 理论(16541)
- 农(16310)
- 学(15698)
- 财(13121)
- 制(12903)
- 教学(12638)
- 业经(11720)
- 地方(10783)
- 农业(10107)
- 银(9745)
- 银行(9720)
- 体(9404)
- 行(9316)
- 融(8835)
- 金融(8828)
- 技术(8798)
- 贸(8544)
- 贸易(8535)
- 和(8477)
- 机构
- 大学(219150)
- 学院(217461)
- 研究(79002)
- 管理(73533)
- 济(71579)
- 经济(69277)
- 理学(61520)
- 理学院(60650)
- 管理学(58791)
- 管理学院(58371)
- 中国(56192)
- 京(50141)
- 科学(49412)
- 所(41217)
- 范(40115)
- 师范(39758)
- 江(37893)
- 教育(37483)
- 研究所(37075)
- 财(36357)
- 农(36028)
- 中心(35348)
- 北京(33220)
- 技术(32409)
- 师范大学(32059)
- 业大(31459)
- 州(29908)
- 院(29117)
- 农业(27778)
- 职业(27369)
- 基金
- 项目(137313)
- 研究(107623)
- 科学(106923)
- 基金(91857)
- 家(80086)
- 国家(79231)
- 科学基金(66011)
- 社会(61092)
- 教育(59177)
- 社会科(57312)
- 社会科学(57299)
- 省(57070)
- 划(49905)
- 编号(48384)
- 基金项目(46151)
- 成果(43225)
- 自然(41781)
- 自然科(40825)
- 自然科学(40813)
- 自然科学基金(39997)
- 资助(39218)
- 课题(38324)
- 重点(32797)
- 年(31962)
- 部(30545)
- 发(29959)
- 项目编号(28976)
- 创(28173)
- 规划(27937)
- 性(27319)
- 期刊
- 济(85930)
- 经济(85930)
- 研究(74473)
- 教育(66511)
- 中国(60672)
- 学报(35036)
- 农(33439)
- 科学(30543)
- 管理(29311)
- 财(29121)
- 大学(27643)
- 技术(27308)
- 学学(24104)
- 农业(22355)
- 融(19533)
- 金融(19533)
- 职业(19510)
- 业经(14685)
- 图书(13362)
- 财经(13274)
- 技术教育(12988)
- 职业技术(12988)
- 职业技术教育(12988)
- 经济研究(12951)
- 坛(12362)
- 论坛(12362)
- 业(11816)
- 经(11505)
- 统计(11366)
- 版(10788)
共检索到355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碧珠
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根据体系构建实践过程中路径模式与重心的不同,现阶段职业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可分为衔接拓展型、融通互换型和分级多元型3种。通过对案例实践的梳理分析,发现3种实践模式对职业教育的适切性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本文认为应将持续推进时时、处处、人人的终身教育理念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平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式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我国部分地区依照本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探索出衔接拓展性、融通互换型、多级多元型三种典型模式。尽管这三种模式在路径、方法上各有差异,但均体现了破解断头教育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从具体运行看,三种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终身教育理念下,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模式,必须要做到科学定位、精准规划,改革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在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延伸职业教育覆盖范畴,确保终身教育理念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涌峰 李欣莲 宋乃庆
根据发展方式和重心的不同,可以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模式划分为资源扩充型、机制建设型和内涵提升型三种类型,海南、成都和重庆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分别就是三种模式的典型。通过对三地城乡教育一体化模式的分析发现,资源扩充型、机制建设型和内涵提升型三种模式对于不同的教育实际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切性,均衡观、教育发展水平和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对于模式生成和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面对不同模式的缺陷和实践中的问题,须根据教育实际准确定位,扬长避短,科学选择和运用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模式,建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共同回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模式 生成机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宇国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中撰文,探讨了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管理集成模式的重要条件,需要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与社会就业工作格局相衔接的重点环节,引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的多方合作平台,实现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及社会等多方利益"共赢"的局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宇国
终身教育理念赋予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内在一体化的结构性变革,基于终身教育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正是以毕业生就业后教育服务为入口,强化用人单位、校友企业与学校之间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关系,从而搭建全社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网络体系。该模式需要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与社会就业工作格局相衔接的重点环节,构建就业"后服务"管理集成模式,引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的多方合作平台,实现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及社会等多方利益"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终身教育 高职院校 就业“后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军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建立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解决职业教育封闭办学、教学僵化和生源单一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实现生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
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模式 新型工业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本文从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出发,在人力资本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基础上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所应体现的终身教育理念进行了阐释。采用比较方法对体系中体现终身性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梳理。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背景,分析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新常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天学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成为职业教育衔接与贯通的主要障碍。文章借助系统理论与终身教育理念,提出对职业教育的内在结构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连接功能等措施,从而使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天学在《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26期中撰文,指出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同时借助系统理论与终身教育理念,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衔接与贯通的措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需要建立既独立完整又与外界相互联系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按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萌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广泛深入,继续教育作为其主要构成部分受到了普遍关注。而对正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社会来说,继续教育更是承担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在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方面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阐述继续教育内涵、特点和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继续教育的瓶颈和可供选择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教育模式 模式创新 终身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俊英
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发展主流,成人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部分,它的转型与发展更具迫切性。本文在综合分析当前成人教育领域的发展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根源,将成人教育模式的转型作为其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本路径。据此,本文重点对成人教育在新时期的转型与改革进行探索,对成人教育中的多个层面进行转型策略的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模式转型 终身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晓玲 张庆荣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的活动。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在理论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在实践层面仍相对滞后、实效性欠缺。其未来发展应着眼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联结,解决教师教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建构具有校本特色、个性化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建分级分层、多元立体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是一种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校 教师发展 教学发展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立娜
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引入终身教育理念,以刺激学生求知欲为切入点,实现自主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常态化和持续性,方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创新发展态势。立足于创新型社会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质与成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可从学习理念、学习形式、参与主体以及成果评价机制4个方面进行成人自主学习模式创新。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成人 自主学习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齐振彪 蔡希贤
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理念。正确理解终身教育理论的来源、内涵及其意义,对于实践终身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明确办学目标,创建高职特色;瞄准“目标市场”,不断满足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开发人的终身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成为学习型社区的领头羊和辐射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凡
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内涵角度来看,作为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埃德加.富尔、罗伯特.赫钦斯结合自身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分别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做出精辟解读。其次,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三大理念既有其共同的诞生背景,又表现出其各自独特的成长命运。最后,就三者关系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但只有在学习化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它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存。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