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4)
2023(8421)
2022(6814)
2021(6775)
2020(5527)
2019(12818)
2018(12833)
2017(22623)
2016(13328)
2015(15277)
2014(14785)
2013(13170)
2012(11805)
2011(10784)
2010(11335)
2009(9763)
2008(9425)
2007(8669)
2006(7498)
2005(6685)
作者
(32339)
(26759)
(26712)
(25476)
(17148)
(12879)
(12095)
(10359)
(10299)
(9725)
(9249)
(8903)
(8599)
(8534)
(8401)
(8100)
(8095)
(7974)
(7853)
(7622)
(6867)
(6639)
(6455)
(6307)
(6244)
(6000)
(5981)
(5935)
(5384)
(5348)
学科
(39008)
经济(38984)
管理(35984)
(34630)
(30741)
企业(30741)
教育(22524)
方法(19916)
中国(18293)
数学(17619)
技术(17364)
数学方法(17049)
理论(14351)
教学(11897)
技术管理(11722)
(10334)
业经(9457)
(9195)
(8252)
学法(6920)
教学法(6920)
(6815)
农业(6690)
(6589)
地方(6517)
(6377)
(6340)
研究(6328)
(6223)
银行(6209)
机构
大学(167287)
学院(165906)
管理(61885)
(56404)
经济(54883)
研究(54203)
理学(53715)
理学院(53080)
管理学(51665)
管理学院(51328)
(36678)
中国(33987)
教育(33886)
(32514)
师范(32336)
科学(31899)
(26866)
师范大学(26165)
技术(25629)
(25607)
(25133)
北京(24055)
中心(23871)
职业(23434)
研究所(23315)
业大(21394)
(21285)
(19982)
财经(19864)
(19731)
基金
项目(109947)
研究(89889)
科学(89593)
基金(74445)
(63256)
国家(62524)
科学基金(54856)
社会(53296)
教育(52509)
社会科(50288)
社会科学(50277)
(47655)
(41339)
编号(39774)
基金项目(38072)
自然(33989)
成果(33654)
自然科(33363)
自然科学(33358)
自然科学基金(32761)
课题(32139)
资助(30237)
(28979)
(26842)
重点(26424)
创新(25890)
规划(25293)
(25293)
(24551)
项目编号(24176)
期刊
教育(63064)
(59390)
经济(59390)
研究(56946)
中国(47763)
管理(26100)
技术(24765)
科学(20173)
学报(20044)
(19086)
职业(18277)
(17454)
大学(17384)
学学(14384)
农业(12348)
技术教育(12108)
职业技术(12108)
职业技术教育(12108)
(11055)
论坛(11055)
(10806)
金融(10806)
业经(10232)
科技(10172)
经济研究(9558)
财经(9412)
(9405)
技术经济(9094)
统计(8768)
(8343)
共检索到255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本文主要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秀  李洁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理念不新、教学模式落后、特色不鲜明、师资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略:改革传统的教师"满堂灌"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革考核方式;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实施与企业对接,实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实施课程开发,施行项目教学;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伏梦瑶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以往所实施的一些模式的再表达,其意义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多取得几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智能化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当与学分互认体系相结合时,1+X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制度优势。要实施好1+X证书制度,需要完善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重构学历职业教育的内容,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形态,构建专业水平的X选择指导体系,以及构建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婧  
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对农村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出了数量上的需求和质量上的要求。随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9所农业类高职示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促使办学理念由封闭转向开放,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强调岗位实践职业特色,将多种教法引入教学环节等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李慧婷  
智能制造对本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机遇。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需求、国家政策驱动、全球发展趋势是创新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面向智能制造的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能力培养的高层次,培养内容在知识选择与课程设计上寻求新突破,培养过程实现教育的技术与生产的技术同频共振,培养评价强化以人为本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建议在三方面推动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宏观层面推进政策衔接,形成各级政策上下一体合力;中观层面实施组织变革,集聚产教协同育人资源;微观层面转变公众认知,强化"成才"与"成人"兼顾的育人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英英  刘洋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业将发生革命性变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将取代传统的人工制造模式。当前,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已经转变成技术和创新的竞争,这些都离不开人才质量的提升。面对以智能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变化,我国职业教育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应对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显泽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涵  
只有认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得失,才能找准改革的方向。文章从人才观与教育观、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几方面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审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顺聪  
过去的这些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知识面要宽,能力要强,而且素质要高,要有专长,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在对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清彪  李红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肇立春  
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和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特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明确培养模式。通过把握培养模式中的学制分段、课程体系、教师能力、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部分核心要素,创新培养模式和方法,加强对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永彪  贾怀京  程远先  
与传统MBA教育相比,信息通信行业MBA教育是新生事物。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型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美国高技术方向MBA的培养模式,探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MBA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智勇  杨帆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重点需求的人才之一。几年来,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重点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所提出"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构建产学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五种保障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