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3)
2023(15744)
2022(13351)
2021(12716)
2020(10416)
2019(24131)
2018(23846)
2017(43880)
2016(24874)
2015(28302)
2014(28734)
2013(27236)
2012(24925)
2011(22528)
2010(22830)
2009(20732)
2008(19195)
2007(16970)
2006(14933)
2005(13131)
作者
(69710)
(57303)
(57014)
(54381)
(36206)
(27595)
(26215)
(22590)
(22160)
(20628)
(19753)
(19260)
(18230)
(18083)
(17900)
(17724)
(17439)
(16954)
(16576)
(16232)
(14506)
(14281)
(13870)
(13134)
(12983)
(12860)
(12839)
(12651)
(11693)
(11518)
学科
(84472)
经济(84375)
管理(66605)
(61415)
(51919)
企业(51919)
方法(38388)
中国(34217)
数学(33117)
数学方法(32637)
(27153)
金融(27145)
(25580)
银行(25530)
(24627)
(24600)
教育(24124)
(23297)
(21879)
地方(20315)
理论(20192)
业经(20037)
(19757)
(16300)
财务(16220)
财务管理(16186)
农业(15677)
企业财务(15432)
技术(14841)
(14094)
机构
大学(335503)
学院(332907)
管理(126005)
(119544)
经济(116399)
研究(113742)
理学(108674)
理学院(107357)
管理学(105256)
管理学院(104645)
中国(84974)
(73278)
科学(71691)
(57412)
(57260)
(53711)
中心(52734)
(52717)
研究所(52434)
师范(52253)
(49972)
业大(49739)
北京(47025)
财经(45646)
师范大学(42511)
农业(42064)
(41862)
教育(41553)
(41455)
技术(41339)
基金
项目(229052)
科学(179505)
研究(172938)
基金(160577)
(139681)
国家(138333)
科学基金(117674)
社会(104241)
社会科(98481)
社会科学(98453)
(92684)
教育(85717)
基金项目(84783)
(79218)
自然(75838)
自然科(74020)
自然科学(74000)
编号(73426)
自然科学基金(72597)
资助(66221)
成果(61789)
课题(53892)
重点(52495)
(50695)
(49664)
(47633)
项目编号(45254)
创新(44166)
(43727)
教育部(43624)
期刊
(127665)
经济(127665)
研究(104253)
中国(74946)
教育(69187)
学报(53824)
(47905)
科学(47475)
管理(44562)
(43483)
大学(41059)
(38044)
金融(38044)
学学(37239)
技术(33802)
农业(32950)
财经(21397)
业经(21065)
经济研究(19760)
职业(18979)
图书(18470)
(18181)
(17016)
理论(16064)
问题(15800)
科技(15660)
(15051)
论坛(15051)
(15003)
实践(14943)
共检索到499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婷  徐乐乐  
从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主体维度构建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分别彰显出社会价值、育人价值、资源整合价值以及人才供给价值。文章在明确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路径:纳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指标,筑牢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实施基础;搭建评价框架,明确评价主体职责,健全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工作保障机制;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保障产教融合评价结果的全面、客观与公正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泽许  
提高质量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以理论与实际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学校、企业、行业、教师、学生和企业职工等各参与主体的现实需求。基于此,尝试构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涉及组织保障、课程和教学、毕业生评价、行业协调指导、教师发展、基地建设等三级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文  陈东莲  方雷  
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是职业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文章从转变观念、校企互动、搭建平台、实现共赢、实践育人、政策支持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所必需的实现路径,这也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帆  
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综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正是遵循着不断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径一路走来。通过解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近日颁布的关于职教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关会议精神,更加明确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型工业化改革,以及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赢发展"成为推进校企良性互动,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形成"双赢"局面的必由之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学仕  田育蜜  许新  刘佳芸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基于此,教育部政策文件多次提出,应遴选产教融合型企业。基于文献回顾提出影响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的9个假设指标,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其科学性。研究共回收360份研究样本。经检验,9个假设指标全部通过。此外,所有指标中,企业领导态度及企业文化影响力最大。研究结果一方面能够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的科学性及操作性;另一方面能够拓展与丰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的理论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佳圻  郝春东  
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总纲领,强调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职业教育不能缺位,需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改革,要牢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主线,着力做好"四个融合",即"园教"融合、"教产链"融合、"专产"融合、"校企"融合,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激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提升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度,构架"双元分层交融"的产教融合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规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泽许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发展、弱治理"的惯性思维一直存在。为适应现阶段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应在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各办学主体参与办学的程度。本研究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以社会系统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参与治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而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育人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推进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内涵,落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任务,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邀约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回答好“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从系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与高质量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等方面对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武玲   贺静   谢红霞  
从政策层面、产业层面、技术层面、市域层面指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产教融合“四轮驱动”体系构建的基本遵循。产教融合“四轮驱动”体系主要包含政策系统驱动、产业协同驱动、数字技术驱动及市域主体驱动4个单元。产教融合“四轮驱动”体系的实施路径包括:打造“1+31”阶梯型顶层设计,助力政策系统驱动全面落地;构建“1+4”全方位协作机制,赋能产业协同驱动落地实践;构筑“1+3”平台型组织生态,切实发挥数字技术的应有之义;建构“1+5”融合式市际合作机制,切实发挥市域主体驱动功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涛  
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于它的研究和实践仍未取得进展。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确立目标、顶层设计、政策保障、建立渠道和创新组织形式等途径来完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丹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水平,有必要构建配套的动力机制,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研究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发展动力也十分缺乏,需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校企合作、推行制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努力,及时构建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杰  潘承恩  李海涛  
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作为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各参与主体的重视。综合考虑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教师等参与主体的诉求,运用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调查法,基于CIPP模型建立产教融合质量全过程评价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产教融合质量全过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含产教融合保障措施、产教融合资源配置、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就业质量等指标体系及其权重,以实现产教融合质量全过程评价,进而为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实施产教融合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亚峰  
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的复杂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是涉及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系统工程,这一过程有其内在逻辑理路。其中,关键节点的培育与打造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与前提;政、校、行、企等不同主体下的关键节点基于良性互动和竞合机制将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四链”有机衔接,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从点到线的跨越;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则会将点对点的合作线拓展为更加广阔的融合面,实现产教融合从线到面的跃升。由点到线的逻辑,打破了“各自为政”的实践困境,从线到面的逻辑,则要消弭“条块分割”的融合壁垒。通过发挥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的比较优势,拓展多元主体“合作面”,构筑了更大范围的产教命运共同体,深化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詹华山  
与过往浅层次、项目式、短期性的工学结合相比,新时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层次、长期性、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具有全新的内涵和特征。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逻辑主线,提出要以产教两端的身份认同从供需分离走向战略伙伴、价值追求从项目合作走向持续发展为实践引向。针对当前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所面临的生态体系不完善、职教端与产业端的供需不匹配和资源不对等、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可以从加快产教融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产教两端的资源建设和对接、构建开放性的育人架构等方面进行纾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姗姗  
<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也应紧密关注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变得更加紧迫。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与融合,通过产业需求引领、产学融合发展的方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有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的支持。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