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7)
2023(9107)
2022(7150)
2021(6912)
2020(5111)
2019(11801)
2018(11262)
2017(19421)
2016(11417)
2015(13023)
2014(12934)
2013(11596)
2012(10490)
2011(9715)
2010(10274)
2009(9047)
2008(7630)
2007(6908)
2006(6179)
2005(5837)
作者
(27483)
(22378)
(22112)
(21377)
(14075)
(10631)
(10363)
(8992)
(8536)
(8090)
(7693)
(7508)
(7294)
(7181)
(6847)
(6830)
(6825)
(6743)
(6560)
(6293)
(5983)
(5474)
(5414)
(5368)
(5155)
(5119)
(5113)
(5041)
(4656)
(4590)
学科
(28753)
经济(28731)
(24594)
金融(24593)
管理(24506)
中国(24027)
(23201)
(21731)
银行(21728)
教育(21316)
(21186)
(19792)
企业(19792)
理论(13273)
教学(11193)
中国金融(10905)
(10215)
(9935)
业经(9738)
(9603)
地方(9541)
方法(9386)
技术(7918)
(7902)
数学(7683)
数学方法(7441)
农业(7422)
(7155)
学法(6542)
教学法(6542)
机构
学院(138605)
大学(138388)
研究(48291)
(44643)
管理(43569)
经济(43137)
中国(36910)
理学(36594)
理学院(36101)
管理学(35243)
管理学院(34959)
教育(32756)
(30590)
师范(30386)
(30144)
科学(26770)
师范大学(24903)
中心(23773)
(23354)
(23322)
职业(22788)
(22734)
技术(22190)
研究所(20544)
北京(20070)
(19557)
财经(18046)
(17528)
(16421)
(16343)
基金
项目(88496)
研究(78407)
科学(70686)
基金(57372)
(47760)
国家(47083)
教育(45761)
社会(45405)
社会科(42873)
社会科学(42864)
科学基金(40122)
(38401)
编号(36933)
成果(33304)
(33261)
课题(29567)
基金项目(29223)
(26065)
项目编号(22645)
规划(22127)
资助(22008)
重点(21839)
(21563)
自然(21450)
自然科(20929)
自然科学(20927)
(20915)
(20569)
自然科学基金(20518)
(20227)
期刊
教育(60719)
研究(52928)
(48550)
经济(48550)
中国(42480)
(27362)
金融(27362)
技术(19777)
职业(18198)
(17685)
学报(16143)
管理(16015)
(15930)
科学(14809)
大学(14307)
技术教育(12438)
职业技术(12438)
职业技术教育(12438)
学学(11467)
农业(10371)
(9597)
论坛(9597)
财经(8802)
图书(8191)
业经(8083)
(7938)
(7615)
经济研究(7341)
高等(6913)
理论(6550)
共检索到229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岚   岳芸竹   朱念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院校发展的必行路径,对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文化工作站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综合多主体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为一体的重要媒介,能够稳固校企合作关系网、促进“产”与“教”良性互动、孵化目标技术技能人才。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校企合作关系单一、利益诉求不同、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建议以在地文化工作站为抓手,打造国际技术共享平台、建设校企多方共融联合体、建设产学结合人才培养基地,为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渠道,明确产教融合的学理参照是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既体现出资源整合论的哲学统驭,也蕴含了协同论的合作机制,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逻辑依据。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价值主线,以国家价值为引领,以行业价值为链接。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多方着手加强路径建构:法律筑底,理顺产教融合的法律关系;中介搭台,激发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撑体系构建;激活动能,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钧元  
产教融合指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当前,我国法律和政策对校企合作的规定并不完善,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并没有专门负责统筹的部门,对那些积极参与办学的企业也缺乏激励措施,以至于机制落后的职业教育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差生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产教融合,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一是组织保障的创新;二是财政支持的创新;三是认证机制的创新。只有革新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局面,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聂强  聂蕊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对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理性顺应,也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伴随“园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匹配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精准的产教融合模式选择,并衍生出了“融合园载体”模式、“职教园载体”模式和“产业园载体”模式。然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审视后发现,组织层面缺乏专门机构推进、制度层面缺乏制度落地支撑、动力层面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横亘于“园区模式”落实的道路上。未来,可从搭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组建稳定可靠的工作团队、商定切实可行的融合任务、建立多样适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的全面深入落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铁杰  
<正>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备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导向、可持续性的成果转化链条与更为紧密的社会关联,不仅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驱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1])。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指出“新增200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2])。这些大政方针将应用型大学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更加重要位置,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思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颇受关注。新时期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关键途径。由蒋新革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研究》一书,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史出发,讨论市场机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从制度保证的角度解决对外开放的实施问题。本书选题新颖且有较强实践性,论述了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对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治理体系等改革内容加以探究,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及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波  杨晓蝾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目标定位模糊、教材内容单一、软硬件保障不足、校企协同不畅、考核评估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对策:建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建立多元的内容体系、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的协同体系、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骥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项目进课堂、跟岗实习"3+2"模式、社会项目和工作室结合、轮岗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和创新创业等多方面举措,高职教学可以实现贴近项目生产的"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内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亚峰  
基于对1985年至2019年政策文本的分析,可将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实践样态演进历程划分为以校办企业与校企联合办学为纽带的初步探索期、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调整期、以各类项目为依托的产教融合全方位深化期、以各层次产教融合政策为基石的政策体系建设期。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国外产教融合政策实践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完善提供有益启示。为消解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时效性欠佳、针对性不高、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在政策制定环节,应多方借鉴,科学制定;在政策执行环节,应高效执行,全面贯彻;在政策评估环节,应定期监测,有效评估;在政策修订环节,应及时反馈,适时修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门超  周旺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质是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多维链接而实现深度融合,以知识势差机理、资源集成机理为基础,提出了技术研发合作模式、实体共建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三种产教融合表征形式。基于此,文章从战略导向、路径选择、结构链接、保障条件等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症结,从而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推进策略,包括以育人为核心,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区域性产业发展;以稳固为原则,拓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以链接为抓手,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要素对接;以机制为突破,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徐铭业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干预是调整“市场失灵”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产教融合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146份央地产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政策内容上,校企合作占文本比重大,但在产权制度建设、激励举措等方面规定较为模糊;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以权威型政策工具为主,但涉及企业等市场主体则以象征号召型政策工具为主,其中涉及企业办学的相关政策存在“责任不清”“义务不明”“激励不足”等问题。针对政策力度不足、相关规定缺乏法律支持等问题,亟待出台更强力政策的。2023年天津市颁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践中产生的难点问题予以回应,为我国探索产教融合法制路径建设、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完善贡献了“天津智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岳涵  刘向梅  
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寻求最为适切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激发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及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借鉴组织社会学的合理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内在动力难以激发、价值认同缺失、法理依据不足、能力与目标双重滞后等诸多困境,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空间。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应坚持“动力激发为关键”“理念更新为基础”“制度设计为核心”“能力建设为保障”的深层逻辑。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为:强化融合意识,以价值内化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制度设计,以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合力;关注多元诉求,以利益共享激发融合动力;重视能力建设,以共享、互赢的有效行动积聚融合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