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1)
2023(7073)
2022(5584)
2021(5376)
2020(4147)
2019(9635)
2018(9172)
2017(15927)
2016(9421)
2015(10831)
2014(10951)
2013(9734)
2012(8896)
2011(8337)
2010(8911)
2009(8173)
2008(7102)
2007(6408)
2006(5897)
2005(5665)
作者
(22953)
(18621)
(18455)
(17817)
(11747)
(8952)
(8661)
(7588)
(7050)
(6784)
(6405)
(6281)
(6138)
(6055)
(5829)
(5732)
(5511)
(5475)
(5457)
(5273)
(5021)
(4622)
(4402)
(4359)
(4312)
(4271)
(4260)
(4216)
(3836)
(3789)
学科
(27685)
经济(27661)
(24647)
金融(24647)
中国(23306)
(21478)
银行(21475)
(20952)
教育(19918)
(19509)
管理(19175)
(17127)
企业(17127)
理论(12171)
中国金融(10883)
方法(10474)
(9883)
(9266)
数学(8406)
数学方法(8225)
地方(8093)
业经(8052)
(7950)
教学(7618)
(7515)
(6759)
财务(6743)
财务管理(6736)
企业财务(6520)
(6260)
机构
大学(122123)
学院(119418)
研究(42909)
(42661)
经济(41364)
管理(36519)
中国(33778)
理学(30880)
理学院(30452)
管理学(29717)
管理学院(29475)
教育(29241)
(27022)
(26316)
师范(26187)
(23171)
科学(22809)
师范大学(21672)
中心(20581)
(20337)
(19076)
研究所(18327)
北京(18284)
财经(18068)
职业(17998)
技术(17279)
(16391)
(16109)
(15595)
(15359)
基金
项目(72258)
研究(63496)
科学(58615)
基金(48232)
(39819)
国家(39258)
教育(38392)
社会(37895)
社会科(35694)
社会科学(35687)
科学基金(33533)
(30462)
编号(29004)
(27175)
成果(26416)
课题(24275)
基金项目(24024)
(21014)
资助(19601)
规划(18335)
重点(18322)
自然(18053)
(17869)
(17695)
(17678)
自然科(17615)
自然科学(17612)
项目编号(17596)
自然科学基金(17286)
教育部(16588)
期刊
教育(51673)
研究(49012)
(45346)
经济(45346)
中国(35276)
(26340)
金融(26340)
(17934)
技术(15689)
职业(14855)
学报(13719)
管理(13340)
科学(12398)
大学(12341)
(11992)
技术教育(10004)
职业技术(10004)
职业技术教育(10004)
学学(9913)
财经(9592)
(8311)
(7568)
论坛(7568)
农业(7364)
经济研究(7197)
(6869)
业经(5984)
高等(5717)
成人(5579)
成人教育(5579)
共检索到199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其晴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重要的政策问题、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系统论和社会系统论的框架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涵盖多领域、多部门的一个复杂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产教融合处于一种良性、和谐的、共生的状态,坚持全面、系统、公开地思考方式。产教融合是产业与职业教育两大领域的对接与融合,涉及众多的社会伙伴关系,体现为共贏共生、互利互惠、文化包容、价值多元、目标一致、共同治理、卓越绩效等诸多特征。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野下,利益分配的制度化成为必然选择,其核心精神为利益的平衡、共享和共建。如何实现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工作本位学习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欢  
产教融合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能否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内涵发展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是具有一定规律和特征的专业建设范式,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系统论的整体观、系统演化思想为研究该模式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上按照产教融合程度可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不同阶段的专业建设内涵具有不同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欢  
产教融合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能否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内涵发展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内涵,认为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系统论的整体观、系统演化思想为研究该模式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上尝试性地按照产教融合程度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模式发展阶段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不同阶段的专业建设内涵具有不同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阳  
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其地位和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是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健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调机制、适应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诉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已经具备相应的实践基础、法律基础和政策基础,立法的条件逐渐成熟,已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应重点回应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统筹协调机制、搭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明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职能、健全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规范、落实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是大职教观下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主要以终身教育理论、学习型社会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在政策上经历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关注对象、以青少年道德教育为目标到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关注对象、以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为目标再到以全体国民学习为关注对象、以建立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的演变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炎炎   方益权   池春阳   刘海明  
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形成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行动主体创新互动、人才共培、成果同享的共生空间,完善校政企协同“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机制,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市域产教联合体应以产业园区为基础,以价值共创、多元共生、文化共塑为原则,形成主体共识、实现多元治理、推动联合协同,打造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多主体共同成长、边界突破、场景驱动的异质行动者产教融合新空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如安  张诗亚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与民族地区人才短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分析产教融合、产城融合、城教融合和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新型城镇化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产城教融合理论。通过高职教育、区域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共荣关系,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荃  李萌仕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路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其培养核心要以明确标准为引导、以强调技能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在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向需要有理性的思考,不断加强课程标准体系、现代学徒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使之具有更强的指导力,以期全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坚钢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探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具有较好的适切性。依据该理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包括利益相关者的甄别分类、战略制定、关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相应战略包括彰显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导地位、发挥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导向作用、利用边缘利益相关者的调适功能;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方式包括厘清多元关系、开展契约合作、聚焦政策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波  欧阳恩剑  
当前,学术界对"产教融合"的界定主要采取现状描述法,从事物的外在特征、表面形式去定义"产教融合",一定程度忽视了"产教融合"的内在本质。从耦合理论视角来看,"产教融合"具有合作内容的关联、合作体系的完整、合作模式的多元、合作机制的协调等耦合特征,其本质是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之间全要素、全方位集成整合、高度互补、彼此交融的一体化合作,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对接与交叉融合以及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依托国家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而形成的政府、行业、产业(企业)、教育(学校)等主体之间的一种教育合作关系。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产教融合关系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产业部门(企业)、教育部门(学校),产教融合关系的内容是主体的利益诉求,产教融合关系的客体则是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既区别又联系,三者是一种包含关系,但在目的、本质和特征上存在根本区别,具有导向性、系统性、一致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必须遵循互惠互利、因地制宜和服务需求等基本原则。产教融合的价值取向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恩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演进经历了包含一体期、分离断裂期、改革完善期和相交融合期等4个变迁阶段。产教融合制度供给呈现出由碎片性政策条款到整合性体系化政策融合,由供给不足到有效供给,以及由政府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互动等3个显著特征。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制度供给,需要从理念模式向法律原则,从政策供给向法律供给,以及从制度移植向制度创新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芷莹  冉云芳  石伟平  
为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逻辑思路,拟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建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框架。基于时间序列,按照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划分为“生产与教育相结合”“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三个阶段。基于政策演变,利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打开产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动力“黑箱”,发现产业结构变革引发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开启政策议程;问题源流引发政治源流,带来国民关注和舆论反思,并在国家战略和领导人意志引导下明确政策制定方向;政策源流紧跟政治源流,获得人大提案与学者建言,开启政策之窗。基于政策文本内容,总结“产教融合”阶段政策主体、内容和导向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反思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政策内容的中央指导性和地方独到性、提升政策主体间的协调性、重视政策执行的成效性等优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欢  
在职业教育课程领域,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要求的提高,教学越来越贴近职业环境,课程综合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从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内涵出发,职业能力构成理论、技术理论、系统论分别从不同角度为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志新  
在政府鼓励产教融合的宏观环境下,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将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比较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指导中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尤其在推行现代学徒制和"1+X"职业能力制度建设方面,行业组织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行业组织将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实施的动力源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虎  王汉江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类型逐步丰富,功能不断拓展,体现出多样化与本土性特征,但同时实训基地育人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策略:对接专业发展需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融入1+X证书制度,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为契机,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