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2)
- 2023(15585)
- 2022(12601)
- 2021(11774)
- 2020(9780)
- 2019(21923)
- 2018(21398)
- 2017(39282)
- 2016(22388)
- 2015(24927)
- 2014(24712)
- 2013(23670)
- 2012(21836)
- 2011(19485)
- 2010(20191)
- 2009(18753)
- 2008(18541)
- 2007(16862)
- 2006(15017)
- 2005(13818)
- 学科
- 业(87892)
- 济(84989)
- 经济(84872)
- 企(79925)
- 企业(79925)
- 管理(73202)
- 方法(36632)
- 中国(31907)
- 业经(30732)
- 财(29639)
- 农(29123)
- 数学(27955)
- 数学方法(27573)
- 融(26962)
- 金融(26961)
- 银(24785)
- 银行(24733)
- 行(23945)
- 务(22423)
- 财务(22397)
- 财务管理(22370)
- 农业(21292)
- 企业财务(21257)
- 理论(21010)
- 教育(20926)
- 制(20833)
- 技术(19731)
- 学(17068)
- 策(16057)
- 贸(15826)
- 机构
- 学院(315519)
- 大学(313224)
- 济(121968)
- 经济(119407)
- 管理(116535)
- 研究(105423)
- 理学(100154)
- 理学院(99010)
- 管理学(97156)
- 管理学院(96578)
- 中国(82423)
- 京(66985)
- 科学(64860)
- 农(60059)
- 财(58845)
- 所(54249)
- 江(50140)
- 研究所(49227)
- 中心(48771)
- 业大(48540)
- 农业(47546)
- 财经(46708)
- 范(46465)
- 师范(45949)
- 经(42422)
- 北京(42401)
- 州(39438)
- 院(37267)
- 教育(37121)
- 师范大学(37079)
- 基金
- 项目(203914)
- 科学(162144)
- 研究(150456)
- 基金(146189)
- 家(128330)
- 国家(126973)
- 科学基金(108716)
- 社会(94841)
- 社会科(89752)
- 社会科学(89728)
- 省(82776)
- 基金项目(76982)
- 教育(75635)
- 划(70482)
- 自然(70453)
- 自然科(68904)
- 自然科学(68883)
- 自然科学基金(67752)
- 编号(61470)
- 资助(58853)
- 成果(50272)
- 重点(47538)
- 部(45772)
- 创(45627)
- 课题(45465)
- 发(45148)
- 业(43698)
- 创新(41798)
- 教育部(39552)
- 科研(38853)
- 期刊
- 济(137073)
- 经济(137073)
- 研究(97754)
- 中国(70492)
- 教育(58809)
- 农(55891)
- 学报(51690)
- 财(49179)
- 科学(46894)
- 管理(46822)
- 大学(39980)
- 融(39357)
- 金融(39357)
- 农业(37508)
- 学学(37053)
- 技术(32155)
- 业经(24262)
- 财经(24114)
- 业(22317)
- 经(20842)
- 经济研究(20767)
- 问题(17412)
- 技术经济(16675)
- 职业(16644)
- 版(15904)
- 财会(14518)
- 现代(14200)
- 贸(14138)
- 商业(14086)
- 科技(13893)
共检索到48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春艳 聂劲松
为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从权益分析的角度,明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企业主体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厘定了企业权益的内涵与外延,在交易费用理论指导下,详细分析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企业权益的增益影响及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并从政府层面、职业院校层面、产教融合组织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企业规避融合风险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企业权益 风险规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瑾瑜 张元宝
企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其参与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对江苏省249家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与行为调查发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受感知需求、感知收益、感知成本、指令性规范、内部效能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受意愿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基于政策支持的情景因素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强化调解作用。基于此,提出建立明确契约关系下的弹性利益补偿机制,优化合作主体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市场化模式下的分层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以行业协会组织为网络节点的中介机制,促进校企信息对称;建立内外配套的政策引导机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冉云芳 周芷莹 潘逸
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并发挥其示范作用,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已有研究主要涉及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内涵特征、认定及遴选、群像特征、建设与培育路径、评价机制等方面。在对前沿成果和热点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发现,产教融合型企业研究的特征与不足体现在:研究成果数量不足,研究来源质量失衡;研究热点分布扩散,研究体系尚显单薄;政策关联较为密切,本土特色日益凸显。据此,建议打造异质科研队伍,夯实研究理论体系;深化实践理路探究,助推示范效应发挥;践行循证研究理念,筑牢产教研共同体。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遴选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课程知识 知识生成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门超 周旺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质是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多维链接而实现深度融合,以知识势差机理、资源集成机理为基础,提出了技术研发合作模式、实体共建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三种产教融合表征形式。基于此,文章从战略导向、路径选择、结构链接、保障条件等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症结,从而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推进策略,包括以育人为核心,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区域性产业发展;以稳固为原则,拓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以链接为抓手,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要素对接;以机制为突破,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机理 模式 症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亚军 窦志铭 李健艺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企业大学功能的演进使得职业院校与之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机日益成熟。目前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合作深度不足、认识有待深化、企业主体地位有待确立等问题。可以从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大学功能、以企业大学为载体率先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1+X"证书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等方面发挥企业大学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政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正面临政府与市场失衡、治理模式落后、体系建设不畅、落地措施不实、学术漂移现象的现实障碍。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问题,应遵循从"关系失调"到"清单机制"、从"分隔管理"到"系统部署"、从"学术漂移"到"多元评价"、从"资源优化"到"系统育人"的创新思路。现阶段消解产教融合障碍,应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区域性产教信息沟通平台、系统设计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生涯发展体系、通过赋权等形式发挥行业等中间性组织的协调作用,并探索实施各类高等院校与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新标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障碍 消解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强化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主体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整体制度安排。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出发,基于"场域—惯习—资本"框架,发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存在产教融合场域不完善、行动者惯习消极、文化资本不对接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调整场域结构和树立内部游戏新规则以形成新场域,培养行动者职业思维、培育职业观念转变认知以养成积极惯习,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地位以推动资本对接等对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实践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孔宝根
校企合作的方式很多,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研究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以教师入企承担企业科技指导员职责,帮助小微企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开展科技指导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进而开展学生生产性实习的方式,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产教融合。
关键词:
科技指导员 小微企业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学仕 田育蜜 许新 刘佳芸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基于此,教育部政策文件多次提出,应遴选产教融合型企业。基于文献回顾提出影响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的9个假设指标,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其科学性。研究共回收360份研究样本。经检验,9个假设指标全部通过。此外,所有指标中,企业领导态度及企业文化影响力最大。研究结果一方面能够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的科学性及操作性;另一方面能够拓展与丰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遴选指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坚钢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探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具有较好的适切性。依据该理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包括利益相关者的甄别分类、战略制定、关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相应战略包括彰显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导地位、发挥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导向作用、利用边缘利益相关者的调适功能;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方式包括厘清多元关系、开展契约合作、聚焦政策支撑。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毅
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使职业院校与企业优势资源双向互补,通过整合与共享,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构建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文化融合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组织体系为依托,以政策环境为保障;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包括设置与校企联合办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构,构建以同步和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运行机制,即构建校企同步发展机制、校企信息与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实训基地共享机制、校企交互评价机制等。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办学需要政府搭台出政策,做好资源投入;学校适应企业新需求,做好专业建设;健全完善制度,大力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东升 刘义国 尚维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寻求以公共政策创新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体现了系统性、整合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等治理特点,反映出治理政策的质量导向和绩效导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书印 孙诚 谭伟 张善勇
产教深度融合主要存在三大困境,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机问题,产教持续深度融合的路径和长效机制问题。以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的案例来解构产教融合的三大困境:企业参与的动机在于人才和知识产权;产教融合的路径在于重构对接产业链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建立产教融合的资源共享体系和责任共担机制,建立产教知识联盟和实践共同体,形成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企业主导、产教联动发展、资源共享和责任共担的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卉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它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不断走向深化的产物,而且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部署。产业归属高端化、出资方式多样化、收益渠道多元化是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内涵与特征,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产教融合型企业具有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引导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现职业教育的多方参与和共赢等重要价值,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定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从认定标准、认定企业覆盖面、认定企业的职业教育职责以及健全完善相关优惠激励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部署,以确保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一制度设计初衷与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