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4)
- 2023(7972)
- 2022(6407)
- 2021(6314)
- 2020(4908)
- 2019(11140)
- 2018(10798)
- 2017(18561)
- 2016(11625)
- 2015(13516)
- 2014(13442)
- 2013(12297)
- 2012(11683)
- 2011(10658)
- 2010(10988)
- 2009(9680)
- 2008(9655)
- 2007(8962)
- 2006(7987)
- 2005(7420)
- 学科
- 济(31108)
- 经济(31067)
- 管理(26016)
- 教育(21651)
- 业(20990)
- 企(17540)
- 企业(17540)
- 中国(17392)
- 财(16325)
- 理论(12365)
- 学(12231)
- 方法(11899)
- 农(10687)
- 财政(10571)
- 教学(10023)
- 数学(9549)
- 数学方法(9243)
- 政(8841)
- 制(8172)
- 业经(7785)
- 发(6835)
- 地方(6732)
- 农业(6571)
- 策(6469)
- 体(6363)
- 技术(6066)
- 发展(5969)
- 展(5846)
- 和(5498)
- 贸(5435)
- 机构
- 大学(153937)
- 学院(151257)
- 研究(58725)
- 济(46496)
- 经济(45009)
- 管理(43329)
- 科学(37598)
- 中国(37151)
- 理学(36618)
- 理学院(36015)
- 京(35583)
- 管理学(34892)
- 管理学院(34599)
- 教育(34518)
- 范(32095)
- 师范(31776)
- 所(31190)
- 研究所(28151)
- 财(27924)
- 农(26421)
- 江(26181)
- 师范大学(25897)
- 技术(24860)
- 中心(24760)
- 北京(23611)
- 业大(21994)
- 职业(21613)
- 院(21438)
- 农业(21030)
- 州(20275)
- 基金
- 项目(94387)
- 研究(75739)
- 科学(73388)
- 基金(61774)
- 家(54706)
- 国家(54004)
- 教育(44939)
- 科学基金(43490)
- 社会(42417)
- 省(39602)
- 社会科(39461)
- 社会科学(39449)
- 划(35989)
- 编号(34205)
- 成果(31541)
- 基金项目(30554)
- 课题(28936)
- 自然(26870)
- 自然科(26189)
- 自然科学(26176)
- 自然科学基金(25671)
- 资助(25645)
- 年(24731)
- 重点(23871)
- 部(22048)
- 发(21830)
- 规划(20687)
- 性(20492)
- 项目编号(20269)
- 创(19571)
共检索到25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舒通
课程思政是德育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深入研究该领域,需要理顺课程思政的概念及本质,针对国内与国际形势并结合思政课程现状,提出课程思政的诉求,强化德育育人效果。从政治、思想、教育、社会等四个方面描述课程思政所蕴含的价值。实践课程思政有三个途径,分别是完善顶层设计、抓好工作环节、加强培训指导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舒通
本文阐述了对"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提出的几个重要背景形成一条连贯的发展线。从国家战略需要、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价值需要等3个方面总结得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诉求。从双创人才的培养等5个方面详细描述"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应当关注3个方面内容,指明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诉求 途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和才 朱德全
随着现代社会的非线性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复杂化演变,党和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诉求将由工具性需求转至价值性需求,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助推技术技能人才在"器物"层面的完善,更要注重其在"价值"层面的塑造。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三全育人"的创新之举,将助推职业教育构建新的育人模式。然而,现实中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面临工具理性膨胀和价值理性式微的二元矛盾,这种价值危机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价值向度、价值维度及价值旨归构成威胁。未来,亟须通过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育"社会性"逻辑、教育"人本性"逻辑、教育"历史性"逻辑与教育"实践性"逻辑,发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的特殊功能,进而助推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陈潇在《职教论坛》2015年第9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的基本取向,反思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并重构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途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人根据自身需求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专业教育取向、职业培训取向及职业教育取向是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专业教育取向倾向于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世春
实施好课程思政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特点、学生特点,提出通过融入大国工匠精神、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德技并修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励志成才教育等思政元素,构建全方位的"四评"监控体系,形成了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成立强 成永林 吕鑫祥 黄克孝 闵光太 唐德果 费蘅 沈纯道 李晓玲 安钢
去年六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为使这一会议精神得以切实贯彻,我们受国家教委职教司的委托,在学习全教会精神的基础上,对部分行业和企业作了一些调查,对于近几年来有关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进行初步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情况作粗略的收集和分析,并于十一月上旬在上海进行了五天的研讨,然后共同完成了这份材料。本文就其中的两个问题,即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和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予以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和特点 我国所称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内涵是高等技术教育,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建议的教育分类原则关于技术教育的意义是一致的,既不同于培养工程师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丹丹
概述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基本情况,并从"课程思政"源起与相关概念、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价值、问题与对策、实施路径及中职"课程思政"("学科德育")研究概况等专题做了梳理,认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做好新形势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要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思政素养现状、"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深度广度、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和突出问题,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尤其加大中职"课程思政"研究力度,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路径,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初振波
《经济法》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文章探讨了《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内涵,并就《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经济法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乐谞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情现状建立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的思政目标,将“民族自信、家国情怀”“遵章守法、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耐心细致”“团结合作、持续学习”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通过重新制定课程教学标准、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及全过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等途径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关键词:
园林工程预决算 课程思政 实施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子飞
课程思政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基于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理论基石、工作主体、内在逻辑的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存在如下困境: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够清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衔接不够紧密,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对课程思政缺少有效评价。据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构建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志军 李艳兰
德国的"双元制"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德国的行业协会模式十分完善,他们不仅在生产领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且也积极渗透到职业教育中,为本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行业协会成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运作机制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特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行业协会 参与途径 特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小荣
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内容价值优势及立德树人的作用,创新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具体途径是:完善思政课堂内容设计,以理论涵养学生职业精神;完善思政课实践环节,强力培塑学生职业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多维多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菲利克斯·饶纳尔 李玉静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与衔接是各国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和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国际水平来说,比较成功的双元制继续学习范例是很少的。为消除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界限,要实施一个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更加规范的框架,并需要对不同的生涯路径以区别对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康霞 田梅荣
文章分析了“微思政”的时代内涵,认为其具有生活化、渗透性和交互性三大优势,将长尾理论和道德体验理论作为职业教育公共外语课程开展“微思政”的理论依据,据此提出了精选微内容、丰富微产品,利用微平台、打造微阵地,开展微对话、促进微互动,精干微队伍、优化微环境,发挥微力量、落地微成果五项实施路径,以期促进职业教育公共外语课程思政教育成果的有效落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公共外语课程 微思政 课程思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教材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树立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教材观。在课程思政导向下,应确立如下职业教育教材观:职业教育教材本质是实现德技并修的发展资源,职业教育教材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教育教材内容是专业元素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统一,职业教育教材使用是一个教材内容的思政化创生过程,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着重指向铸魂育人功效。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职业教育 教材建设 教材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