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1)
- 2023(15032)
- 2022(12851)
- 2021(12326)
- 2020(10221)
- 2019(23520)
- 2018(23454)
- 2017(43387)
- 2016(24888)
- 2015(28359)
- 2014(28453)
- 2013(27577)
- 2012(25805)
- 2011(23181)
- 2010(23438)
- 2009(20912)
- 2008(20763)
- 2007(18488)
- 2006(16175)
- 2005(14498)
- 学科
- 济(90332)
- 经济(90224)
- 管理(65688)
- 业(59588)
- 企(51092)
- 企业(51092)
- 方法(40541)
- 数学(33434)
- 数学方法(32935)
- 中国(29145)
- 教育(25348)
- 学(24184)
- 农(23941)
- 业经(21590)
- 理论(21580)
- 财(21438)
- 地方(19050)
- 制(16211)
- 技术(15948)
- 和(15735)
- 农业(15676)
- 贸(14765)
- 贸易(14750)
- 易(14270)
- 教学(13321)
- 务(13267)
- 环境(13253)
- 产业(13219)
- 财务(13201)
- 财务管理(13172)
- 机构
- 大学(343647)
- 学院(339080)
- 管理(126175)
- 济(121718)
- 经济(118549)
- 研究(117896)
- 理学(108678)
- 理学院(107322)
- 管理学(105103)
- 管理学院(104489)
- 中国(82376)
- 京(76495)
- 科学(75560)
- 所(60183)
- 农(55814)
- 财(55770)
- 范(55007)
- 研究所(54917)
- 师范(54475)
- 江(52870)
- 中心(52847)
- 业大(51617)
- 北京(49262)
- 师范大学(44223)
- 财经(44133)
- 农业(43892)
- 教育(43293)
- 院(43089)
- 技术(43004)
- 州(42814)
- 基金
- 项目(229287)
- 科学(179321)
- 研究(172368)
- 基金(160775)
- 家(140479)
- 国家(139117)
- 科学基金(117557)
- 社会(103271)
- 社会科(97345)
- 社会科学(97317)
- 省(91911)
- 教育(86011)
- 基金项目(84608)
- 划(79000)
- 自然(76355)
- 自然科(74503)
- 自然科学(74482)
- 自然科学基金(73138)
- 编号(72873)
- 资助(66451)
- 成果(61876)
- 课题(53677)
- 重点(52827)
- 部(51013)
- 发(49937)
- 创(47713)
- 项目编号(44791)
- 创新(44079)
- 教育部(43801)
- 年(43728)
共检索到516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王文槿 荀莉 刘志芳 龙德毅 于红军 史晓鹤 张俊茹 程琳 丁跃华 彭程 张大成 傅沛民 安宇 吕洪 王国龙 祝智敏
针对我国工业化转型期,职业教育人才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从文化视角研究校企合作中的文化互动,通过几百所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工作价值观教育和产业文化育人方面开展了近8年的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课题成果提炼了产业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的规律,探索了在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生涯规划以及校园育人环境中融入产业文化的成功案例,为培养具有产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产业文化育人》是系统探索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创新力作。这一成果聚焦职业教育领域重大价值问题,以研究者的学术前瞻,开辟一个"高大上"的研究领域,意在实现对职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的高端引领。书中的系统的产业文化观的建构,产业文化育人创新实践的探索,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原创品质和实践启迪效用,必将对职业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骥 周淑珍
通过合理设计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将《学会做事》中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课中,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使价值观教育渗透、融合到新生教育、在校生学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结果表明,价值观教育对培养"全面的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开发学生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工作态度,使学生成为自立的、有责任的公民,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价值观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刘海
一面是分别高达95%以上和80%以上的中高职就业率,另一面是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生不足40%的职业素养满意率,中国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可谓爱恨交加。而这与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与行业疏离,学校教育忽略行业文化资源,毕业生技能水平高可职业素养低有着直接关系。当前,职业教育正在从只注重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技能,转型到关注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改革职业教育方法,让职校生从"工具人"变成全面发展的人?将产业文化融入育人过程,树立职业院校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毓民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职责,承担着培养德技双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创设校地合作、研学并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育人品牌,是克服当前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难点、推动技能教育与文化育人双向促进的新路径。在职普融通视域下,探索职业院校“校地协同、园课一体、研学并进”的地域文化育人模式,提出中高本职业院校要构建一体化的地域文化育人体系,需进一步建立文化育人制度秩序、构造文化育人课程体系、构建文化育人合作机制。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云涛
教育价值观是主体关于教育价值的主观判断。高等职业教育依循传统大学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价值观上呈现出经世致用、功利主义和全面发展等代表性主张。但由于高职教育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环境更为敏感,需要更加辩证地看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关系,厘清教育功能之取舍,彰显职教特性。所以,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术道合一、担当社会责任的高职教育价值观,将更有益于引导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荣国丞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正在被更多的国家与民众所接受。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和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文化属性,使其在引导社会风尚,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表述为包括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并为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职业教育的文化建设也成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育人 社会风尚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文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澳大利亚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通过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以素质教育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美国的综合高中利用课堂、家长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在公民教育中渗透价值观教育,日本用道德课进行价值观教育,新加坡则通过职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各国 职业教育 价值观教育 内容 途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卫云 许芳
近年来,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备受关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研究提出组织文化、工作价值观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SPSS 16.0和AMOS 17.0软件对248份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宗族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市场型文化与员工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工具性工作价值观和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层级型文化与员工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工具性工作价值观和员工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员工工作价值观在组织文化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
关键词:
组织文化 工作价值观 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晓莉
高职学生形成的贪图享受的择业观、自我化的工作价值观、一帆风顺的工作价值观不适应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核心工作价值观、辅助工作价值观和专业工作价值观的要求。对此,可从两个方面出发提升高职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教育:一是确立积极向上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内容,包括以学生为主体和与专业兴趣对接;二是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价值观实施方法,包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渗透学生的专业课程。
关键词:
高职 企业需求 价值观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指引社会发展的航向标。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是职业教育的根脉、根基、根本。教育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也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构建高水平文化育人体系: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守正创新;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方向,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内涵,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林 盛永进
采用问卷法对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工作价值观及其对特殊教育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中的某些倾向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求了解学生动向,把握学生思想,为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特教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提供积极的信息。
关键词:
工作价值观 特殊教育 师范生 态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茂庆 周驰亮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加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逻辑旨归在于培养乡村儿童正当性的价值判断,培养乡村儿童主体性的价值理性以及形塑乡村儿童规范性的行为自觉。家校社融合的教育场域能够发挥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增进乡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文化认同感。家庭文化赋予乡村儿童最初的情感力量和自我意识,学校文化促进乡村儿童爱国意识和思想品德的良性培养,乡村文化是深化乡村儿童乡土情结和价值体认的精神纽带。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应坚持提升价值认知的协同育人导向,实施情理共融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有机互动的协同育人生态,强化主体性情感认知与价值理性的深度耦合,促进乡村儿童价值信念的生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吉奎
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文化,实施特色文化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行业企业人才素质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价值认识不足、双元文化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文化育人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对此,应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拓展双元主体协同机制,建设三类文化育人平台,实施四大文化育人路径,打造五大文化育人载体,全面提升文化育人质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特色文化 文化育人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修平 酆爱文
文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了比较,指出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创业、创新、大工程为导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就业、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实践教学定位,避免人为的拔高标准。而对于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又可以用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要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改善其就业质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 实践教学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