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5)
2023(13218)
2022(10748)
2021(10252)
2020(8469)
2019(18905)
2018(18821)
2017(34700)
2016(20181)
2015(22643)
2014(23092)
2013(21722)
2012(20220)
2011(18063)
2010(18967)
2009(17597)
2008(17886)
2007(16642)
2006(14958)
2005(13876)
作者
(54980)
(45629)
(45529)
(43201)
(29418)
(21650)
(20898)
(17683)
(17558)
(16842)
(15431)
(15334)
(14946)
(14623)
(14378)
(13837)
(13749)
(13667)
(13328)
(13005)
(11647)
(11461)
(11137)
(10760)
(10637)
(10258)
(10137)
(10052)
(9434)
(9155)
学科
(81973)
(75454)
企业(75454)
(72075)
经济(71957)
管理(70828)
业经(28077)
(27519)
(27123)
方法(26882)
中国(24966)
教育(22117)
理论(20376)
(19844)
财务(19802)
财务管理(19779)
(19264)
农业(18874)
技术(18797)
(18720)
企业财务(18674)
数学(18426)
数学方法(18069)
(15424)
(14703)
(14551)
(14263)
(12801)
贸易(12794)
(12429)
机构
学院(279574)
大学(275612)
(107384)
经济(104768)
管理(104139)
研究(94589)
理学(87598)
理学院(86627)
管理学(85153)
管理学院(84584)
中国(70938)
(60383)
(55149)
科学(54060)
(47772)
(47511)
(45003)
(43822)
师范(43481)
中心(42647)
研究所(42409)
财经(41628)
北京(38956)
(37561)
教育(37239)
业大(36836)
(36796)
技术(35344)
农业(35157)
师范大学(34583)
基金
项目(168646)
研究(135295)
科学(134824)
基金(117509)
(99493)
国家(98293)
科学基金(85072)
社会(82312)
社会科(77474)
社会科学(77456)
教育(69222)
(69111)
基金项目(59929)
编号(59108)
(58233)
自然(52202)
成果(51230)
自然科(51035)
自然科学(51023)
自然科学基金(50162)
资助(48027)
课题(44222)
重点(38660)
(38590)
(37922)
(37573)
(36740)
(36413)
项目编号(36236)
(36114)
期刊
(132729)
经济(132729)
研究(94672)
中国(69914)
教育(65115)
(47052)
管理(45132)
(43649)
学报(36603)
科学(35017)
技术(31705)
大学(29910)
农业(29874)
(27941)
金融(27941)
学学(26644)
业经(23937)
财经(21184)
经济研究(19863)
职业(19088)
(18487)
(17756)
问题(16105)
(14686)
论坛(14686)
技术经济(14491)
(14135)
现代(13621)
世界(13482)
财会(13430)
共检索到453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海生  马晓恒  
企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更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管理主体,在职业教育宏观政策制定、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确保企业在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竞争机制,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立体化组织体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激励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冉云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基于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内部收益率是力图找到一个事先未知的贴现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据定义可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为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作者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冉云芳  
冉云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基于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内部收益率是力图找到一个事先未知的贴现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据定义可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为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作者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海生  高常水  
成本与收益是影响企业培训的决定性变量。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挤压效应改变了企业培训成本与收益的格局,形成了成本偏好和技能偏好等不同的企业培训策略。由于培训策略增长空间的差异,在"技术进步——技能变动——边际生产率提升——工资挤压效应"的动力传导机制影响下,企业培训策略由成本偏好性向技能偏好性变迁。在我国企业整体表现出成本偏好为主的企业培训策略的现实背景下,推动企业培训策略变迁,应提升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的对接效率,构建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有效对接的组织保障,完善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有效对接的制度保障,降低技能需求与技能供给有效对接的经济成本。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喻忠恩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合作以及举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其主体地位渐进发展的具体表现。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并开展配套教育体制改革,是企业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重要条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廷虎  黎进萍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就业能力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在弹性化管理背景下,社会组织对个体就业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个体应通过学习掌握多维性的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组织结构的变革和职业流动。基于此,职业教育对就业能力的理论构建应该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对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多能型人才目标为导向,应该适应职业流动的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巍   姜波   王彦平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黄炎培先生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较科学、完整的职业教育评价观。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探究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评价观,主要包括为群服务的学校评价观、躬身入局的教师评价观和德技并修的学生评价观,工学结合、学理与经验兼长、服务勿忘爱国是黄炎培职业教育评价观的精髓,为我们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遵循。借鉴黄炎培职业教育评价观,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双师型”教师整体质量不高、人才供给匹配度低等问题,应加快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双元驱动评价体系;打造“双师型”队伍,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忠  亓婷婷  
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除了企业自身积极参与以及其他社会条件支持外,还需法律予以确认。这种确认既是对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认可,也是一种倡导和规范。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法律保障,凸显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促使德国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实际效果以及法律的及时巩固与更新有因果关联。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传统与现实以及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杨进  
通过对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落实企业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向企业释放办学权利(放权)、给予企业优惠财税政策(让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优境)等激励因素单独作用时,对企业效益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并且,激励因素是通过促进企业增加校企合作投入,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激励因素共同作用时,"放权""优境"激励尤其是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投入显著正影响,"让利"激励与企业投入显著负相关。各因素内部作用时,参与校企合作决策权是提升企业积极性最为有力的激励因素;政府购买、税收优惠与财政性补贴的交互作用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君  曾雯珍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从政策文本角度分析其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的原因,有助于完善政策,促进校企合作长效发展。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45部政策文件,采用Nvivo软件对文本进行三级编码,以最优契约理论实现的三个条件,从收益和成本风险角度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策在最优契约理论的主体共担风险、内容详细具体、激励手段与主体结构相容三个原则上着力不够,企业参与办学的成本—收益不平衡、企业收益限制多且不稳定、收益条例忽视企业参与偏好性,是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建议制定可加大企业利益关注、细化收益条例和构建不同偏好倾向政策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多元合作、企业主导、外部支撑"的办学体制。这一办学体制的形成与德国的历史、文化和法治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看,我国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重新理解"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概念;将"多元合作"而不是"多元化"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惠娟  刘妮雅  杨伟坤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企业作为主体在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及其促进作用,总结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发展经验,对中国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提出相关建议,如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家在农业企业任职、培育大型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等,以增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力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国庆  
英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化水平远不如德国,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两国的政策取向不同。其经验表明“市场化”并非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明智选择。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面临错综复杂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期,政府应当从战略高度承担起其主要责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宇  陶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经历了企业包办职业教育的发端期(1949-1979年)、校企脱钩的分离期(1980-1990年)、引企入校的发展期(1991-2000年)、校企合作的关系强化期(2001-2010年)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期(2011-至今)等阶段。这期间,企业的主体内涵也发生了深刻演变,具体表现在:主体地位由协助育人到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由工学结合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体责任由校企合作到构建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进法律制度重构,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基;推进参与制度重构,筑牢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推进激励制度重构,为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提供制度保障;推进评价制度重构,为提升校企合作效能提供制度依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兆亮  王震  
示范院校内涵建设是提升职业院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内涵建设与评估中存在对参与企业资质与角色定位不明确、外包行为严重以及企业作用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与评估能力不足、企业的逐利性行为以及示范院校项目奖惩机制、监管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为此,必须明确定位参与示范院校内涵建设与评估企业的资质和角色,建立先进的内涵建设与评估管理机制,明晰企业参与示范校内涵建设与评估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