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8)
- 2023(16941)
- 2022(14413)
- 2021(13604)
- 2020(11173)
- 2019(25725)
- 2018(25742)
- 2017(48154)
- 2016(27108)
- 2015(30842)
- 2014(31263)
- 2013(30319)
- 2012(28181)
- 2011(25679)
- 2010(26105)
- 2009(23581)
- 2008(23131)
- 2007(20607)
- 2006(18441)
- 2005(16889)
- 学科
- 济(108045)
- 经济(107909)
- 管理(75405)
- 业(71033)
- 企(58472)
- 企业(58472)
- 方法(41880)
- 数学(35444)
- 中国(35164)
- 数学方法(35025)
- 农(30003)
- 地方(27348)
- 财(26690)
- 业经(26207)
- 教育(24099)
- 制(23920)
- 学(23619)
- 理论(21087)
- 农业(19737)
- 技术(18838)
- 贸(18202)
- 贸易(18187)
- 银(17946)
- 银行(17901)
- 易(17577)
- 融(17441)
- 金融(17438)
- 环境(17322)
- 行(17201)
- 体(17006)
- 机构
- 大学(381402)
- 学院(380129)
- 济(147975)
- 经济(144476)
- 管理(143464)
- 研究(133154)
- 理学(122661)
- 理学院(121174)
- 管理学(119138)
- 管理学院(118417)
- 中国(95538)
- 京(84168)
- 科学(80206)
- 财(70511)
- 所(67144)
- 研究所(60541)
- 江(59128)
- 范(58969)
- 中心(58796)
- 农(58658)
- 师范(58515)
- 财经(54768)
- 北京(54418)
- 业大(53515)
- 经(49581)
- 院(48190)
- 州(47504)
- 师范大学(47495)
- 农业(45298)
- 技术(44221)
- 基金
- 项目(249978)
- 科学(197475)
- 研究(191890)
- 基金(176595)
- 家(151993)
- 国家(150543)
- 科学基金(128936)
- 社会(118243)
- 社会科(111829)
- 社会科学(111805)
- 省(100153)
- 教育(93776)
- 基金项目(93188)
- 划(84578)
- 编号(81078)
- 自然(80940)
- 自然科(78965)
- 自然科学(78951)
- 自然科学基金(77504)
- 资助(72354)
- 成果(68339)
- 课题(59202)
- 发(57244)
- 重点(57083)
- 部(56180)
- 创(52345)
- 项目编号(49278)
- 教育部(48836)
- 创新(48570)
- 制(48374)
- 期刊
- 济(172031)
- 经济(172031)
- 研究(124206)
- 中国(87297)
- 教育(72610)
- 学报(55600)
- 管理(54901)
- 农(54645)
- 财(53236)
- 科学(52171)
- 大学(43469)
- 学学(39416)
- 技术(38199)
- 农业(37669)
- 融(34604)
- 金融(34604)
- 业经(28985)
- 财经(26936)
- 经济研究(26325)
- 经(23120)
- 问题(22227)
- 图书(20362)
- 职业(20152)
- 业(19112)
- 坛(17980)
- 论坛(17980)
- 科技(17938)
- 理论(17719)
- 技术经济(17641)
- 现代(16890)
共检索到587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志良
专业能否随产业发展而进行科学动态调整,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积极作用,让市场、行业、企业、政府、职业院校等主体都参与到专业调整工作中,形成多方参与、多层次协作的间接调整机制。要建立健全市场调节机制、不同级政府的分工调节机制、非政府性的调节机制以及职业院校内部调节机制。高职院校要设立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建立专业评估机制,扎实推进产教融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 产业 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京岚 邱以亮
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是在职业教育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立足我国首个省部共建创新职教发展高地,分析影响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的五大主体要素:政府、行业集团、产业集群、职业院校、学生认同。归纳各主体要素在调整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以此构建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钻石模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办学资源配置、信息传递及专业预警机制的构建,可有效保障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智勇 周志刚 朱丽佳
为透析职业教育领域师生间专业能力的共生发展机制,本文通过行为分析等方法,对职业教育领域中师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同一性危机、同一性本质以及师生间专业能力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与师生职业相关的认知能力、职责能力、社会能力、迁移能力和元能力的发展具有相当一致的顺序性和能力频谱特征;师生间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互利共生关系。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必须用时空统一的共生发展观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过程紧密联系起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赵锋 林韶春 陈凯 陈咏 买琳燕
本文提出专业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鉴于行政强制性专业调整存在诸多弊端,建议构建基于分类发展及差异化财政投入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于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战略、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办学效益,将专业分为重点发展专业、常态发展专业和限制发展专业。对不同类别专业给予差异化财政投入,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推动职业院校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专业类别不搞终身制,而是基于其发展状况作动态调整。由此形成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专业规划机制、政策引导机制、专业评估机制、专业预警机制、校企合作机制、自组织机制和专业再选择机制等。为了使这些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健全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强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提升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突出专业集群建设,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确立专业调整的科学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童丰生 张海峰
职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的互动发展需要长效机制作保障,新公共管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建设互动机制的理论依据。职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的互动发展,应形成法规驱动、利益互惠、有效制衡等机制,并通过加强统筹管理、构建职教集团、出台系列政策、完善中介体系,以形成多元治理、共同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鄱阳湖生态经济 互动发展 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秀锦
经费投入制度是国家调控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获取充足教育经费的重要保障。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应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责任,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职教师资工资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健全扶贫帮困助学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举措包括,促进职业教育投资行为法制化和具体化;加强宏观调控,提高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加强对经费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采用适当的经费拨款模式,缩小地区经费差距;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费保障 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佩 王国华
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职业教育政校协同机制和校企协同机制的双重缺失则是制约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围绕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构地区、校区、园区、社区、战区"五区联动"和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居委会、参谋部"六位协同"的发展机制,集中各主体优势资源协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五区联动 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岩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原则、要求进行研究,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和规律,把握正确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水平和开设专业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伟
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等引领的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德州职业教育如何与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地方产业发展对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德州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存在的客观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职业院校、地方产业组织机构三方主体形成合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双向同频衔接,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服务站"这一个桥梁,构建"三方协同、双链同频、一站对接"的"321"对接机制,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实践应用参考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佐明
根据"十二五"期间珠海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剖析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结果显示,珠海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没有很好地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错位,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小,且投入不足。建议建设珠海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供需互动信息化平台,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珠海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同时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尽快扩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珠海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施丽红 朱德全
城乡职业教育是两个具有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和谐共生应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取向。在此目标下,建构城乡职业教育对称互惠集团化共生的办学体制、多元耦合的管理体制、交互共生的人才培养体制以及双元一体化招生就业体制,需要紧紧围绕资源来打造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和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投入保障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和谐共生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展顺利、成果丰富,在国家大力支持与鼓励下,应用型高校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教育专业化、职业化、产业化、终身化发展迅速。但以适应产业化发展为导向的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仍存在诸多缺陷,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专业结构设置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做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应深入探究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联性,并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资源配置情况为导向,指导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关键词:
高校 专业结构 产业发展 教学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辉
在一定经济地域内的高职院校之间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是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要求的主动适应与战略创新。校际专业集群的构建应遵循政府引导、服务社会的原则,互相尊重、资源共享的原则,责权对等、骨干带动的原则,坚持创新、稳步发展的原则,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建设的先进理念、创新型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师资资源,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变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光泽 邢燕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多重的演变过程,这是教师自身与时代变革要求互动的一个过程。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及一般趋向进行了透视,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进行正确定位,实现其科学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化 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