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4)
2023(4221)
2022(3403)
2021(3665)
2020(2679)
2019(6329)
2018(6173)
2017(9269)
2016(6763)
2015(8089)
2014(8342)
2013(7105)
2012(6502)
2011(6145)
2010(6457)
2009(5319)
2008(5019)
2007(4600)
2006(4153)
2005(3989)
作者
(16217)
(13321)
(13278)
(12884)
(8424)
(6484)
(6400)
(5382)
(5218)
(4934)
(4708)
(4432)
(4326)
(4326)
(4322)
(4250)
(4141)
(4074)
(4030)
(3787)
(3719)
(3445)
(3353)
(3246)
(3173)
(3097)
(3091)
(2939)
(2809)
(2752)
学科
教育(19818)
(12378)
经济(12362)
管理(11951)
中国(11293)
理论(9751)
(9063)
教学(8851)
(7740)
企业(7740)
(7259)
(5205)
学法(5070)
教学法(5070)
学理(4518)
学理论(4518)
方法(4460)
(4297)
技术(4201)
发展(3900)
研究(3865)
学校(3846)
(3778)
业经(3757)
高等(3617)
思想(3567)
(3525)
政治(3487)
农业(3402)
改革(3339)
机构
大学(83668)
学院(81540)
研究(30872)
教育(29970)
(23694)
师范(23529)
管理(22747)
(20131)
师范大学(19405)
理学(19237)
理学院(18873)
科学(18823)
(18358)
管理学(18245)
管理学院(18053)
职业(17791)
经济(17512)
技术(17310)
中国(16037)
(15318)
(14582)
研究所(13975)
北京(13713)
中心(12774)
职业技术(12348)
(11560)
教育学(11433)
(11406)
技术学院(11303)
(11203)
基金
项目(51158)
研究(46703)
科学(41236)
教育(32941)
基金(31192)
(26465)
国家(26028)
社会(24144)
编号(23187)
(23146)
社会科(22345)
社会科学(22342)
成果(21650)
(21641)
科学基金(21397)
课题(20646)
(18042)
基金项目(15380)
规划(14867)
重点(13784)
项目编号(13105)
(12891)
(12811)
(12800)
自然(12475)
资助(12266)
自然科(12160)
自然科学(12157)
(12148)
研究成果(12067)
期刊
教育(54150)
研究(32798)
中国(30963)
(21645)
经济(21645)
职业(16177)
技术(15690)
学报(11761)
技术教育(11087)
职业技术(11087)
职业技术教育(11087)
(10770)
科学(10438)
大学(10041)
管理(9063)
学学(7408)
农业(7284)
(7204)
(7154)
论坛(7154)
高等(6076)
成人(5797)
成人教育(5797)
(5758)
图书(5494)
职教(5274)
高等教育(5116)
发展(4390)
(4390)
书馆(4085)
共检索到135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方绪军  
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是系统科学在职业教育应用的体现,是专业组织系统在一定环境下最易生存、最稳定的状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必须处理好理念、路径、运行、动力等四重逻辑结构中的四对矛盾,具体包括绝对开放性与相对开放性、线性与非线性、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反馈性与非反馈性等四重逻辑。基于此,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的重构应该包括坚持异质同化、同质顺应的开放性思维;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性路径;形成知识势差与技术势差常态性互动;构建多层次、双向度的信息反馈性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自组织概念最早来源于热力学研究,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里高津在其耗散结构理论中正式提出的;之后引发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深入广泛的关注。简言之,自组织是在简单规则下,依据统一愿景而演化出来的开放系统。自组织符合互联网时代平等、民主、开放、共享、去中心、网络化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传统组织主要是以纵向管控为主要特征的"他组织"体系,资源和权力类似金字塔一样向上集中。自组织由许多平等的分布式的个体单元组成,其最大魅力在于不需要一个固定中心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柯昌林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体系,职业教育学习评价过程同样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且,不同的参与主体有不同的制度逻辑。政府追求的是“立德树人”的政治理想,职业院校和教师遵循的是“教书育人”的天职,学生和家长注重“教育投资”带来的个人发展,企业认为学习评价是其“人才选拔”的依据。四重不同的制度逻辑和行动指南,在理想的博弈状态下应是和谐共生的。但现实是,四重制度逻辑因为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等,使得博弈过程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因此,需要从理念、方法、结构、主体、流程、监控、分析、反馈、运用等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进而推进职业教育学习评价机制的全面革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组建专业群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是构成专业群结构系统的基本逻辑。它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来看,专业群建设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是落实系列政策、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抓手。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作为工程的首要问题,专业群的科学组建关系到其能否成为未来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好共享、集群、协同的优势以支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心慧   李志明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形成一系列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战略方向,需要系统认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的鲜明价值逻辑、“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的科学理论逻辑“、建设教育强国从何而来”的深厚历史逻辑“、怎么样建设教育强国”的清晰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彰显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价值导向性,体现了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思想引领性,刻画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主动性,阐明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的实践创新性,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遵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淼  向东旭  
数字资本逻辑批判是在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数字资本逻辑批判可以从前提条件、表现形式、意识形态以及阶级实质四个维度加以理解。在前提条件维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数据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是资本家阶级统治和权力支配的前提和基础;在表现形式维度,数字资本逻辑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生产支配人、物支配人、人支配人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维度,数字资本逻辑借助技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消费主义等隐藏在数字技术背后,显得更具迷惑性;在阶级实质维度,数字资本逻辑背后仍然是一个阶级对立的剥削世界。从以上几个维度把握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对于我们揭示其新的变化发展规律,认清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本质和特征,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一  刘宏伟  王新影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其中贯穿了清晰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是前提、历史逻辑是基础、理论逻辑是依据、实践逻辑是关键。从价值逻辑上看,是回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新命题的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完善同步、同向、同行;从理论逻辑上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实践逻辑上看,是打通研究生教育"最后一公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蜀  
互联网兴起使得平台组织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全新商业模式。本文创新性提出平台金融概念框架,用以描述互联网金融的组织形态,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平台金融。由于平台金融范式建立了组织系统演化与环境背景之间的联系,互联网金融的自组织系统特征较以往研究相比能得以更为充分地揭示,进而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逻辑转换提供了理论前提。线性单一的控制型监管模式,对自组织秩序的互联网金融难以实现有效监管,需要基于平台金融形态构建起平台治理模式,形成与复杂系统相匹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从而提升公共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崴奕  
实施基层学术组织绩效管理制度是助推大学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保障。基于制度逻辑理论,对S大学4个案例学院的绩效管理制度实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案例学院绩效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遵循着国家、科层、市场、专业这四重逻辑,分别代表着学院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所需的行动框架、行动决策、行动资源和行动共识。成熟的科层逻辑和多层的市场逻辑是绩效表现达到预期学院的共同条件,欠稳定和欠均衡的科层逻辑是绩效表现未达预期学院的相似成因,较强的市场逻辑能够分别为较弱的专业逻辑、科层逻辑提供有益补充。结论对于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来持续提升学院整体绩效和治理成效具有实践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教育是运用职业范畴将个人、社会和经济问题转化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逻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而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职业性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以职业为实践逻辑的职业教育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谢登斌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的六重逻辑。动力逻辑表明,更好地服务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功能逻辑表明,应从功能的实践转换视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实现;类型逻辑表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存在学校外部多样形态和学校内部多样形态;课程逻辑强调,应建构适配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梯度性和广度性课程;衔接逻辑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应关切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制度逻辑强调,必须重视建设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相适配的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原磊  
理解宏观经济形势,可沿着目标逻辑、现实逻辑、民生逻辑、风险逻辑四条主线展开。从目标逻辑来看,2035年我国人均GDP应达到2万美元,而这要求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73%以上;从现实逻辑来看,我国“十四五”和“十五五”年均潜在产出增速分别为5.42%和4.92%,当前存在明显的产出缺口;从民生逻辑来看,就业、通货膨胀、房地产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从风险逻辑来看,必须要防范金融风险和效率风险。为此,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统筹好当前与长远、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安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博  
伴随着现代社会在生产技术、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社会职业存在模式也呈现出快速变迁的态势。职业加速变迁使得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化,并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逻辑和教学组织方式。为此,职业教育专业定位应改变传统的职业方向固化模式,仅确定基本职业方向,并提供一定的拓展空间;在专业教学组织上,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方式,应对动态目标的需要;同时,要通过生涯辅导,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学习的职业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冬平  朱德全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由诸多相互关联和作用而构成的复杂整体。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不同的观点折射出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和改革路径。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自组织与他组织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他组织的理解误区,透视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自组织的本质属性,最终奠定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自组织的逻辑地位,进而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自组织的形成条件和运行机理进行了解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兰金林  石伟平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材设计需要科学地进行内容选择与组织。职业知识是职业教育教材内容选择的核心依据,应依据课程标准融合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职业知识;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知识的更新以灵活应对岗位的变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融入职业能力标准。工作逻辑是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关键技术,应紧密围绕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凸显知识的应用结构,遵循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发展规律,考虑职校生的可接受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