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2)
- 2023(17968)
- 2022(15266)
- 2021(14445)
- 2020(11846)
- 2019(27199)
- 2018(27288)
- 2017(50641)
- 2016(28722)
- 2015(32234)
- 2014(32912)
- 2013(31747)
- 2012(29607)
- 2011(27234)
- 2010(27622)
- 2009(25107)
- 2008(24385)
- 2007(21776)
- 2006(19452)
- 2005(17681)
- 学科
- 济(122513)
- 经济(122386)
- 管理(74959)
- 业(69155)
- 企(56023)
- 企业(56023)
- 方法(46593)
- 数学(39911)
- 数学方法(39406)
- 中国(37278)
- 地方(30364)
- 农(30342)
- 学(29664)
- 业经(26096)
- 财(25942)
- 教育(24646)
- 理论(22219)
- 制(21646)
- 农业(20480)
- 银(18947)
- 银行(18891)
- 融(18652)
- 金融(18644)
- 贸(18308)
- 贸易(18295)
- 行(18218)
- 技术(18204)
- 和(18089)
- 环境(17792)
- 易(17600)
- 机构
- 大学(405074)
- 学院(402290)
- 济(157581)
- 经济(153855)
- 管理(148270)
- 研究(147540)
- 理学(126558)
- 理学院(124942)
- 管理学(122594)
- 管理学院(121851)
- 中国(105375)
- 科学(91953)
- 京(89668)
- 所(76491)
- 财(72215)
- 研究所(69536)
- 农(68004)
- 中心(64591)
- 范(62439)
- 江(62222)
- 师范(61855)
- 业大(59582)
- 北京(57952)
- 财经(56637)
- 院(53491)
- 农业(53048)
- 经(51346)
- 师范大学(50164)
- 州(50151)
- 技术(47622)
- 基金
- 项目(265937)
- 科学(208170)
- 研究(197908)
- 基金(187416)
- 家(163988)
- 国家(162462)
- 科学基金(137153)
- 社会(121370)
- 社会科(114659)
- 社会科学(114627)
- 省(106431)
- 基金项目(98406)
- 教育(96126)
- 划(90884)
- 自然(87970)
- 自然科(85852)
- 自然科学(85827)
- 自然科学基金(84251)
- 编号(82157)
- 资助(77623)
- 成果(69554)
- 重点(61036)
- 课题(60634)
- 发(60431)
- 部(59007)
- 创(54542)
- 创新(50703)
- 教育部(50399)
- 科研(50084)
- 项目编号(49811)
- 期刊
- 济(184221)
- 经济(184221)
- 研究(130008)
- 中国(91287)
- 教育(72647)
- 学报(66095)
- 农(62089)
- 科学(59634)
- 管理(56055)
- 财(53952)
- 大学(49793)
- 学学(45632)
- 农业(42907)
- 技术(39651)
- 融(35710)
- 金融(35710)
- 经济研究(29566)
- 业经(29208)
- 财经(28166)
- 经(24237)
- 问题(23161)
- 业(22321)
- 图书(21649)
- 技术经济(19645)
- 职业(19400)
- 科技(19032)
- 坛(18505)
- 论坛(18505)
- 版(18114)
- 理论(18032)
共检索到622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升科 李晗 胡希冀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评价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适应性,从战略、产业、市场、技术四个维度,以政府部门或职业院校主动公开的可直接获得的数据为基础,设计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可根据评价对象扩展三级指标数量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科学确定各项指标权重,以期客观评价区域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水平,从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深化办学模式和改革育人机制,最终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适应性 评价体系 熵权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健
文章从重"术"轻"能"心理特质和重"利"轻"义"心理需求出发,分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受制因素,揭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通政策、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升政策、完善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杜怡萍 刘慧慧
以广东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2008年至2011年专业设置的统计年报资料为基础,对照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适应经济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在全球的职业教育中,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德国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在全球的职业教育中,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德囯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傅惠民
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要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建立"互联网+"思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曼萍 皮芳辉
文章基于江西省在校生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非线性正相关的分析结果,对江西省中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存在中职教育发展的不稳定、毕业生外溢现象严重、人才类型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中职教育地域分布不均衡等深层次问题,进而就增强两者的适应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彦
本文在深入阐述盐城的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得出目前盐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态评价,探讨从政府、学校和社会层面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研究策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适应性研究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宝柱 曹晔 盛子强
加强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专业结构、分科类招生、分区域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对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四点结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发展 适应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建玲 陈志强 张红
外部适应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以河北省为例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发展现状,探讨中、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间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的思路及策略,以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外部适应性 内涵 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良强 郑雨苹 周颖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和功能分离的现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等四个维度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的评价与分析,为寻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勤
文章基于广东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从教育规划与布局、人才培养、教育经济效益和产教融合四个方面对广东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适应性的策略,从而促进广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凡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三方关系的问题,是政企校三方如何实现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问题。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过程中,政府是教育规划和体制机制的制定者;企业是人才资源的使用者,学校的合作者和教育的投资者;学校是人才的培养者和教育规划的主要实施者。只有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莹
为了应对智能时代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各国普遍追求。从国际上来看,德国已经形成轮廓清晰的实践模式。一方面,德国通过深入研究智能时代生产和服务模式特征,制定了职业行动能力基本框架,明确了职业行动能力核心要素。职业行动能力框架由专业维度(包括知识和技能)和个人维度(包括社会能力和独立能力)构成,不同能力维度又细化为12项职业行动能力要素。另一方面,德国职业行动能力的框架和要素引领了《职业教育条例》改革。通过附加资质和全面覆盖的方式,职业行动能力框架和要素得以体现到《职业教育条例》当中,直接指导了职业教育实践。以职业行动能力研究为媒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提升了职业教育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丽华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适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职业院校面临的紧迫问题。文章分析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体系提出的新要求,梳理了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在适应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实行弹性学制制度;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兴产业 职业教育体系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