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3)
2023(8749)
2022(6964)
2021(6835)
2020(5645)
2019(13355)
2018(13004)
2017(23253)
2016(13620)
2015(15963)
2014(15929)
2013(14283)
2012(12700)
2011(11784)
2010(12561)
2009(11343)
2008(9887)
2007(8981)
2006(7990)
2005(7402)
作者
(33260)
(27142)
(27011)
(26145)
(17278)
(13021)
(12649)
(10778)
(10405)
(9969)
(9523)
(9058)
(8707)
(8697)
(8496)
(8291)
(8150)
(8051)
(8026)
(7690)
(7101)
(6672)
(6572)
(6339)
(6328)
(6264)
(6159)
(6104)
(5528)
(5471)
学科
(41367)
经济(41340)
管理(28769)
(27733)
中国(26954)
(25179)
金融(25177)
(23614)
企业(23614)
教育(22739)
(22337)
银行(22335)
(21740)
方法(20737)
数学(19192)
数学方法(18626)
理论(14310)
教学(11341)
(11163)
中国金融(10971)
(10845)
(10725)
地方(10138)
业经(9650)
(9123)
(7730)
财务(7693)
财务管理(7682)
技术(7528)
农业(7408)
机构
大学(173865)
学院(167461)
(57894)
管理(57381)
研究(56320)
经济(56178)
理学(49431)
理学院(48791)
管理学(47225)
管理学院(46914)
中国(42830)
(37859)
教育(35442)
(33902)
师范(33713)
科学(31993)
(28135)
师范大学(27620)
中心(27226)
(26454)
(26221)
北京(25195)
研究所(24023)
技术(23401)
财经(22405)
职业(22140)
(21802)
业大(20885)
(20768)
(20474)
基金
项目(107786)
研究(88578)
科学(86526)
基金(73119)
(61167)
国家(60453)
社会(52397)
科学基金(52394)
教育(52077)
社会科(49551)
社会科学(49538)
(45330)
编号(39952)
(39860)
基金项目(36872)
成果(35373)
课题(32074)
自然(31613)
资助(31287)
自然科(30976)
自然科学(30973)
自然科学基金(30374)
(27161)
重点(26122)
(25352)
规划(24665)
项目编号(24513)
(24338)
大学(23534)
(23422)
期刊
教育(64459)
研究(62858)
(58616)
经济(58616)
中国(47369)
(28622)
金融(28622)
技术(22066)
(21195)
学报(21187)
管理(21023)
大学(19391)
科学(19000)
(18595)
职业(17242)
学学(15136)
农业(12306)
技术教育(11162)
职业技术(11162)
职业技术教育(11162)
财经(10999)
经济研究(9649)
(9592)
论坛(9592)
统计(9547)
(9469)
图书(9412)
业经(9200)
高等(9097)
(9055)
共检索到269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唐慧   王继平   赵新宇  
2020年,汉堡职业大学的创设为德国教育版图增添新元素,直观表征德国职业教育在高等层次,尤其是高校体系内的一种发展布局。为回应挖掘混合教育潜力的政策呼吁,依托“基于设计的研究”传统和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德国学者开发了旨在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等值,实现教育路径统筹设计的通用模型——高校学业融合型职业教育模式,并继而以新成立的汉堡职业大学为机构载体,在法制保障和项目支撑下展开“四学年、三地点、两资格”的办学实践和模式验证。作为德国构建融通性教育体系的重要尝试和阶段产物,汉堡职业大学利用一种新的高校形式承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合形成的混合教育,在坚守和强化原有类型优势的同时,建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通共生新形态,基于对已有模式的回归与发展,拓展德国教育体系的结构格局,体现出教育体系调整和教育模式构建中理论、制度、实践的联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进  郭荣梅  
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是指两个教育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和衔接的通道,或它们在课程、教学和资格证书等教育要素上得到结合或融合。德国曾长期存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隔离的问题,但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已探索出三种主要的融通模式:双向贯通,指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存在着转换与衔接的通道;交叉结合,指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教学要素进行结合;趋同融合,指开发整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跨领域课程,代表着融通发展的最新趋向。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具有形式多和程度深的特征。教育决策者的宏观引导、国家资格框架等相关制度建设、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高质量的科研支持是推动这一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辉  杨菲  顾伟国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历史演变是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内涵的转变。产业园区产业聚集性优势明显,为产教融合创造了优越的产业条件。文章基于产业园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产业园区、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多主体精准对接、系统融合的模式,探索多方主体共责、共融、共建、共研、共创、共利、共评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聂强  聂蕊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对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理性顺应,也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伴随“园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匹配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精准的产教融合模式选择,并衍生出了“融合园载体”模式、“职教园载体”模式和“产业园载体”模式。然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审视后发现,组织层面缺乏专门机构推进、制度层面缺乏制度落地支撑、动力层面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横亘于“园区模式”落实的道路上。未来,可从搭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组建稳定可靠的工作团队、商定切实可行的融合任务、建立多样适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的全面深入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亚军  窦志铭  李健艺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企业大学功能的演进使得职业院校与之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机日益成熟。目前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合作深度不足、认识有待深化、企业主体地位有待确立等问题。可以从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大学功能、以企业大学为载体率先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1+X"证书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等方面发挥企业大学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雪梅  于继超  
在人类社会的后工业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正迎来其发展"牛市",从上到下,职业教育备受关注和鼓舞。这是中国社会自迈向工业化进程以来,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从19世纪初"实业学堂"开始,中国职业教育就踏上了激进而勇敢的变革之路。然而,时至今日,职业教育并没有完全走出一条与普通教育并行不悖的发展之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职业教育走过了模仿、复制,补充、改制的坎坷征途,依然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尝试过的所有改革方案都没有在组织模式的变革问题上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实际上,在职业教育发展变革中,需要首先谋求职业教育组织模式的变革。一方面,需要通过职业教育组织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克松  袁德梽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职业教育要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中大有可为,必须构建"1+N"融合行动模式。一是要回归服务"三农"办学面向,通过增强"三农"人才的供给力度、丰富"三农"人才的供给种类以及按需分类供给本土人才,供给"1+N"人才结构类型;二是要建设"农业+"专业群,通过"1+N"专业集群、课程集群以及资源集群,培养"1+N"人才复合素质;三是要创新联动式培养方式,通过组建"学校+企业+乡村"合作育人主体、开发"项目+创新+创业"行动育人载体、延展"校园+庭园+田园"联动育人课堂以及搭建"线下服务+线上引导"混合育人网络,构筑"1+N"协同育人平台;四是要构建立体化帮扶网络,通过经济支援与社会支援相结合、个体支援与组织支援相结合、教师支援与学生支援相结合,组建"1+N"人才支援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骥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项目进课堂、跟岗实习"3+2"模式、社会项目和工作室结合、轮岗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和创新创业等多方面举措,高职教学可以实现贴近项目生产的"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内生产型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传统的职业性模式基础上吸收模块化方案的长处,使专业富于个性化与动态性,并致力于构建专业间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间的有机衔接,开拓不同教育途径及教育评估体系间的相互结合,促进专业的及时更新与实时化,进而实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是德国职教专业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趋势。在与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与媒体相关的工业领域、与个人相关的服务领域、与环境相关的工业领域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服务领域所出现的新兴专业,在组织架构和内容架构上集中体现了这一融合具有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特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在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付亮  李娟  
在归纳行业职业教育物理混合、生物嫁接、化学化合、生态共荣等四种"典型产教"融合类型的定位、形式、内容、机制等基础上,剖析水利行业在参与推进四种"典型产教"融合类型中的作用,与产教融合发展趋势相比,需在完善有利于产教融合的信息发布,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治理结构,有利于产教沟通对话的机制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翠香   崔之昂  
近年来,西班牙探索出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两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通的模式。其中,纵向贯通主要指学习者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贯通,包括基于职业院校毕业考试+职业培训证书的贯通路径、基于院校毕业考试+入学考试的贯通路径以及基于专业证书的贯通路径三种模式;横向融合主要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融合,以高等职业教育中学校为本位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为代表,学习者可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西班牙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模式极大地满足了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学生群体进入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对我国实现职普融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综合型大学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培养出的职教教师的质量最终影响着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文章总结了该模式的发展成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玥茹  石伟平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地形成一个和洽、通达、高效的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育人价值,满足受教育者生涯发展的多元需求。从教育阶段来看,不同阶段的"职普融合"内涵与侧重点各有不同。从教育体系来看,"职普融合"包含横向、纵向、深度三个维度。其横向融合模式主要包括校内融合、校际融合、综合高中等多种模式,纵向融合模式主要包括特殊升学通道与统一招生考试这两种模式。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程度的深化是我国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新国  李灿军  彭瑛  
开放教育融合职业教育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需求,也是新时代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教育性、职业性、社会性呈现出鲜明的开放倾向,开放性成为职业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新时代开放教育的政策使命及其职业倾向,需要融合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彰显其价值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开放大学也具备相应的现实基础。根据融合进度、程度和效度的不同,可将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融合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归纳为“双轨模式”“并轨模式”和“系统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