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9)
2023(12498)
2022(10233)
2021(9597)
2020(8108)
2019(18053)
2018(18147)
2017(32778)
2016(19033)
2015(21614)
2014(21975)
2013(20634)
2012(19019)
2011(16990)
2010(17864)
2009(16575)
2008(16910)
2007(15837)
2006(14217)
2005(13364)
作者
(51177)
(42894)
(42758)
(40676)
(27386)
(20352)
(19516)
(16496)
(16368)
(15794)
(14535)
(14520)
(14010)
(13620)
(13540)
(12974)
(12967)
(12915)
(12594)
(12083)
(11065)
(10659)
(10456)
(10174)
(9912)
(9749)
(9526)
(9486)
(8606)
(8553)
学科
(81684)
(76390)
企业(76390)
管理(73025)
(69957)
经济(69825)
(29975)
业经(27524)
方法(26132)
(24987)
中国(22927)
教育(22471)
(20863)
财务(20837)
财务管理(20805)
(20783)
理论(20538)
企业财务(19699)
技术(18989)
数学(17861)
农业(17718)
数学方法(17573)
(16965)
(15206)
(15001)
(13604)
体制(13603)
企业经济(12385)
经营(12157)
教学(12124)
机构
学院(267482)
大学(265518)
(102168)
经济(99771)
管理(99356)
研究(86876)
理学(83931)
理学院(83032)
管理学(81669)
管理学院(81133)
中国(63673)
(57242)
(54980)
科学(48725)
(44949)
(43029)
财经(41561)
(41334)
(41332)
师范(40965)
中心(39123)
研究所(37791)
(37537)
北京(36785)
教育(36544)
(34600)
业大(34593)
技术(32847)
师范大学(32734)
农业(31880)
基金
项目(161977)
研究(130601)
科学(129649)
基金(113383)
(95394)
国家(94260)
科学基金(82397)
社会(80096)
社会科(75414)
社会科学(75397)
教育(69068)
(66661)
基金项目(58880)
编号(55994)
(55362)
自然(50367)
自然科(49231)
自然科学(49217)
成果(48445)
自然科学基金(48405)
资助(45609)
课题(42486)
(38021)
重点(37373)
(37220)
(36890)
(35487)
(35322)
(35211)
(35035)
期刊
(126028)
经济(126028)
研究(90763)
中国(69066)
教育(65365)
(49098)
管理(45227)
(40645)
学报(33916)
技术(32937)
科学(32499)
大学(28688)
农业(27663)
学学(25558)
(23891)
金融(23891)
财经(21951)
业经(21752)
职业(19171)
(19025)
经济研究(18091)
(16495)
问题(15437)
财会(14459)
技术经济(13873)
(13774)
论坛(13774)
会计(12853)
技术教育(12830)
职业技术(12830)
共检索到430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托马斯·F.雷明顿  曲垠娇  
面对技术快速革新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加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各国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大量学术文献表明目前尚无一个可以使教育、培训和雇佣关系组织起来的理想模式,而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很普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寻求适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速技术升级和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俄罗斯一个联邦试点项目在地方实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尝试,探讨了该项目在企业、学校、地方与联邦政府机构之间可能创建新型合作关系的条件,结论认为双元制教育在地方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州政府的杰出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军梅  唐锋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世界闻名,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而我国正面临"如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动因、企业资格、企业培训条例、培训程序四个方面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展开论述,以提供部分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明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从政府推动开始,在立法、资金、约束机制等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企业与学校积极联动,缩短了企业用人和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从而成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存在法律保障缺乏操作性、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校企合作缺失连接链等问题。德国职业教育中政府推动下的校企合作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为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机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对德国《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个文本的分析,发现德国国家承认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的。德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企业依据《企业培训条例》制定企业培训大纲与学校依据《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教学大纲实现企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一红  
随着俄罗斯产业调整向创新经济发展,俄罗斯职业教育现代化部署再次引发社会重视,在政府出台的《2016—2020年教育发展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方向与步伐。本文从俄罗斯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入手,介绍了俄罗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确立,分析了产教结合的开展对俄罗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助推作用,同时指出俄罗斯校企合作的发展进程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日前,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发布《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报告2013》,披露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最新进展。报告提出,双元制仍然是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核心及青年人就业的主要路径。报告指出,2012年,双元制提供344个职业的广泛能力培训。双元制培训项目一般持续三年时间,完成培训后,大部分受训者都作为技能工人直接就业。其中的许多人还会参加后续的继续职业培训。除双元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以俄罗斯利佩茨克州教师进修学院的“乡村教师教育心理学培训方案”为例,介绍了当前俄罗斯乡村中小学教师进修培训的主要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措施,并对其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改进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米红  韩娟  
西方国家将职业教育与培训分为自由主义、合作主义及政府引导型三类模式,其依据主要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与教育体系、劳动力市场及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关联性。本文选取美国、德国和瑞典、韩国作为三类模式的典型代表进行国际比较,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单莹  
从企业培训的视角出发,指出现行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职业教育参与企业培训的必要性和优势,说明了开展企业培训对推动职业院校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框架是法律依据下的政府协调。联邦文化与教育部长联合会、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州政府学校发展研究所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政府管理主体。在联邦层面,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依法管理与合作管理上;在州政府层面,体现在对相关部门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上;在培训层面,体现在培训过程的步骤化与协调化,以及对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监督上,这些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晓天  
跨企业培训中心(berbetriebliches Berufsbildungszentrum,简称櫣BS)是具有鲜明德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而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则是该模式中的一个典型。通过对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的剖析,系统的介绍其在运行机制、教育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期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方面有所借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托马斯·雷明顿  杨钋  
职业教育发展制约了一国技能形成体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匹配技能供求已构成对不同发展水平社会的严峻挑战;若供求双方怀疑技能投资能否带来积极回报,教育和培训的社会和私人回报就可能因投资不足而有所损失。针对技能市场失灵,中美俄三国均制定了明确的国家政策来协调企业与教育机构的激励机制,以弥合技能形成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本文首先回顾了三国支持技能供求匹配的全国性政策,之后聚焦于国家内部的区域创新,并基于"资本主义多样性"文献与三个国家若干地区的实地调研,以技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基础,发展出对技能形成领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分类方法,并尝试解释各种合作模式之间的差异。本文强调了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两大重要因素——吸引企业和教育机构参与技能合作的因素和影响校企合作特征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讨论有助于完善我国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有关国家和地方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  
日本的企业内职业教育是企业对职工从录用到退休所进行的长期的教育训练。其内容除了专门的技术教育、技能训练外,还包括经营、办事能力的教育以及作为企业职工的品质教育等;进行教育的场所不只局限于企业内部,派遣员工到大学或其他企业去接受教育,也被认为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敏  
从制度、经济、道德三个方面分析了澳大利亚政府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与机制,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