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3)
- 2023(17367)
- 2022(14348)
- 2021(13304)
- 2020(10832)
- 2019(24900)
- 2018(24438)
- 2017(44501)
- 2016(24874)
- 2015(28056)
- 2014(28063)
- 2013(26516)
- 2012(24581)
- 2011(22153)
- 2010(21999)
- 2009(19544)
- 2008(18885)
- 2007(16478)
- 2006(14651)
- 2005(13520)
- 学科
- 济(97370)
- 经济(97276)
- 管理(63431)
- 业(60084)
- 企(46890)
- 企业(46890)
- 方法(37466)
- 中国(35818)
- 数学(32782)
- 数学方法(32278)
- 农(28797)
- 地方(25593)
- 业经(23178)
- 财(22971)
- 教育(22103)
- 学(20713)
- 农业(19424)
- 制(17627)
- 贸(17431)
- 贸易(17413)
- 理论(17228)
- 发(16867)
- 易(16866)
- 银(16106)
- 银行(16065)
- 技术(15924)
- 融(15694)
- 金融(15692)
- 行(15498)
- 环境(14602)
- 机构
- 大学(331295)
- 学院(329376)
- 济(129830)
- 经济(126957)
- 研究(121170)
- 管理(119994)
- 理学(102430)
- 理学院(101177)
- 管理学(99074)
- 管理学院(98453)
- 中国(88977)
- 科学(73478)
- 京(73000)
- 所(60619)
- 财(59458)
- 农(56510)
- 中心(56209)
- 研究所(55002)
- 范(52632)
- 江(52460)
- 师范(52116)
- 业大(48186)
- 北京(46555)
- 财经(46166)
- 院(44454)
- 农业(43930)
- 师范大学(42407)
- 经(42166)
- 州(41348)
- 教育(41027)
- 基金
- 项目(222508)
- 科学(176792)
- 研究(167186)
- 基金(158491)
- 家(139332)
- 国家(138032)
- 科学基金(117690)
- 社会(104534)
- 社会科(98891)
- 社会科学(98868)
- 省(88648)
- 教育(82660)
- 基金项目(82337)
- 划(76801)
- 自然(74860)
- 自然科(73159)
- 自然科学(73139)
- 自然科学基金(71798)
- 编号(69710)
- 资助(64204)
- 成果(57747)
- 发(52987)
- 重点(52330)
- 课题(51107)
- 部(49665)
- 创(46861)
- 创新(43661)
- 国家社会(42969)
- 教育部(42911)
- 科研(42456)
共检索到52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基于省级层面数据实证发现,相对2005年,2013年我国职业教育总体、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整体变化不大,初等职业教育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有所下降。同时发现,职业教育总体、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省市数有所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省市数没有变化。还发现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下,职业教育总体、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与城镇化质量均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城镇化质量 协调性 相关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冉云芳
文章通过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城镇化发展相关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对全国31个省市2006年和2011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通过对两者进行排序并用排序差值来衡量两者的协调性,最后以综合得分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程度较高,同时,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2006年相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和相关性均得到了增强和改善,表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推进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举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 高峰
文章采用2005-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各省市区所处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进行判断,讨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并将我国基于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三个研究区域,分析和对比了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加速阶段的地区,城镇化率的提升将加剧该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而城镇化终期阶段的地区,城镇化水平对其环境质量已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从城镇化加速阶段的前期与后期的比较来看,城镇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前期明显的大于后期。工业化进程在城镇化加速阶段的地区对环境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科技进步与环境治理是城镇化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阶段 空间差异 环境污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水平 协调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赖行健
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水平 协调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凡文 许世卫
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应包括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我国城镇化速度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存在着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城镇化发展在重视其速度的同时,必须重视质量。为此,要继续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努力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关键词:
城镇化 速度 质量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宋黎明
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模型,定量分析2005—2014年我国省域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和省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省域间发展并不均衡,呈现出显著的东部高、西部低的形态。因此,各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以实现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的全面协调和快速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高立 王雪琪 李发志 邹伟
在界定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动态修正的协调度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会城市2004—2015年的人口、土地数据测算出各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实证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对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国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虽然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协调度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协调度增长速度最慢,区域间协调度差距也最大;(3)不管在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都能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促进效果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4)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之外,房地产经济其余相关变量对东、中、西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同,对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的来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创新三个维度构建了省域数字经济指数,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且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显著地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种驱动因素对数字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志奇
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大的问题,2020年习近平对此作了重要论述,集中在更好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2020年学术界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新特征、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与综合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潜在新空间,以及"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政策、未来展望与路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新发展理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志喜 赵海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推进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未来,我们要在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改革完善体制、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莉 范徐飞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协调发展这一视角,分析我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19792014年数据对我国的就业结构与城镇化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关系不明显,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而第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显著。此外,本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否协调发展进行研判,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偏差的原因及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本文在揭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含义。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城镇化 影响因素 内在机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钧
本文利用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新型城镇化程度、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采用PVAR方法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程度大致与各省的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满足位于平原地区、地理气候条件较好和传统农业大省等特征的省区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较高,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产业规模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则没有体现出一般规律性,年均变化不大。受到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和历史特征的影响,农业产业专业化沿着固有的轨迹发展,各省级行政区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产业规模化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钧
本文利用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新型城镇化程度、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采用PVAR方法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程度大致与各省的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满足位于平原地区、地理气候条件较好和传统农业大省等特征的省区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较高,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产业规模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则没有体现出一般规律性,年均变化不大。受到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和历史特征的影响,农业产业专业化沿着固有的轨迹发展,各省级行政区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并没有引起农业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改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