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6)
2023(13588)
2022(11661)
2021(11047)
2020(9052)
2019(20815)
2018(20878)
2017(38875)
2016(21981)
2015(24987)
2014(25327)
2013(24389)
2012(22502)
2011(20697)
2010(20932)
2009(18719)
2008(17875)
2007(15712)
2006(14012)
2005(12470)
作者
(61554)
(51108)
(50881)
(48549)
(32548)
(24403)
(23246)
(20216)
(19698)
(18373)
(17491)
(17193)
(16273)
(16196)
(15855)
(15552)
(15225)
(15198)
(14595)
(14505)
(12935)
(12655)
(12184)
(11715)
(11489)
(11335)
(11328)
(11230)
(10269)
(9989)
学科
(100954)
经济(100864)
管理(57767)
(50482)
(41936)
企业(41936)
方法(39762)
数学(34612)
数学方法(34255)
中国(28018)
地方(24408)
教育(22989)
(22764)
(21254)
业经(19536)
(18439)
理论(17781)
地方经济(15383)
农业(14531)
环境(14473)
(14317)
(13733)
(13581)
贸易(13574)
技术(13331)
(13001)
(12996)
(11765)
金融(11762)
(11746)
机构
大学(313104)
学院(308890)
(123178)
经济(120357)
管理(117360)
研究(109192)
理学(102060)
理学院(100750)
管理学(98953)
管理学院(98371)
中国(73491)
(67965)
科学(66764)
(54895)
(52913)
(50820)
师范(50524)
研究所(50222)
中心(46860)
(45346)
北京(43927)
财经(43121)
(42897)
业大(42499)
师范大学(41502)
(39532)
(39154)
教育(39018)
经济学(37291)
(36687)
基金
项目(208946)
科学(165857)
研究(159599)
基金(148685)
(128101)
国家(126910)
科学基金(108590)
社会(99073)
社会科(93576)
社会科学(93550)
(82371)
教育(79399)
基金项目(78815)
(70934)
自然(68694)
编号(67042)
自然科(67015)
自然科学(67002)
自然科学基金(65772)
资助(60749)
成果(56093)
课题(49036)
重点(47901)
(47467)
(46420)
(42997)
教育部(41406)
项目编号(40819)
创新(39795)
(39702)
期刊
(139092)
经济(139092)
研究(101286)
中国(63523)
教育(63064)
学报(45176)
科学(42793)
管理(42786)
(38020)
(37691)
大学(34965)
技术(32066)
学学(31604)
农业(26944)
经济研究(22695)
(21509)
金融(21509)
财经(21394)
业经(20660)
(18355)
问题(17329)
职业(16715)
图书(15971)
技术经济(15661)
理论(14369)
(14342)
论坛(14342)
科技(13767)
(13664)
资源(13502)
共检索到458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绍玮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壮大又反过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总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偏离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性较弱以及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职业教育的区域服务理念,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在有效、有序的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越男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己成世界范围共识。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区域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出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间的互动关系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选择这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实际阐述了区域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和制约作用,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效能,从而得出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同区域经济合作共赢是二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持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义荣  刘静娴  司美云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必须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培养的人才要经受市场的筛选和企业的检测。同时,经济的区域性特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和衔接,区域民营经济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与类型、发展趋势和状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路娟红  
以常州为例,首先介绍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区域经济物流弹性分析了常州物流产业与经济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协整模型,检验了常州物流产业与经济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根据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产业与经济之间的协整关系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良  
本文首先总结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三种模式,随后分析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效应,以期揭示世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红  陈钱敏  
面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厦门的人力资源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具有很多不足。在人力资源方面,人才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人才总量不够,人才分布呈行业性与岗位性差异,外来人口总体素质偏低,中高级技工短缺;在高职教育方面,区域性适用专业设置偏少,各校间专业设置缺乏有效协调,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低。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厦门应准确定位高职教育,提升其办学层次;实现民办高职与公办高职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辉  苑桂鑫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2005年全国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地方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人口比例、地域特征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影响。通过改善高职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职教体系,加强区域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宽职教人才的户籍制度限制等措施,可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爽  赵达  刘殿国  
对1978-2012年35年的海南省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相关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得到结论:海南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其中区域物流中货运周转量与物流业产值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但是区域物流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物流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据此,对海南省发展区域物流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资金已经不是社会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指标,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以分析区域经济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前提,提出促进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培养高技术人才,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佳龙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理清互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入手,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基本取向,确定二者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从观念转变、明确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称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结构",部分发达地区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经济复合体现状,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文章从专业设置、办学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颖  
<正>农村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内农村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其在地理空间内部具有高度相似性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布局、农村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农村资源的利用和发展水平,但同时受政策环境、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等外部因素差异影响而呈现地区不平衡的特点。一些地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市场机制,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钊  王舒健  
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文章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东部经济差距下降不仅有利于本区域经济平衡,而且有利于中部、西部和全国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同步推动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