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5)
- 2023(10323)
- 2022(8303)
- 2021(7927)
- 2020(6263)
- 2019(14427)
- 2018(14069)
- 2017(24790)
- 2016(14615)
- 2015(16603)
- 2014(16654)
- 2013(15278)
- 2012(13965)
- 2011(12875)
- 2010(13270)
- 2009(11992)
- 2008(11845)
- 2007(11136)
- 2006(10015)
- 2005(9170)
- 学科
- 济(44018)
- 经济(43944)
- 管理(39820)
- 业(32045)
- 企(27562)
- 企业(27562)
- 教育(22401)
- 中国(20515)
- 财(14371)
- 制(14245)
- 农(14211)
- 方法(13627)
- 理论(13434)
- 业经(12408)
- 学(10826)
- 数学(10788)
- 教学(10679)
- 数学方法(10486)
- 体(10053)
- 地方(9918)
- 农业(8881)
- 技术(8602)
- 发(8407)
- 银(8296)
- 银行(8288)
- 体制(8159)
- 行(7960)
- 务(7898)
- 融(7894)
- 金融(7891)
- 机构
- 大学(190869)
- 学院(188813)
- 研究(67731)
- 济(66281)
- 经济(64412)
- 管理(62191)
- 理学(52168)
- 理学院(51407)
- 管理学(50250)
- 管理学院(49822)
- 中国(45437)
- 京(42675)
- 科学(37992)
- 范(36810)
- 师范(36588)
- 教育(36413)
- 财(36135)
- 所(32815)
- 江(32356)
- 师范大学(29865)
- 中心(29817)
- 研究所(29128)
- 北京(27989)
- 财经(26791)
- 技术(26672)
- 职业(25517)
- 州(25230)
- 院(25216)
- 农(24419)
- 经(24171)
- 基金
- 项目(118486)
- 研究(99725)
- 科学(94571)
- 基金(80030)
- 家(67732)
- 国家(66918)
- 社会(60026)
- 科学基金(56866)
- 社会科(56325)
- 社会科学(56314)
- 教育(55701)
- 省(48877)
- 编号(44464)
- 划(42639)
- 基金项目(40787)
- 成果(40362)
- 课题(36040)
- 自然(32643)
- 自然科(31812)
- 自然科学(31804)
- 资助(31236)
- 自然科学基金(31205)
- 年(30712)
- 重点(28936)
- 制(28603)
- 部(28034)
- 规划(26981)
- 发(26966)
- 性(26952)
- 项目编号(26532)
- 期刊
- 济(81856)
- 经济(81856)
- 研究(69791)
- 教育(65791)
- 中国(57235)
- 财(29749)
- 管理(25808)
- 学报(24928)
- 农(23862)
- 技术(23560)
- 科学(23021)
- 大学(21473)
- 职业(19276)
- 学学(17937)
- 融(16500)
- 金融(16500)
- 农业(15837)
- 财经(13898)
- 业经(13266)
- 技术教育(12945)
- 职业技术(12945)
- 职业技术教育(12945)
- 经济研究(12113)
- 经(12083)
- 坛(11601)
- 论坛(11601)
- 图书(10596)
- 问题(9938)
- 发(9605)
- 版(8440)
共检索到31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黄惠璇 罗霞
“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层面以“科目”为单位推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递次改革的制度基础上,“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形成信息化赋能、类型化发展两个方面的制度要义。其中,信息化赋能的机制较为成熟,类型化发展的要义则需要通过优化课程目标、改进课程内容与结构、深化课程资源建设、稳抓课程实施质量、打造示范引领样板效应五个方面来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亮 陈恩伦
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是对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的召唤,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持久的承诺,它需要解决工具主义主导下的"自上而下"权力运行模式、企业与市场间出现的"若即若离"形态以及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治理主体的交往互动性、治理制度的创新实践性、治理过程的和谐有序性、治理文化的共生包容性等特征。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建设一流职业教育的关键,需要回归理性世界,形成非线性的公共意志思维,以公共理性和公共善为秩序逻辑,明确职业教育善治权责关系,创生职业教育善治制度体系,健全职业教育善治保障机制,进而形成职业教育治理稳定、持久的善态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俊生 张国镛 高羽
职业本科院校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具有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针、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引领“三教”改革等多重价值。为了推动一流专业建设的有序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加快建立健全专业人才供需研究机制、专业调研与论证机制、专业建设管理机制以及质量保障机制;同时,还需要加快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专业建设标准,打造突显类型教育特征的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新型专业教学模式,以此稳步实施一流专业建设。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一流专业 高质量发展 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衍 郭珊 徐梦佳
以与时俱进的理念为指导,确立发展战略目标。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凸显学生价值实现。以特色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优化办学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属于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两种类型,具有其独有的跨界性。2015年教育部提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优质专科高职院校200所,该举措无疑助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怎样利用现有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窦志铭
大湾区建设在技能人才方面的需求最少有三个新的变化。一是新的产业形态、新的产业布局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新的大都市群对新型社会管理人才的需求;三是港澳与内地的融合发展对职业院校相互交流、合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规划建设几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打造与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一流专业(群)、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服务大湾区企业走出去等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姜延秋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非正式制度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促进或制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价值信念、文化传统、伦理规范、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缺乏,其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动力不足且存在有限理性。推进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其前提是寻找到包括价值观和围绕价值观推进文化理解和认同的一整套逻辑,包括在正式制度中明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性质与边界,构建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文化理解机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宣传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外部制度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军明 潘建华
制度维系着一种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存在和运行,人创造了制度,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而制度本身又处于不断革新和完善之中。制度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逻辑关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语境下,应在政策层面做好制度设计,在实践层面注重制度创新,以此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昌 李晓娟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共建"一带一路"赋予了新时代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要义,要求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以内部协同发展为基础、以东西协同发展为引擎、以经济协同发展为核心、以国际协同发展为使命,旨在促使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格局、共同化发展的时代格局、联动化发展的跨界格局和国际化发展的多边格局,进而提出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塑课程建设逻辑及搭建资源流通平台等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凤桥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双一流"建设可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具有"后发外生型"和"集中管理型"的特征,两种制度共同作用表现为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系的追赶和跨越式发展模式,两种制度约束导致在大学制度建设上表层目标与深层目标实现程度不同步,即出现所谓的"脱序"现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万里 易自力
从一流本科教育的相关概念与内涵解析进行探讨,结合一流本科与"双一流"的内在联系,提出全面优化本科教育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深度激活教育者潜心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着力创新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分析构建保障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体系,探析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金明 林梦泉 李澄锋 韩婷婷
"学科"既是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也是一套体现社会建构的学术制度。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坚持用国际学术标准来衡量、引领和推动学科发展,才能使之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议题,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键词:
教育认证 持续改进 一流学科 建设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华
从高职教育发展进程梳理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发展路径:办学特色发展;开放教育发展;人才的全面发展;专业群协同发展;多渠道师资发展;塑造文化底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校建设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与普通教育的课程相比,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具有针对性、整合性与双重性。其价值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复合能力的发展,基于工作岗位探寻学习内容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基于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开发的呈现方式,基于校企合作寻找合作伙伴是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包括:根据工作领域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定位、依托等级证书标准设计课程目标、融合标准要求选取课程内容、基于任务单元构建课程内容结构、依托培训评价组织建立保障机制。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课程特征 课程开发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李萌仕
以"双一流"视角审视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双一流"的目标和理念建设高职院校,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社会信任感、经济支撑度和国际影响力。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加强院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双师"素质,全面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和高职院校的一流专业建设,以期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产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家龙 陈芳芳
从本质上讲校企合作是一个社会分工问题,也是一个成本分摊问题,它需要进行制度建设来规范。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理想目标是能够使熟练员工培养的社会总成本(包括所需要的时间成本)最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权利的保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不能再是简单地、笼统地规定企业怎么做,而是应该按照市场经济法则来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其第一种途径可以分别制定《职业学校教育法》和《企业员工培训法》,第二种途径是制定《校企合作学生权益保护法》,第三种途径是制定《企业雇佣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