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5)
2023(3818)
2022(3102)
2021(3285)
2020(2602)
2019(6086)
2018(6127)
2017(9066)
2016(6730)
2015(8071)
2014(8442)
2013(7101)
2012(6589)
2011(6099)
2010(6748)
2009(5653)
2008(5513)
2007(5369)
2006(4936)
2005(4784)
作者
(15284)
(12441)
(12422)
(12146)
(7845)
(6123)
(5968)
(4978)
(4845)
(4844)
(4363)
(4226)
(4103)
(4069)
(4051)
(3925)
(3922)
(3807)
(3771)
(3615)
(3517)
(3428)
(3202)
(3046)
(3019)
(2969)
(2851)
(2772)
(2610)
(2600)
学科
教育(20939)
教学(12973)
中国(11412)
管理(9939)
(9634)
理论(9619)
经济(9613)
学法(7348)
教学法(7348)
(7147)
(5543)
企业(5543)
学理(5442)
学理论(5442)
(5435)
(4251)
研究(4151)
思想(4117)
政治(4030)
学校(4023)
(3976)
思想政治(3807)
政治教育(3807)
治教(3807)
(3780)
德育(3778)
高等(3719)
改革(3666)
发展(3646)
(3610)
机构
大学(78831)
学院(75887)
教育(31238)
研究(28008)
(24143)
师范(24010)
师范大学(19593)
(19344)
管理(19028)
职业(18332)
技术(16660)
(16651)
(16075)
科学(15724)
经济(15648)
中国(15436)
理学(14767)
理学院(14460)
管理学(13841)
北京(13683)
管理学院(13666)
(13646)
中心(13079)
职业技术(12723)
(12452)
教育学(12041)
研究所(12023)
技术学院(11353)
(10701)
(10054)
基金
研究(40674)
项目(40230)
科学(31712)
教育(31147)
基金(21723)
编号(21424)
成果(21304)
课题(20115)
社会(19278)
(18837)
(18155)
社会科(17715)
社会科学(17713)
(17680)
(16982)
国家(16575)
规划(13658)
科学基金(13467)
(12573)
项目编号(12190)
研究成果(11947)
(11671)
年度(11256)
重点(10913)
(10779)
(10746)
阶段(10717)
(10708)
(10172)
教育部(10121)
期刊
教育(60117)
研究(36441)
中国(33228)
(24110)
经济(24110)
职业(17096)
技术(15778)
技术教育(11316)
职业技术(11316)
职业技术教育(11316)
(9481)
管理(8234)
学报(8187)
大学(8059)
(7516)
论坛(7516)
(7168)
高等(6944)
科学(6860)
成人(6716)
成人教育(6716)
(6148)
金融(6148)
图书(6107)
高等教育(5896)
(5761)
职教(5555)
学学(5110)
书馆(4954)
图书馆(4954)
共检索到14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春胜  刘聃  
德国"项目教学法"有很多的优点,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我国借鉴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中德两国在思想文化基础、观念认识、教学主体、教学资源、企业参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大大走样,并出现了许多问题。由此认为,学习国外教学模式应加以理性思考,必须结合国情使之本土化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教学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正光  郭苏华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向和发展规律作了探讨,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自己的技能课程体系的设想,用客观、发展的眼光,对课程改革作深层次的审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莉  房兴堂  
微课作为一种以在线网络微视频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形式,近年在国内的教育界大放异彩。在梳理微课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微课在国内职业教育界的发展现状。在职业教育界微课热的背景下,冷静思考如何理性应用微课,并进一步提出了四点微课发展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荷芳  查吉德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通过内生性制度安排促使教师主动做出改变,积极开展改革探索;改革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利益需要;改革需要科学设计,提高改革的效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伊育斌  赖福聪  
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英语教育运用分级教学法的实际意义,指出了职业教育英语分级教学的要点,如合理控制分级限度、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树立科学的教学态度,进而提出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分级教学,科学评价,因材施教,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科学利用网络教学课程,以营造活跃的英语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林才  王婷婷  阎晗  洪春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对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地区的获奖不平衡态势仍普遍存在;“双高计划”院校身份、经济发展水平、合作形式等特征对成果产出的影响十分明显;同时,产教融合多元化主体参与办学的特征逐渐显现,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普遍增强。国家应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向东北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倾斜、职业院校应紧盯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提升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从把握“五性”评审内涵、开拓“三阶递进”培育路径、找准真实教学问题及凸显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培育教学成果,以回应“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关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学瑶  卢双盈  
职业教育在积极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强大人力资源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也需要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予以保障。以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为支点,构建由政府、企业以及职业院校"多元一统"的职业教育发展支持体系,有机整合不同主体的功能,形成"三位一体"的功能系统。审视不同参与主体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功能现状,理性思考政府在管理定位、企业在责任认知以及职业院校在发展理念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构建职业教育现代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制度体系、鼓励职业院校改革创新等具体举措,形成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动力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俊青  彭朝晖  
职业教育集团因具有资源集约、功能整合等多重优势而成为新时期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之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功能,使其成为促进区域产教融合和工学结合的有效载体,关键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的治理结构。文章在分析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结构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政府的最适作用、创建职教集团治理结构等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英  
顶岗实习作为制度课程,享有制度的合法身份,却不具有权威性、规定性的课程内容,这是造成教学实施混乱的内在原因。顶岗实习课程需要系统设计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要回归职业教育本质,旨在职业人格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檀祝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层次提升,更要重点关注其"现代性"。职业教育的现代性是要关心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符合中国国情,关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问题,实现管理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现代性"的追求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炎斌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高职院校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诸多现实挑战,需要我们理性思考四个基本问题: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就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同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檀祝平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了现代性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阐释了"现代性"的内涵,并提出了实现"现代性"的路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构建"是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需要,是建立终身教育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层次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甜  朱德全  
工具理性是基于行为主体对行为是否符合高效实现其目的的判断;价值理性是基于行为主体自身价值观的判断,只要行为符合其价值观,则主体可以不计后果地做出任何行为。受职业教育自身特性的影响,职教教学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更为显现。理性剖析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两种理性及其关系逻辑,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共生于职教教学中,是理性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俊杰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良好的制度供给和发展基础为其国际化和竞争力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有效进行内涵建设的总体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必须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2008)》(简称《报告》)为此发展方向提供实证化支撑,也为确定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提供了启迪。《报告》蕴含的均衡、公平、实力等内在逻辑也正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必须关照的重要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  肖凤翔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社会流动关系到当前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概念与农民社会流动概念的解析是研究二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农民理性的研究和农村职业教育回应农民理性的可能性分析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农民的社会流动。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力促务农人员向新型农民转变,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实现非农就业,指导返乡农民工向农民企业家转型等途径促进农民社会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