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4)
- 2023(9252)
- 2022(7920)
- 2021(7401)
- 2020(6490)
- 2019(15505)
- 2018(15580)
- 2017(27804)
- 2016(17021)
- 2015(19863)
- 2014(20421)
- 2013(19214)
- 2012(17850)
- 2011(16544)
- 2010(17000)
- 2009(15245)
- 2008(15273)
- 2007(13907)
- 2006(11912)
- 2005(10777)
- 学科
- 济(61238)
- 经济(61192)
- 管理(39066)
- 业(36720)
- 方法(33172)
- 数学(30298)
- 数学方法(29772)
- 企(28737)
- 企业(28737)
- 教育(22731)
- 中国(21083)
- 农(17038)
- 理论(15247)
- 学(14698)
- 财(13743)
- 地方(12712)
- 教学(11881)
- 农业(11064)
- 贸(10684)
- 贸易(10682)
- 业经(10671)
- 易(10338)
- 技术(9659)
- 制(9557)
- 和(8837)
- 环境(8452)
- 发(8216)
- 务(8196)
- 财务(8165)
- 财务管理(8142)
- 机构
- 大学(235420)
- 学院(231913)
- 济(83219)
- 管理(81649)
- 经济(81081)
- 研究(79997)
- 理学(70755)
- 理学院(69833)
- 管理学(67943)
- 管理学院(67490)
- 中国(52863)
- 京(51456)
- 科学(50191)
- 范(42635)
- 师范(42329)
- 所(41374)
- 农(40257)
- 教育(39781)
- 研究所(37630)
- 江(37548)
- 财(37246)
- 中心(36682)
- 业大(35621)
- 师范大学(34275)
- 北京(33357)
- 技术(32017)
- 农业(31725)
- 财经(29897)
- 州(29637)
- 院(28240)
- 基金
- 项目(151959)
- 科学(119571)
- 研究(117149)
- 基金(103940)
- 家(89675)
- 国家(88755)
- 科学基金(74782)
- 社会(68523)
- 教育(65842)
- 社会科(64553)
- 社会科学(64530)
- 省(63845)
- 划(55600)
- 基金项目(53894)
- 编号(51969)
- 自然(47802)
- 自然科(46712)
- 自然科学(46697)
- 自然科学基金(45810)
- 成果(44961)
- 资助(44243)
- 课题(40406)
- 重点(36380)
- 部(35540)
- 发(33753)
- 年(33014)
- 创(31769)
- 教育部(30948)
- 规划(30916)
- 项目编号(30540)
- 期刊
- 济(86058)
- 经济(86058)
- 研究(74621)
- 教育(68203)
- 中国(57945)
- 学报(36533)
- 农(35233)
- 科学(31599)
- 财(28723)
- 大学(28175)
- 技术(27811)
- 管理(26879)
- 学学(24729)
- 农业(23814)
- 职业(19106)
- 融(16149)
- 金融(16149)
- 财经(14391)
- 业经(13818)
- 统计(13614)
- 业(13523)
- 经济研究(13500)
- 技术教育(12597)
- 职业技术(12597)
- 职业技术教育(12597)
- 经(12320)
- 策(12088)
- 坛(11773)
- 论坛(11773)
- 问题(11626)
共检索到350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军 黄小宇
通过对全国多个省份职业院校教师的调查,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现状及问题。结果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整体情况一般,校企合作浅层化、校校合作表层化问题突出,尚未构建有效的协同培养机制等问题。应加快构建基于"校-企-校"三方协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监督机制,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支持力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潇 高松
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创新路径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的主要问题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封闭、制度建设滞后等。文章据此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的路径:扩大培养主体范围,校—企—校合作培养职业教育教师;构建一体化培养模式,重点培养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教师;整合课程体系,对协同主体课程资源进行综合设计;强化制度建设,制订协同培养方案和细则。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 协同培养 政策解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全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创建是"双师"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内涵及其在整个"双师"教师的能力素养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的模式及其评价模型,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专业群为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专业技能 “双师型”教师 协同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继超 胡正胜 蔡媛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在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以及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下,积极开发"源头活水",保障"双师型"教师的稳定来源;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协同推进系统培训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完善校企人才动态双向交流机制,极力满足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需求,开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协同培养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集中表现在完善的教师在职培训网络、独具特色的师资校本培训、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培训以及完备的外部制度保障等方面。与德国相比,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对"双师型"概念的认识不清、校本培训的优势发挥不足、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法律支持薄弱等问题。鉴于此,应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德国经验,明确教师准入制度,创新校本培训形式,增强教师培养的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外部条件保障,建立评价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群体自我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德国 “双师型”教师 校本培训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菊红
本文从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研究了集团化办学框架下教师队伍的新内涵,并重点对项目引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的研究实践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其主要特点,认为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现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关键词:
教师 双师型教师 培养 项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慧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具有三重逻辑:从政策逻辑看,国家布局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协同理论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科学指引;从问题逻辑看,要聚焦解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工程,要从培养理念、能力结构、运行体系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是:个体层面,厚植工匠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学校层面,优化培养方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企业层面,创设实践环境,提高互利共赢;社会层面,增强职业认同,促进自主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吉文林 胡新岗 黄银云 蒋春茂 李巨银 陈小权 吴植
对江苏省35所高职院校的2856名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教学科研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出发,探明了专业教师成长需求,为高职院校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校方管理需要"和"教师成长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柏清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教育理论与方法、职业指导四部分,主要通过加强教师的自我教育、搞好继续教育的"软硬件"建设以及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等途径来获得。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职业技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军
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分析入手,抽象出"双师型"教师的四大专业特质,即"双知识"、"双经历"、"双能力"、"双素质"。同时,基于"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特质,提出改善其培养培训的策略,包括明确培养培训的目标定位、完善培养培训的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培训的课程结构、改变培养培训的实践方式、转变培养培训的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洋
文章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通过描述统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了其存在的政府机制欠缺、企业配合消极、学校制度缺乏、教师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联动角度,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之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关键。由此,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目标定位应是"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研究性"于一体的高层次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专业课程+教育课程+职业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程"相整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契合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的、独具职教特色的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家瑛 陈一平
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努力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即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针对目前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应采取鼓励会计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校外兼职等路径实现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会计专业教师 双师型 双师素质 双师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素婷 王久梅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院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试图探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双师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李卫东 黄明宇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载体,通过师培制度的建立、常态化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的项目改革、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的保障措施及扶持贫困教师的专项培训六大措施,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针对结构性供给机制不完善、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广西需进一步在师培制度体系、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监控考核、成果凝练宣传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