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9)
2023(5409)
2022(4252)
2021(4309)
2020(3407)
2019(8169)
2018(8261)
2017(13000)
2016(8837)
2015(10222)
2014(10332)
2013(8865)
2012(8018)
2011(7414)
2010(7874)
2009(6493)
2008(6235)
2007(5422)
2006(4683)
2005(4337)
作者
(20286)
(16793)
(16582)
(16015)
(10714)
(8013)
(7882)
(6698)
(6603)
(6268)
(5848)
(5517)
(5453)
(5436)
(5291)
(5233)
(5135)
(5031)
(5024)
(4787)
(4406)
(4186)
(4179)
(4004)
(3932)
(3862)
(3827)
(3756)
(3452)
(3439)
学科
(22276)
经济(22259)
教育(20497)
管理(15843)
方法(13898)
数学(13013)
中国(12816)
数学方法(12615)
(12175)
理论(10529)
(10366)
企业(10366)
教学(9913)
(6769)
学法(5574)
教学法(5574)
(5062)
技术(4795)
学理(4754)
学理论(4754)
(4748)
(4472)
研究(4301)
发展(4148)
学校(4088)
(4026)
思想(3952)
政治(3818)
(3722)
高等(3647)
机构
大学(104945)
学院(101714)
研究(36199)
教育(33141)
管理(31002)
(28037)
(27265)
师范(27127)
理学(27031)
经济(27001)
理学院(26577)
管理学(25402)
管理学院(25178)
(24056)
师范大学(22257)
科学(21754)
中国(19660)
职业(19161)
技术(19069)
(17648)
(17522)
北京(16432)
研究所(15958)
中心(15681)
(13868)
(13564)
职业技术(13312)
(13182)
业大(12802)
教育学(12779)
基金
项目(66546)
研究(57727)
科学(54183)
基金(42705)
教育(39831)
(35927)
国家(35430)
社会(31444)
科学基金(30128)
社会科(29445)
社会科学(29441)
(29339)
编号(27465)
(27145)
成果(25162)
课题(24238)
(20900)
基金项目(20800)
资助(18496)
自然(18332)
规划(17951)
自然科(17948)
自然科学(17947)
自然科学基金(17579)
重点(17292)
(16851)
项目编号(16225)
教育部(15570)
(15109)
(14889)
期刊
教育(60207)
研究(39955)
中国(35181)
(26921)
经济(26921)
技术(18099)
职业(17460)
学报(12896)
技术教育(11749)
职业技术(11749)
职业技术教育(11749)
管理(11725)
大学(11451)
科学(11423)
(10047)
(9835)
学学(8656)
(7526)
论坛(7526)
农业(7300)
高等(6901)
成人(6737)
成人教育(6737)
(6576)
统计(6340)
高等教育(5806)
职教(5599)
(5590)
图书(5512)
决策(5170)
共检索到162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专题力图对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师资建设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进行探析,期望引发读者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冯亚萌  
职业教育专业博士是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面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要求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特需项目”十年实践为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提供了“先行先试”范例。该项目致力于职业教育工科“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实施“交叉课程—企业实践—教育实践—技术研修”课程教学,组建“教育学—工学—职业院校—企业”四师协同导师组,开展“高等院校—龙头企业—职业院校”校企校深度学术训练以及构建“校企校—校院—院院”多际协同组织保障体系,十年实践形成了“教育学+工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因陷入项目终止与质量标准缺失的内外部困境,建议独立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并构建分类评价体系,支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辟博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新赛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一切,都有赖于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普遍提高,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的第十七条专门就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制度建设、培养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与部署。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准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清晰界定"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我国职业教育界关于职业教育教师"双师型"问题的研究已经持续十多年,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对"双师型"的理解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日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撰文,从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结合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对"双师型"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涛  
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中的师资队伍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中十分有利的人力资源要素之一,在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源被看作是民办高校中十分重要的资本。"双师型"师资队伍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原因,主要是它具备资本的属性。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中"双师型"的现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雪梅  李卫东  黄明宇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载体,通过师培制度的建立、常态化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的项目改革、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的保障措施及扶持贫困教师的专项培训六大措施,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针对结构性供给机制不完善、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广西需进一步在师培制度体系、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监控考核、成果凝练宣传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双盈  
本文就"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标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培养和培训"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并对发展"双师型"教师中的"一体化"问题、"双职称"问题、待遇问题作了深入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殿宏   田翠英  
“双师型”教师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经过了概念内涵逐步清晰、教师数量逐年增多、资格认定标准逐渐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日趋严密的发展历程。“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取得与丧失,事关教师切身利益,关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建设水平。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退出机制,将为建设一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职教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充足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为此,需要分层分类细化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认证与评价机制,强化彰显职业教育跨界属性,补强优化法律制度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容华   邓小华  
在职业教育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部将师德考核作为“双师型”教师职业考核的第一标准,突出了职业伦理在“双师型”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首要地位。发展职业伦理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从教学伦理、技术伦理和学术伦理三个向度进行深刻剖析,明确“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各伦理向度的要求和内容。通过完善伦理培训体系与评价机制,发展教学伦理;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发展技术伦理;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发展学术伦理,从而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职业伦理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文瑾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专业化理念、一体化理念,采取完善职教教师资格标准、推进职教教师培养制度建设、健全和落实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构建职教教师管理制度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艾文娟  韦海燕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培训、管理、立法与政策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已有的"双师型"教师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发现该研究存在着"研究涉及面广但分布不均、研究成果众多但质量不高"等不足。基于此,文章认为该研究应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铸造研究共同体"的发展道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宇  李尚群  
“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用来描述职业院校教师的本土原创性概念,通常是指兼具教学能力与技术实践能力的职业院校教师。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上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一是政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政策引导,如“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与内涵的政策解释,培养与发展的政策指导,认证与管理的政策规定等。二是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层理论建构,如从“教学—技术”两极框架定义“双师型”教师,在具体的语境中阐释“双师型”教师的意义,说明了“双师型”教师的存在样态,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在时空上的限度,创新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路向,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证的原则与立场等。三是院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层实践探索,这种探索呈现出多样化、全方位与情境性等特征。从整体上看,这幅图景的内在精神实质可以概括为守望“双师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梅  王桔  
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能力要求,认为建设"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应遵循学校发展规划与评价指标导向相结合、动态性与静态性相吻合、定性与定量相协调三方面原则,并细致研究了基本原则、评定标准、模型分析等板块在建立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分类管理层面探索提升"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的管理依据、引进机制与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军  黄小宇  
通过对全国多个省份职业院校教师的调查,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现状及问题。结果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整体情况一般,校企合作浅层化、校校合作表层化问题突出,尚未构建有效的协同培养机制等问题。应加快构建基于"校-企-校"三方协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监督机制,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的支持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