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0)
- 2023(8870)
- 2022(7507)
- 2021(7273)
- 2020(6318)
- 2019(15335)
- 2018(15537)
- 2017(28432)
- 2016(17002)
- 2015(19917)
- 2014(20433)
- 2013(19356)
- 2012(17842)
- 2011(16394)
- 2010(17033)
- 2009(15219)
- 2008(15236)
- 2007(14071)
- 2006(12026)
- 2005(10869)
- 学科
- 济(60864)
- 经济(60817)
- 管理(39299)
- 业(37355)
- 方法(33772)
- 数学(30744)
- 数学方法(30104)
- 企(29748)
- 企业(29748)
- 教育(22580)
- 中国(21089)
- 农(16990)
- 理论(15981)
- 学(14824)
- 财(13709)
- 教学(12364)
- 业经(11170)
- 贸(10952)
- 贸易(10949)
- 农业(10861)
- 地方(10807)
- 易(10627)
- 技术(9778)
- 制(9718)
- 和(9250)
- 务(8252)
- 财务(8210)
- 财务管理(8184)
- 发(8140)
- 银(8086)
- 机构
- 大学(236555)
- 学院(233957)
- 济(83836)
- 管理(83530)
- 经济(81617)
- 研究(78756)
- 理学(72198)
- 理学院(71288)
- 管理学(69434)
- 管理学院(68991)
- 中国(52464)
- 京(51796)
- 科学(49523)
- 范(41042)
- 师范(40734)
- 所(40553)
- 农(38934)
- 财(37550)
- 教育(37449)
- 江(37261)
- 研究所(37063)
- 中心(35674)
- 业大(35385)
- 北京(33547)
- 师范大学(32879)
- 技术(32377)
- 农业(30843)
- 财经(30129)
- 州(29458)
- 院(27912)
- 基金
- 项目(150827)
- 科学(118007)
- 研究(115777)
- 基金(102855)
- 家(88728)
- 国家(87846)
- 科学基金(74075)
- 社会(66977)
- 教育(64307)
- 社会科(63068)
- 社会科学(63046)
- 省(62777)
- 划(54471)
- 基金项目(53319)
- 编号(51979)
- 自然(47760)
- 自然科(46660)
- 自然科学(46647)
- 自然科学基金(45760)
- 成果(44320)
- 资助(44176)
- 课题(39452)
- 重点(35797)
- 部(34832)
- 发(32935)
- 年(32428)
- 创(31480)
- 项目编号(30695)
- 教育部(30245)
- 规划(29923)
- 期刊
- 济(87781)
- 经济(87781)
- 研究(73237)
- 教育(64815)
- 中国(55877)
- 学报(35899)
- 农(34304)
- 科学(31716)
- 财(29647)
- 技术(28712)
- 管理(28487)
- 大学(27880)
- 学学(24534)
- 农业(23415)
- 职业(18654)
- 融(15598)
- 金融(15598)
- 业经(14710)
- 财经(14652)
- 经济研究(13974)
- 业(13564)
- 统计(13294)
- 经(12575)
- 技术教育(12468)
- 职业技术(12468)
- 职业技术教育(12468)
- 策(11886)
- 坛(11883)
- 论坛(11883)
- 图书(11752)
共检索到348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秋
国内职业教育相关研究中将许多职业教育实践和表现都称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名称多样纷杂。但是,许多模式之间并不能进行比较,研究者间也无法就此模式进行对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模式的产生出自不同的归纳标准,而这些标准并不是处于同一平面上,只是强化了该实践的某一个方面。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包括至少四个层面、七个方面的内容。理清了这一框架结构,就可以清楚判断各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归纳的标准及其所处的层次,实践中的各种"模式"就可以各自归类,从而展开对话。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芳 高亚玲
文章分析了多元化的内涵以及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
多元化人才 职业教育 问题 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本文主要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显泽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健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及知识社会的转型等,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对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界限没有厘清,往往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混乱,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涵
只有认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得失,才能找准改革的方向。文章从人才观与教育观、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几方面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审视。
关键词:
传统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审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容皋
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笔者从学科分类、教学内容、学生的综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分析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拓宽专业、注重知识复合性,促进学科渗透、强调结构整体化,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强化教师"双师"素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追求多样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特点 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雯
职业教育是面向我国广大民众的教育,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工作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改革单纯的以理论学习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最终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萍 陈树耀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它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各类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自己多年从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归纳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步骤,阐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订单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国渝 朱肖川
经过10年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两大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等四个方面的异同及利弊,提出了四点研究结论和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剑
本文对在苏俄中德美日五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两种不同文化理念进行宏观比较,对使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的文化特质进行微观比较,从中找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前车之鉴。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