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7)
2023(2984)
2022(2310)
2021(2505)
2020(1913)
2019(4571)
2018(4640)
2017(6635)
2016(5128)
2015(6024)
2014(6282)
2013(5224)
2012(4797)
2011(4519)
2010(4779)
2009(3815)
2008(3639)
2007(3453)
2006(3130)
2005(2968)
作者
(10740)
(8758)
(8634)
(8594)
(5664)
(4231)
(4201)
(3673)
(3403)
(3333)
(3144)
(2993)
(2909)
(2893)
(2847)
(2800)
(2766)
(2757)
(2612)
(2546)
(2489)
(2292)
(2203)
(2135)
(2118)
(2104)
(2077)
(1931)
(1852)
(1829)
学科
教育(19055)
中国(9977)
理论(6778)
(6678)
经济(6673)
管理(6536)
教学(6409)
(4743)
(4363)
(3499)
高等(3404)
学校(3401)
思想(3342)
发展(3283)
(3255)
企业(3255)
学法(3246)
教学法(3246)
(3215)
政治(3209)
研究(3178)
改革(3163)
(3161)
思想政治(3058)
政治教育(3058)
治教(3058)
德育(3034)
方法(2979)
技术(2954)
学理(2842)
机构
大学(58972)
学院(55334)
教育(27642)
研究(23046)
(20478)
师范(20407)
师范大学(16886)
(14858)
职业(14114)
科学(13100)
技术(12655)
管理(12517)
(11507)
(11479)
经济(10839)
中国(10775)
(10713)
北京(10684)
教育学(10589)
理学(10408)
研究所(10332)
理学院(10129)
职业技术(9670)
管理学(9557)
中心(9436)
管理学院(9420)
(8591)
技术学院(8172)
(8100)
教育学院(7784)
基金
研究(33000)
项目(32341)
科学(26852)
教育(25631)
基金(18571)
编号(17193)
成果(16826)
社会(16598)
课题(16247)
社会科(15278)
社会科学(15276)
(15166)
(14936)
国家(14847)
(14355)
(14219)
科学基金(11698)
规划(11338)
(10186)
项目编号(9812)
研究成果(9377)
重点(9342)
(9334)
(9329)
年度(9099)
教育部(8746)
基金项目(8472)
(8416)
(8378)
阶段(8350)
期刊
教育(48671)
研究(27742)
中国(24281)
职业(13646)
(12136)
经济(12136)
技术(11178)
技术教育(9318)
职业技术(9318)
职业技术教育(9318)
学报(5977)
大学(5917)
(5737)
论坛(5737)
(5448)
科学(5309)
高等(5288)
成人(5199)
成人教育(5199)
职教(4669)
高等教育(4667)
(4470)
管理(3850)
发展(3820)
(3820)
(3767)
图书(3583)
学学(3500)
比较(3451)
教研(3078)
共检索到9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评估,一般被理解为根据特定的目的和掌握的资料,对某一事物的价值或现实状态进行充分、客观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说明与评价的过程。评估所得出的结论,是对评估对象的价值或现实状态,在某一特定领域里给定的一种意见和判断,可为相关机构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的依据。而示范,一般被理解为按照特定的目的和基本的条件,对某一事物的创新或未来状态实施合理、精细和具体的范例形式的推介、加工与迁移的过程。示范所得到的结果,是将示范主体的创新或未来状态,在某一特定领域里树立成一种榜样和典范,可为相关机构提供可靠的发展参照的模版。显然,评估是对事物生存状态的质量进行诊断的工具,而示范则是对发展趋势的质量进行预测的手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兆亮  王震  
示范院校内涵建设是提升职业院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内涵建设与评估中存在对参与企业资质与角色定位不明确、外包行为严重以及企业作用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源于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与评估能力不足、企业的逐利性行为以及示范院校项目奖惩机制、监管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为此,必须明确定位参与示范院校内涵建设与评估企业的资质和角色,建立先进的内涵建设与评估管理机制,明晰企业参与示范校内涵建设与评估的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2010-2012年,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国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支持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教职成[2010]9号文件也指出:国家中等职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案例,源于英语"case",一般被解释为"某种案件的例子","是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百度辞典)。在这里,案例中"案"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模式,英文为model,或mode、pattern,指的是"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标准样式"(古今汉语词典)1,也被称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语词典)。而范式,英文为paradigm,源于希腊语paradigma,意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库恩),尤"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百度辞典)。显然,在这里,模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规范性的标准形式;二是参照性的标准形式。而作为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范式至少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群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基础;二是群体所共同采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利  
评估作为促进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历来受到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高度重视。从"评估"到"诊改",一度给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带来诸多谜思与困惑,亟待从多角度深度剖析。研究发现,职业教育质量保障范式的变革脉络表现为:质量观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方式方法评估的变革;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诠释了评估与诊改的哲学归因;"内部诊改为主"与"外部问责为辅"的融合发展实为质量保障的未来走向。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量化到质的评估方法,从理论设想到实践创新进行系统思考,对促进"诊改"理念下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德年  
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院校评估等方面阐述专业评估的必要性,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及成效建立评估内容体系,专业评估的主体是学校、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估方式应网络评估和现场评估相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  
借鉴评估组织、评估组织模式等理论,比较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内部分省份职业教育评估组织实施的模式,分析其共同特质、核心价值取向和行为特点,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评估组织作为评估组织和教育组织结合体的基本特质,兼有专业性、服务性和独立性的组织属性,职业教育评估组织实施的科学流程以及评估组织实施有效控制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取江  
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评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为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制度,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政策评估,并把政策评估纳入职业教育评估体系之中;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组织,培养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队伍;确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标准,并严格遵循科学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程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政策评估的信息系统,选择与使用适切的职业教育政策评估方法。为推进职业教育政策评估,政府还要为职业教育政策评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洪凤  
目前,不同区域纷纷推进示范职教集团建设。为了发挥示范职教集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职教集团办学体制机制有待创新,职教集团办学主体价值取向有待趋同,职教集团办学经费投入有待稳定,职教集团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以及职教集团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为了打造示范职教集团,需要创新职教集团办学体制机制,消除职教集团办学主体价值取向冲突,保障职教集团办学经费投入,加强职教集团信息化建设以及提升职教集团综合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东升  刘义国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后示范建设时期,发展面临着顶层制度设计、转型升级、机制创新等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厘清发展思路,把握政策要点,完善治理机制,发挥好后示范高职院校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从转变发展理念、明确功能定位、发挥示范作用、完善治理机制等方面加以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  张艳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后示范"时期,质量评价理念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推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呈现出"与人无涉"、单一且行政色彩浓厚以及短暂单向等特点。"后示范"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改革与发展应重塑教育质量评价理念,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开展应以"以人为本"、多主体利益兼顾、回应协商和双向交互等为质量评价理念,为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树立思想先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福圣  徐广宇  
经过几轮试验建设,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进入改革试验4.0时期,应着力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改革示范,成为体系建设新引擎;在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上改革示范,成为制度创新的新高地;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改革示范,成为区域协同的新平台;在服务国家帮扶协作上改革示范,成为质量提升的新支点;在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上改革示范,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窗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资格,一般被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所具备的身份、条件等"(古今汉语词典);能力,则被理解为"胜任某项工作的才力或条件"(古今汉语词典)。资格的教育学解释是个体必须满足的、与某一特定活动领域紧密相关的绩效要求以及对个体从事这一特定活动所需的本领、资质的证明或确认(Koeck/Ott);能力的教育学解释则是"潜在于个体身上,通过某种身体活动,或心理活动,或学习活动所表现出的个体特征"(教育大辞典)。由此,可以认为,资格是外显的,是对个体现实具备的身份和条件的认定,显现"定力"之特征;而能力是内隐的,是对个体未来发展的才力和条件的判定,显现"张力"之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技术和技能,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现象,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方式。对这两个词及其关系的理解,大概最能充分体现"似是而非"的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