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2)
2023(9713)
2022(7682)
2021(7278)
2020(5524)
2019(12350)
2018(11799)
2017(20031)
2016(12293)
2015(13470)
2014(13024)
2013(11735)
2012(10528)
2011(9519)
2010(9409)
2009(8090)
2008(7649)
2007(6809)
2006(5831)
2005(5115)
作者
(32343)
(26933)
(26774)
(25556)
(16947)
(13084)
(12102)
(10587)
(10526)
(9367)
(9135)
(8928)
(8766)
(8416)
(8382)
(8325)
(8272)
(8045)
(7862)
(7769)
(6936)
(6560)
(6439)
(6210)
(6101)
(6070)
(5947)
(5913)
(5625)
(5432)
学科
(34484)
经济(34450)
管理(27247)
(25791)
教育(20103)
(19642)
企业(19642)
中国(17218)
方法(14450)
数学(12661)
(12519)
数学方法(12518)
(9760)
业经(9676)
理论(9433)
(9203)
贸易(9197)
(9034)
(9005)
农业(8636)
技术(8228)
教学(7352)
(7157)
地方(6835)
环境(6368)
(6291)
发展(6164)
(6042)
产业(5690)
(5554)
机构
大学(156372)
学院(155584)
研究(56463)
(53814)
经济(52582)
管理(51882)
理学(46002)
理学院(45350)
管理学(44429)
管理学院(44124)
科学(35847)
中国(34383)
(33641)
教育(32031)
(30605)
师范(30291)
(30050)
(28254)
研究所(26296)
业大(26069)
师范大学(24855)
中心(24166)
(23972)
农业(23963)
(22962)
技术(22605)
北京(21527)
(20737)
职业(19202)
财经(18805)
基金
项目(110299)
科学(88049)
研究(84383)
基金(76174)
(68123)
国家(67334)
科学基金(56126)
社会(51986)
社会科(49046)
社会科学(49036)
教育(47321)
(46125)
(41310)
基金项目(40121)
编号(35954)
自然(35326)
自然科(34519)
自然科学(34507)
自然科学基金(33909)
成果(29380)
课题(28829)
资助(28522)
重点(26968)
(25710)
(25237)
(24285)
(23822)
规划(22784)
创新(22264)
教育部(21999)
期刊
(53360)
经济(53360)
教育(52968)
研究(50146)
中国(39583)
学报(28413)
(26557)
科学(23940)
大学(21993)
学学(19518)
农业(18281)
技术(17062)
管理(16795)
(16119)
职业(14936)
业经(10431)
技术教育(10042)
职业技术(10042)
职业技术教育(10042)
(9918)
(9629)
金融(9629)
经济研究(9376)
财经(8661)
(8381)
论坛(8381)
(8052)
业大(7834)
科技(7630)
(7518)
共检索到22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立国  
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取决于职业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程度。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引领弘扬传播职业教育特色的先进文化三个领域协同加强。本文以东营职业学院为例,创新了"四方合力、四级推进"体制机制,探索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个对接"的思路,探索形成了"实境化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效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了职业教育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汪洋  
人工智能作为支撑所有产业变革的通用性技术,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变革,自然也对职业教育治理提出了重构与创新的要求。由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治理结构的僵化性、治理方式的低效性、治理范围的狭隘性、治理机制的碎片性等现实挑战,为此,应着眼于智慧社会的特质,围绕优化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制度、重构治理机制、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可选路径及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岚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动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定位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包括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主要面临三重困境,包括国际合作多重风险阻碍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范围扩大、国际产教融合不足制约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领域扩展、国际合作制度重叠影响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延伸等。建议从长期坚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合作风险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国际产教深度融合、顶层设计优化国际合作制度、加速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突破困境,实现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帅  
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在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它的出现使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新的变革。MOOC时代下,职业教育课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应用MOOC时可能会导致本校部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下降,导致校际之间新的"贫富差距";教师也会暴露自身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学生容易陷入MOOC的课海之中,会因MOOC的虚拟性导致人文精神缺失。在此基础上探寻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路径,高职院校要认可MOOC学分,提高学生参与MOOC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荟  向茂冬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以发展内需疏通国内经济循环堵点、以人才队伍培育国内循环动能、以协调集聚效应畅通国内循环,还能提升外循环质量,扩大外循环辐射范围。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双循环”发展对其提出创新驱动、协调内需、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等挑战,要求积极发挥各主体的作用,构建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有机协调发展的关系,终身职业技术学习生态圈以及有利于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机器换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带动企业内涵扩张的重大引擎。它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种经济的变革,更是一场社会的变革,对承担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主要表现在:一、低端劳动力吸纳能力下降,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增大所谓机器换人,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背景下资本有机构成快速提高与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雪萍   张靖佶  
为保障学习者接受个性化教育的权利、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以及维护教育公平,瑞士通过职业会考制度等关键改革行动逐步建成融通性职业教育体系,并通过法律明确其内涵和地位。瑞士一方面坚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次贯通,促进职业教育不同层次知识和技能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通以及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路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昭良  韩凯辉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变革的机遇包括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因材施教、精准教育将成为可能,有助于打破壁垒形成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变革的挑战包括无业可就的挑战,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挑战、人才培养内容调整的挑战;为此,可采取的路径包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内容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斌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目标定位之惑、发展机制之困、能力素养之痛、产教融合之乏等现实困境。从实践逻辑来看,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对接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本方向,完善"双师型"教师发展机制是基本思路,聚焦"双师"能力提升是根本导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基本原则。基于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本科"为标准加强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完善现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准入、培育、评价等发展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体系,打造多形式师资培育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驰亮  方绪军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阵地。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表征为聚焦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积累,观照学生价值理性的生成。然而,“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面临“教学主体”让渡“智能主体”,“技术颠覆”冲击“教学秩序”,“教学内容”脱节“智能社会”,“教学评价”偏离“育人本位”等现实挑战。基于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充分汲取人工智能的发展动能,厘清教师素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实践逻辑,促进教师队伍的“适应性转型”,推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向”,加快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优化”,注重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分析”,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昳昀   李子彤  
巴西作为新兴大国的重要代表,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更好地融入全球财富转移的过程,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基于知识生态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受内部变化的“自源过程”和外部环境刺激的“异源过程”共同驱动,巴西从促进知识系统内部的合作、知识系统与技术系统的互动以及知识系统对环境系统的调适三个方面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巴西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此同时,巴西也面临知识系统内部的知识交流不畅、资金协调困难等挑战。同时,数字鸿沟、数据泄漏等风险阻碍巴西公平、良性的数字教育价值生态的形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凤玲   徐涵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的变革。以数字技术赋能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能够增强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的韧性、提升科学性、促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针对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基础薄弱、数字技术自身的潜在风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的现实挑战,要加强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数字治理基础建设,明确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的角色与职能,完善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数字治理配套机制,提升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效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东海  刘星  王鹏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适应转向引领,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智慧化”;构建“数字智能+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育复合化;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化;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教育治理法治化;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世界职业教育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军   田山俊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生产力。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业本科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关系:新质生产力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的系统性变革;职业本科教育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在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职教观念陈旧、制度框架不完善、产教融合不深、对外开放落后等现实挑战。对此,职业本科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强化政策引导,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社会认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本科教育的制度体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深化职业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职业本科教育的对外开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正是从这个背景出发,对当前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水平与质量,从而提升我国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