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7)
2023(15744)
2022(13289)
2021(12648)
2020(10408)
2019(24336)
2018(23640)
2017(42427)
2016(23962)
2015(27863)
2014(28281)
2013(26830)
2012(24845)
2011(22322)
2010(22559)
2009(20318)
2008(20109)
2007(17669)
2006(14903)
2005(13170)
作者
(67411)
(56525)
(56352)
(53868)
(35769)
(27107)
(25912)
(22317)
(21349)
(20330)
(19256)
(19008)
(17929)
(17891)
(17643)
(17577)
(17574)
(16700)
(16437)
(16141)
(14121)
(14035)
(14006)
(12914)
(12838)
(12816)
(12719)
(12690)
(11552)
(11296)
学科
(91783)
经济(91700)
管理(68003)
(65138)
(53930)
企业(53930)
方法(46646)
数学(41678)
数学方法(40933)
中国(27856)
(25242)
(24078)
技术(19761)
理论(19488)
业经(19333)
(18368)
(17185)
贸易(17175)
农业(17037)
地方(16926)
(16731)
教学(16030)
(15832)
财务(15771)
财务管理(15732)
(15447)
企业财务(14937)
教育(14638)
(13686)
(13237)
机构
学院(335847)
大学(331693)
(128777)
管理(125995)
经济(125868)
理学(109206)
研究(109068)
理学院(107983)
管理学(105488)
管理学院(104873)
中国(79191)
(69523)
科学(67758)
(58823)
(54745)
(54715)
中心(51594)
(51136)
业大(50362)
研究所(49760)
(48846)
师范(48336)
财经(47003)
技术(44234)
北京(43609)
农业(43064)
(42719)
(40538)
(39559)
经济学(38860)
基金
项目(226882)
科学(178377)
研究(169393)
基金(159974)
(139124)
国家(137893)
科学基金(118356)
社会(102853)
社会科(97431)
社会科学(97401)
(92647)
教育(86177)
基金项目(83752)
(78126)
自然(76991)
自然科(75254)
自然科学(75236)
自然科学基金(73841)
编号(71834)
资助(66620)
成果(58182)
重点(52611)
课题(52091)
(50892)
(48851)
(48133)
创新(44792)
教育部(44112)
科研(43536)
大学(43491)
期刊
(133246)
经济(133246)
研究(95335)
中国(73930)
教育(61875)
学报(52117)
(48189)
(47827)
科学(46811)
管理(45780)
技术(40760)
大学(40151)
学学(37094)
农业(33359)
(25181)
金融(25181)
财经(22870)
职业(22150)
业经(21754)
经济研究(21746)
(19673)
(18718)
统计(17750)
技术经济(17676)
问题(17225)
图书(16606)
(16407)
(16267)
(16259)
论坛(16259)
共检索到495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宾峰  冯启高  张社字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任务。我国现存的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018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此类院校的目标定位偏离"职教师资"培养初衷,实践教学投入严重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本应具有的师范性、技术性和职业性特征正在褪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本位有待回归,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需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学校主动协调推进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冬华  
师范大学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33所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师范大学存在办学规模偏大、教学条件相对紧张、教学资源差异较大、非师范专业是办学主体等情况。师范大学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问题折射出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师范与非师范同质化培养两个核心问题。师范大学秉承教师教育的特色,但是其定位、培养目标、培养特色有待彰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惠转转  孟庆国  
为进一步了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范生质量情况,以中等职业学校中毕业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教师为对象,以比较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参照,通过对全国105所中职学校校长的问卷调研,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深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庆国  张燕  蓝欣  
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轨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以独立设置职技高师为核心,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的半封闭、半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应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资培养的特点,充分认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并逐步建立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适应向开放式师资培养模式转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素朝  
良好的职业认同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应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性、职业性、学术性等多重属性带来的诸多挑战的关键。采用扎根理论研究发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职业认同体现在职业认识认同、职业发展认同、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行为认同四个方面,其中职业认同在人岗适配和个人价值之间存在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特征。基于此提出社会层面要加强职业教育宣传推广、学校层面要强化职场环境优化、个体层面要认清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以提升自我适应能力等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康小孟  武智  傅伟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文章分析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一、教师来源渠道不合理、培训缺乏系统设计等,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科学分类,注重个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认校企双主体地位,协同共建"双师"培训基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约束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春霞  李娜  陈朝阳  
丰富职教师资培养多元格局,探索高职院校等主体融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已刻不容缓。选择3所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高职院校进行嵌入性多案例研究,辨析高职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具有“优质理想生源选拔,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专业设置灵活多变,培养过程资源整合”等可行性,并存在“学校办学条件待提高,教师师范性属性欠缺,课程教学顶层设计有难度”等现实难题。基于此,提出“构建优质高职院校参与的开放培养格局;试行基于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多样化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特殊性的‘校校企’共同体;探索基于专业教育+教师教育的‘协同管理’机制”等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毋磊  周蕾  马银琦  
明确我国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对于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以21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近4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但缺乏高端产业适配度,强调人才的专业复合性,却忽略了高层次的内涵;专业设置不断提升适应性,本科性有待彰显,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实尚未一体化,“三教”改革注重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亟需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但缺乏标准引领,“1+X”证书制度稳步推进,含金量有待提升;校内多级评价主体权责分明,企业行业地位重视程度不足,评价导向有所扭转,但欠缺职业特色。据此,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厘清“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彰显类型特色;坚持“技术导向”的培养过程,打造培育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培养制度,加强育人保障;构建“知识+技能”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天蔚  甄国红  睢忠林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了"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合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综合宽泛的通识教育课程、工作导向的专业教育课程和突出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三个模块之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炎辉  黄敏  
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基于福建省2012—2014年20所公办本科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本分析,结果表明:高校能较为紧密地结合国家、区域经济、行业及自身实际等对人才培养进行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但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应处理好顶天与立地、趋同与存异、升格与转型三者间关系,走出一条更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振刚  孙翠香  
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高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是跨"教育学"与"工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应确立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培养目标;制定凸显"跨学科"及"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招生制度;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核心课程类型,凸显"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多学科来源的、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理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李梅  
基于对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所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的大规模调查,主要考察培养怎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以及培养情况如何三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体现了师范生培养目标,其中学科教育类课程凸显我国教师教学的专业特性;但在教学技能、方法和策略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师范生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升。要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的变革,从课程内容和教学上加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关注师范生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特质和心理素养;加强学科教育类课程及其学习的政策导向,重视师范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和发展需求;并在系统的教育理论及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基础上,切实推进教师综合社会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小娟  
创新思维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意义重大。而创新思维最终要落实到未来的人才培养上,这才能产生上述意义。为此,师范院校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思维,这一点毋庸置疑。本文首先结合实际情况,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用引证法、逻辑推理法提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采用举例法、定义法阐述了培养教师创新思维的四大培养路径,即理论和实践准备,同时提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非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经验总结也是培养教师创新思维中两个不可忽视的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海滨  姜璐  董维春  
农林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5所农林院校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农林院校存有人才办学规模偏大、生师比过高、教学资源差异较大、教学条件较为紧张、工学专业成为农林院校的办学主体等情况。农林院校办学存有的系列问题尤其是培养过程与专业建设折射出农林院校综合化转型、非农学专业特色不足两个核心问题。农林院校秉承了农林教育的特色,但在培养目标、培养特色方面,有待进一步彰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炳耀  
通过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50年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提出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总结职业技术师范院校30年来的办学实践,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行两证书制,培养一体化师资"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指明了道路。在新的形势下,更应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设和合格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发挥此类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方面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