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9)
2023(8512)
2022(6792)
2021(6780)
2020(5260)
2019(12198)
2018(12411)
2017(20419)
2016(12773)
2015(14340)
2014(14760)
2013(13223)
2012(12255)
2011(11234)
2010(11556)
2009(9928)
2008(9885)
2007(9025)
2006(7706)
2005(7116)
作者
(34087)
(28424)
(27951)
(26956)
(17953)
(13675)
(13040)
(11028)
(11012)
(10462)
(9669)
(9641)
(9234)
(9115)
(9108)
(8938)
(8775)
(8552)
(8360)
(8007)
(7425)
(7168)
(6881)
(6678)
(6626)
(6575)
(6255)
(6187)
(6011)
(5939)
学科
(30957)
经济(30902)
管理(26652)
(22402)
教育(22117)
(17800)
企业(17800)
中国(17195)
理论(13307)
(12250)
方法(11909)
教学(11754)
数学(9920)
(9898)
(9808)
数学方法(9673)
(9360)
(7620)
(7311)
银行(7287)
技术(7219)
(7110)
金融(7103)
(7037)
业经(6800)
学法(6737)
教学法(6737)
地方(6567)
(6066)
农业(6024)
机构
大学(161302)
学院(158861)
研究(61337)
(48312)
管理(47504)
经济(46679)
理学(39951)
理学院(39269)
中国(38734)
科学(38305)
管理学(38167)
管理学院(37816)
(36739)
教育(35149)
(33582)
师范(33247)
(31660)
研究所(28984)
(28238)
(27474)
师范大学(27081)
技术(26949)
中心(26651)
(25710)
北京(23900)
业大(23489)
职业(23393)
(22608)
农业(22241)
(21792)
基金
项目(104347)
研究(84142)
科学(81285)
基金(68465)
(60508)
国家(59770)
教育(49194)
科学基金(48731)
社会(47081)
社会科(44102)
社会科学(44090)
(44024)
(39308)
编号(38066)
成果(35052)
基金项目(34540)
课题(31575)
自然(29707)
自然科(29015)
自然科学(29000)
自然科学基金(28477)
资助(27716)
(26678)
重点(25913)
(24274)
(23890)
(23299)
项目编号(22852)
规划(22549)
(21906)
期刊
教育(63867)
研究(56558)
(54039)
经济(54039)
中国(48989)
学报(28824)
(25538)
科学(22943)
大学(22293)
(21040)
技术(20497)
学学(19133)
职业(18794)
管理(17689)
农业(17273)
(13078)
金融(13078)
技术教育(12765)
职业技术(12765)
职业技术教育(12765)
(10372)
论坛(10372)
财经(9829)
图书(9743)
(9455)
经济研究(8744)
业经(8664)
(8574)
(8380)
(8300)
共检索到256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必新  李仲阳  唐林伟  
通过直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基于工作体系的三维分析视角,构建了多维分析框架,并提出职业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职业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目标指向的设定;工作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开放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组织的设计;技术维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为实践性,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知识内容的选择。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依据的分析,旨在深化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认识及其构建依据的探讨,以期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秦虹  
实践属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运用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论来审视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从本体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是一种基于职业活动的职业经验体系。从价值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为了向善的实践智慧生成,在于引导学生实现如何合理性地存在、如何有效性地存在和如何有意义地存在。从方法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要采取基于行动的运作策略,在课程目标确定方面,发展职业行动能力;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基于行动的逻辑;在课程实施方面,走向行动的过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关注行动的表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庆斌  
能力本位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桥梁。以冰山层次模型为理论基础,以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为载体,整合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建立由对应的平台课程、方向课程、拓展课程和公共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职教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美国职业教育体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开放性,没有哪所学校只是对应职业教育,但是每一所学校却又对应着职业教育,这是一种普职高度融合的开放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谁来上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对象的开放性性,从谁来办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开放性,从在哪办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场域的开放性,从如何办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从谁来做职业教育教师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开放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燕  
从世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出发,依据对经验型和策略型技术技能掌握程度的不同,确定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由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开发职业教育目标后进行各层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建立文化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技术技能类课程和综合应用类课程的通用课程结构,提出各层次课程衔接的4种范式,以解决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遇到的瓶颈问题,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实现渐进性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芳  
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述评,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从评价目标、真实任务、评价标准、评价量规、评价反馈5个维度构建了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上,该体系以“企业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准;在真实任务上,该体系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为导向;在评价标准上,该体系以“重参与、有深度、讲态度”为原则;在评价量规上,该体系以“规则透明、等级分明、榜样鲜明”为标准;在评价反馈上,该体系以“勤于思辩、动态调整”为宗旨。以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对该体系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证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Margarita Pavlova  张晶晶  
以建筑行业为关注点,调查并分析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对绿色技能开发的需求,论述行业发展对绿色工作岗位和绿色技能的需求现状,探讨以绿色技能为切入点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及开展可持续发展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鑫  
高校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是缓解学生与企业就业矛盾,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分析开放性实践教学的特点入手,提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进一步探讨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等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晨  王屹  
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对中国式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状态的基本判断。既需要对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作为特定的职业教育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规律体系的存在进行学术性规定,还需要对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指引的知识属性、以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进程为使命的知识面向、以彰显中国式文化自觉为导向的知识根基进行系统性厘定。在知识体系建构的基本姿态上,应立足学术实践,保障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之“真”;根植思想逻辑,守住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之“善”;遵循开放姿态,彰显中国式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之“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苏北春  赵沛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它指导着课程开发实践并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方向。纵观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人们的课程观是沿着对课程价值的期待和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轨迹而演进的。从以政治、伦理化为目的,以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有华  
美国的职教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教育中的生计教育课程、综合高中的职前技术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和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计划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职业课程要体现定向性和应用性特征,实施职教课程资源共享,创建多元化、全方位区域职教格局,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构建中高职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友辉  肖凤翔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学生特征、职业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职业教育心理学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行为目标取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同时,就如何实现这些设想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祥  
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结合实际需求,开发新课程;进行现有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改革实践教学,强化技术训练。同时,在改革中要做到开发新课程与删减陈旧课程、整合课程与纵深专业研究、强化实践与注重理论总结并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俊涛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着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讨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阐述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问题与薄弱环节,论证了要做好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后的优化,得出了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是教学创新,推进职教课程变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晓琴  朱德全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提高课程水平的关键问题。针对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课程评价标准"普通化"、课程评价内容"陈固化"、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化"、课程评价结果"零散化"等问题,提出建构以走向可持续为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课程阶段性评价体系,从纵向视角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对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或有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