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2)
- 2023(8313)
- 2022(6973)
- 2021(6797)
- 2020(5470)
- 2019(12066)
- 2018(11894)
- 2017(21751)
- 2016(12332)
- 2015(13854)
- 2014(13294)
- 2013(12398)
- 2012(11230)
- 2011(10477)
- 2010(10621)
- 2009(9421)
- 2008(8942)
- 2007(7676)
- 2006(6782)
- 2005(5972)
- 学科
- 济(33851)
- 经济(33791)
- 管理(32418)
- 业(26507)
- 企(21643)
- 企业(21643)
- 中国(14673)
- 方法(12455)
- 农(11995)
- 数学(9772)
- 财(9723)
- 数学方法(9541)
- 理论(9365)
- 学(9338)
- 业经(9279)
- 制(8305)
- 教育(8280)
- 农业(8061)
- 和(7613)
- 环境(6869)
- 地方(6837)
- 贸(6813)
- 贸易(6803)
- 资源(6624)
- 易(6610)
- 银(6527)
- 银行(6510)
- 技术(6496)
- 融(6331)
- 金融(6328)
- 机构
- 学院(159177)
- 大学(155385)
- 管理(55791)
- 济(54125)
- 研究(53854)
- 经济(52622)
- 理学(48063)
- 理学院(47353)
- 管理学(46163)
- 管理学院(45862)
- 中国(39137)
- 科学(34350)
- 京(33386)
- 范(28309)
- 师范(28114)
- 所(27496)
- 财(26858)
- 江(25377)
- 研究所(25123)
- 中心(25043)
- 农(24552)
- 技术(22402)
- 师范大学(22313)
- 教育(22054)
- 业大(21477)
- 财经(20976)
- 北京(20886)
- 州(20370)
- 职业(20096)
- 院(19567)
- 基金
- 项目(107472)
- 科学(85912)
- 研究(84810)
- 基金(75149)
- 家(65334)
- 国家(64697)
- 科学基金(54988)
- 社会(51108)
- 社会科(48129)
- 社会科学(48117)
- 教育(43779)
- 省(43449)
- 基金项目(39337)
- 划(38022)
- 编号(38006)
- 自然(34573)
- 自然科(33655)
- 自然科学(33641)
- 自然科学基金(33022)
- 成果(31476)
- 资助(29528)
- 课题(27592)
- 重点(25556)
- 发(24540)
- 部(24528)
- 年(23725)
- 项目编号(22655)
- 创(22620)
- 规划(21860)
- 性(21575)
- 期刊
- 济(62103)
- 经济(62103)
- 研究(44251)
- 中国(40147)
- 教育(36739)
- 学报(24240)
- 农(22730)
- 科学(22452)
- 管理(20221)
- 财(20058)
- 大学(17754)
- 技术(17667)
- 农业(16076)
- 学学(15881)
- 职业(14761)
- 融(12492)
- 金融(12492)
- 图书(12094)
- 业经(11640)
- 技术教育(10087)
- 职业技术(10087)
- 职业技术教育(10087)
- 坛(10012)
- 论坛(10012)
- 财经(9644)
- 经济研究(9464)
- 资源(8920)
- 书馆(8877)
- 图书馆(8877)
- 业(8755)
共检索到241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新春 齐亚静
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中的工作资源分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79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基于职业心理健康的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探讨教师工作资源的分类,并考察不同类别的工作资源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同事支持和硬件条件等工作资源,能够正向预测工作投入,但对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称为"激励型资源";(2)自主控制和工作意义等工作资源,既能够负向预测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又能够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可称为"成长型资源";(3)工作回报等工作资源,能够负向预测情绪衰竭,但对工作投入和非人性化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称为"保健型资源"。据此,在教师激励过程中,应大力挖掘成长型资源,有效开发激励型资源,合理利用保健型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先全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更体现了一种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大力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世界性的共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各国现代高校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美国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地,至今依旧领先。与美国高校百年心理健康教育历史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发展很快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落后,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借鉴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对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梅
网络的普及给学生学习及课外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开放、自由等属性,导致不少学生,特别是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双重自我"现象十分严重。"真我"角色弱化甚至缺失,"网我"角色畸形凸显。这种现象在自信心、成就感整体较弱的高职学生中尤为明显。通过"教育帮助、特殊援助、家庭辅助"的"三助"模式,增强高职学生现实"真我"角色意识,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角色失范 网络依赖 高职学生 调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依桃
"治未病"思想和积极心理学都重视预防的思想,都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应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服务对象也由问题学生向全体师生扩展。基于二者的契合点,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立足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增强内在正气;未病先防,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既病防变,重建积极的教育互动关系,启动积极模式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三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
治未病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成莉 王淑敏 宋宝萍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受重视不够、过多关注学生消极面、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和教育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注重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尝试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和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真 徐富明 黄蓉
使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选取天津、湖北共9所中等职业学校459名教师为被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高于普遍中学教师;54.03%的被试者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但主要为轻度心理问题,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低于普通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学生难教育、自身发展、学校生存与发展、工作负担重四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压力总强度及10个方面的工作压力强度较高,只有人际关系与学校组织氛围压力强度较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正相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月 黄峥
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比普通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入手,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并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来说,可通过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开发自身潜能以及给予其全面充分的社会支持来缓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建明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忽视国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忽视心理问题的文化根源,是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敏感意识入手,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要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要重视有益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院校 文化心理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瑞权
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人产生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和完美的愿望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这便是自卑感的补偿,这是人们一生奋斗的根本动力。据此,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群体的类别、成因及表现,并对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情结 追求卓越 心理健康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智勇 郭帅 张维军 李梦园 袁嘉祺 王晓华
实施科学是研究者为解决循证干预方法在实践推广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也被称为"转化应用研究的第二阶段";其目的是促进循证干预方法快速、便捷、低成本的被一线实践者所掌握和采用,帮助公共卫生和临床的方法及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让目标人群受益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实施科学在健康领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出现了研究的整合理论框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基于该理念的研究项目,并已经涉及儿童行为问题矫正、心理健康干预、父母教育能力提升等领域。它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的心理健康服务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训慈 陈振宇
目的:分析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与SCL-90问卷调查表,对广西随机抽取的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教师调查。结论:广西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作满意度 心理健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向祖强 张积家
心理健康的标准随着生态文化而变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基于特定的情境而发生,心理教师的有效工作技能需要与社会生态文化相适应。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的工作技能问卷,以我国1 400名中小学心理教师为对象,同时与O*NET工作分析系统提供的美国心理教师的结果比较,考察心理教师的有效工作技能及其在不同生态文化的表现。结果显示,我国心理教师的有效工作技能包括现状分析与介入、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心理问题的推理与判断、辅导方案的理解与表达、咨询辅导组织与保障五个因子;心理教师对有效工作技能的认识具有动态性,它既与社会文化相关联,也随着人口学的变量而变化;在O*NET工作技能维度上,我国心理教师更看重社会技能与问题解决技能,美国同行更重视技术技能、基本技能与系统技能。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技能 生态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丽
随着社会的变化,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师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下,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身心疾病、人际关系和职业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要给予教师足够的关爱,但教师心理问题调适最根本的还是教师自身,可以通过端正认识、情绪调控、改变行为,达到自我调适。
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 自我调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志强
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必须加强建设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不仅让他们技术精湛,而且心理健康。为增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性,我们立足教师心理健康视角,就教师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粗浅探索。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 教师管理 原则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琳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聋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既有普通学校教师的共通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聋校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在:不良情绪反应、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和职业倦怠等。造成聋校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的、职业的和个人的因素。应从社会体制、学校和个人等不同角度来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关键词:
聋校教师 心理健康 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