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
- 2023(1806)
- 2022(1243)
- 2021(1259)
- 2020(877)
- 2019(2000)
- 2018(1676)
- 2017(2616)
- 2016(1999)
- 2015(2278)
- 2014(2334)
- 2013(1829)
- 2012(1829)
- 2011(1694)
- 2010(1654)
- 2009(1092)
- 2008(992)
- 2007(863)
- 2006(675)
- 2005(655)
- 学科
- 中国(5482)
- 教育(3120)
- 理论(2794)
- 管理(2510)
- 济(2379)
- 经济(2379)
- 教学(2222)
- 学校(1780)
- 职业(1758)
- 农(1729)
- 学法(1683)
- 教学法(1683)
- 业(1636)
- 技术(1598)
- 学理(1580)
- 学理论(1580)
- 工作(1469)
- 职业技术(1348)
- 研究(1136)
- 企(1135)
- 企业(1135)
- 农业(1053)
- 学(1031)
- 业经(1006)
- 高等(958)
- 发(875)
- 发展(814)
- 展(812)
- 和(757)
- 技术学校(716)
- 机构
- 学院(21068)
- 大学(19061)
- 职业(9243)
- 教育(8670)
- 研究(7766)
- 技术(7330)
- 职业技术(6308)
- 范(6095)
- 师范(6071)
- 管理(4905)
- 师范大学(4767)
- 技术学院(4575)
- 济(4198)
- 科学(4118)
- 理学(4108)
- 京(4094)
- 理学院(4024)
- 江(3972)
- 经济(3917)
- 管理学(3905)
- 管理学院(3846)
- 所(3733)
- 中国(3580)
- 研究所(3389)
- 教育学(3224)
- 中心(3151)
- 院(3052)
- 州(2704)
- 北京(2655)
- 研究院(2575)
共检索到3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长林
职业学科作为职业技能型高校主要应建的学科已经提了出来。但是否具有科学性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从其内在逻辑进行考察,发现其逻辑起点是职业岗位和职业学科体系,逻辑主线是职业人才培养和职业研究,逻辑支点包括动力性逻辑支点(职业学科承认与职业技能型高校组织变革)、发展性逻辑支点(职业创新团队、职业发展平台)和保障性逻辑支点(职业学科制度化),逻辑旨归包括为职业进步服务和为职业学科发展服务两方面,并形成了逻辑闭环。形成了逻辑闭环是其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职业技能型高校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学科建设,职业学科本身又是具有内在严密逻辑结构的科学的学科体系,因而在职业技能型高校进行职业学科建设,就成了不二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燕
学科建设是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议题。以科技象限模型为分析框架,提出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知识生产场域是“爱迪生象限”,属于技术开发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活动。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即技术开发知识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以及学校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外延化。面向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有其行动路径,需要构建技术开发本位标准体系,回应技能强国建设需求;优化技术开发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造就创新拔尖技术人才;完善学科建设制度,提升技术开发知识生产效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侯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社会规范对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不损害或增加各种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规制。相关者的多元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与CSR相适应的规制应具有复合弹性特征。完善的CSR体现了法律规制、道德约束和行业等自律的内在统一。法律责任维护的是CSR的底线;道德责任反映了CSR的价值追求;自律责任强化了CSR的实现机制。经济责任不是社会规制层面的概念,而只是CSR规制体系下的具体内容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2017年,央行"不降准"的底气也许不再那么充足。货币乘数回落的压力,合格抵押品渐趋紧张的现实,高准备金率与利率走廊的固有冲突,以及结构性工具实现"引导资金流向"的困难,这些都会令央行陷入不降准的困境,也加大了"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的难度。不降准困境一:货币乘数面临回落压力2015年以来,受制于国内债务问题严峻,人民币贬值压力沉重,货币政策上不宜释放明确的宽松信号,降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2017年,央行"不降准"的底气也许不再那么充足。货币乘数回落的压力,合格抵押品渐趋紧张的现实,高准备金率与利率走廊的固有冲突,以及结构性工具实现"引导资金流向"的困难,这些都会令央行陷入不降准的困境,也加大了"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的难度。不降准困境一:货币乘数面临回落压力2015年以来,受制于国内债务问题严峻,人民币贬值压力沉重,货币政策上不宜释放明确的宽松信号,降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改革育人方式,实现学科育人功能,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学科育人的本质是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性,促进学生作为人的社会本质、文化本质和精神本质的生成,发展学生新时代所必需的学科核心素养。"人—知"互动是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构建"人—知"互动关系,促进学生与知识相遇,把知识引入学生生命,实现知识内蕴的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体现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立场,确立发展取向的知识观,促进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达到学科知识结构化、学科思想体系化、学科能力表现化和学科经验连续化,既是学科育人的价值向度,也是学科育人的内在条件。超越对象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意义感、自我感和效能感,让学习可见、让思维发生、让文化浸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科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的科学认知、社会理解、文化认同、生命感悟的过程,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实践诉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尚宇飞
学科德育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自我感悟或在教师引导下领悟,逐步内化生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道德与品质,是学科教育中所能企及的德育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但又不刻意而为。学科道德教育的应然诉求可归结为积极求实的生活处事、刻苦不懈的人格品质和民族使命的理想情怀这三个层面。但是学科德育的有效践行还面临若干实然困境,主要包括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还未得到普遍认同和教师的学科育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两个方面。为此,可从优化学科课程评价以凸显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完善教师教育机制以提升教师学科育德素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来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相互融合等三个路径入手,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
学科德育 学科德育内涵 教师学科育德素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嵩迪 卢晓中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跨学科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内蕴着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双重命题,这一双重命题也构成了高校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基本遵循。而在以学科组织为基本结构的大学中开展跨学科教育,尚面临着活跃的跨学科科研与滞后的跨学科教学的分离、跨学科人才旺盛的产业需求侧与迟滞的高校供给侧的脱节。美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组织经验表明,高校需突破传统院系单一封闭的培养模式,通过嵌入多种类型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多方主体跨学科协同育人的组织策略,为跨学科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产业界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提供组织基础,培养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岭 王嘉毅
教育学备受质疑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些研究者对于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认识不清楚,在使用上随意而为。社会在进步,知识在发展,但教育研究的核心体系和基本功能一直没有变。教育研究具有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四种基本功能。它们形成了一个"超循环"的逻辑体系,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在此循环中衍生出来,也可以在此循环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在把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向系统方法学习和迈进。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研究方法 逻辑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邵英硕
高校智库作为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国家治理体系构成部分、知识创新与应用平台,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依托原有学科优势与破除传统学科约束两个主题。建设新型高校智库,应在明确定位与定能的前提下,从“建设一流”与“适应需求”两方面重塑学科战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知识生产模式特点的多元评价体制,以管理创新撬动组织创新,在改善公共决策系统和提升公共政策质量方面持续有力地产生“高校思想”与“高校影响”。
关键词:
高校智库 学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卫东 林碧珍 章勤琼
构建素养取向的学科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应该直面的需求。"素养导向的臆测教学模式"经过六年的行动研究,旨在变数学臆测和数学论证这一学科逻辑为数学课堂的教学逻辑,经过造例、提出猜想、效化、一般化和证明五个阶段,在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多元价值追求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体现出其教育学价值,对大陆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教学论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成明 王晓阳
在探索专业学位针对职业领域方面,提出了三个相关的主题: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教育具有同质性,具有共同的内在逻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生产模式2的应用情境下,更加凸显了它的职业属性与知识生产的效用;结合英美国家工程博士培养案例,分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知识性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专业学位 职业性 知识性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莉莉
职业教育推行"课程思政"能够改变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现实窘境,对培养新时代职业人才和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回应,是对西方国家学科德育的扬弃,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构建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四位一体"的同向同行课程体系是基础,"一体化"教学体系是关键,"德能并重"多元评价体系是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明
建立职业企业家市场的内在逻辑张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其中重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条就是重塑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基础,即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界视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后一招,可见其份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