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2)
2023(6898)
2022(5516)
2021(5227)
2020(4057)
2019(9028)
2018(8869)
2017(15995)
2016(9281)
2015(10629)
2014(10803)
2013(9864)
2012(8980)
2011(8218)
2010(8207)
2009(7394)
2008(7283)
2007(6788)
2006(5837)
2005(5194)
作者
(25669)
(21285)
(21037)
(20150)
(13406)
(9984)
(9717)
(8369)
(8215)
(7655)
(7263)
(7151)
(6827)
(6752)
(6737)
(6429)
(6408)
(6327)
(6230)
(5913)
(5500)
(5290)
(5250)
(4948)
(4877)
(4834)
(4746)
(4612)
(4356)
(4354)
学科
(27528)
经济(27491)
管理(24994)
(20930)
(17729)
企业(17729)
中国(12519)
(9720)
理论(8784)
方法(8694)
(8333)
(8204)
业经(8169)
(8137)
教育(8058)
(7013)
数学(6579)
数学方法(6436)
农业(6158)
地方(5840)
(5695)
银行(5676)
教学(5624)
(5450)
技术(5380)
(5368)
(5248)
金融(5241)
(5196)
财务(5171)
机构
学院(123933)
大学(119256)
研究(43435)
管理(41186)
(41024)
经济(39780)
理学(34776)
理学院(34338)
管理学(33605)
管理学院(33357)
中国(30340)
科学(27111)
(25897)
(22323)
(21326)
(21273)
(20855)
技术(20437)
研究所(20278)
(19743)
师范(19513)
中心(19397)
职业(18400)
业大(18356)
农业(16641)
教育(16627)
(16600)
财经(16311)
北京(16248)
(16160)
基金
项目(81762)
研究(65782)
科学(63668)
基金(54280)
(47365)
国家(46823)
科学基金(38798)
社会(38154)
社会科(35787)
社会科学(35778)
(35052)
教育(34074)
编号(30204)
(29815)
基金项目(27694)
成果(25609)
课题(23296)
自然(23172)
自然科(22564)
自然科学(22553)
自然科学基金(22115)
资助(21345)
(19780)
重点(19472)
(18800)
项目编号(18211)
(17821)
(17389)
(16973)
规划(16873)
期刊
(49345)
经济(49345)
研究(35462)
中国(31880)
教育(30237)
学报(20951)
(20257)
(17835)
科学(17232)
技术(16510)
大学(15706)
管理(15503)
学学(14558)
职业(14054)
农业(13518)
技术教育(9925)
职业技术(9925)
职业技术教育(9925)
业经(9813)
(9620)
金融(9620)
财经(8059)
(8022)
论坛(8022)
经济研究(7798)
图书(7143)
(7015)
(6634)
(6569)
问题(6265)
共检索到192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长林  蒋炎益  
职业学科体系的构建是职业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及整个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因为职业学科体系既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知识大粮仓",也是职业院校颁发职业学位的"特别通行证"。我国职业学科体系构建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直接借用普通教育学科体系构建职业学科体系,二是以普通教育学科体系为参照构建职业学科体系;三是依据我国职业分类构建职业学科体系。其中,第二条构建路径是目前国家层面构建职业学科体系的最佳选择。但是,从长远看,国家应该选择第三条路径构建出属于职业教育的独特职业学科体系。这才符合高质量发展对职业学科体系构建的要求,才与创造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高等教育"中国经验"的地位相匹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产教融合不仅丰富了产教关系内涵,尊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也为多元办学主体提供了合理依据。但受内外部支持体系欠缺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产教融合活动并没有产出预期价值成果,有必要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内外部支持体系,引导参与主体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为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邵毅平  朱胜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和实施,给企业财务和会计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显眼的亮点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的内容空前扩大。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准则制定者的意图,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必须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既要顾全会计信息质量,也要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作出决策。本文将新准则体系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内容依其特征整理归类,希望能帮助会计人员进行合理准确的职业判断。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浩  胡海青  
孵育理念转变是创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落地的关键在于孵育机制创新。基于2010—2020年江苏省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年报及调研数据,从严格入孵机制创新视角检验精英式孵育理念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结果发现:(1)严格入孵在提升创业企业孵育绩效的同时,与孵化器孵育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且上述因果关系及长效机制通过PSM-DID方法得以验证;(2)进一步研究发现,孵化器组织特质与严选导向适配性对严格入孵的促进效应具有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不仅能够弥补孵育机制在入孵环节的不足,也能够为我国孵化产业改革与高质量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我国已走过了31年的改革历程,今后大约还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将前31年的改革称为"前改革时代",将未来30年的改革称为"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构建"新和谐社会",性质是实现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任务是实现"城乡"、"人地"、"经社"、"区域"、"竞合"、"计市"等的一体化,实现途径是走聚集化、渗透化与融合化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志俊 ,刘树枫 ,赵娟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延军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留给会计师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变化发展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会计师学习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现值估价技术的同时,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能力。本文试图从分析公允价值的内涵、本质与会计专业判断的关系入手,研究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分析会计专业判断的运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宇  
随着我国会计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企业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更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和难度。文章认为,要促进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会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条件,全面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和质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政伟  刘泉军  
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虚拟的交易价格,交易并没有实际发生,所以其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允价值的适用条件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清刚  
判断是为不确定性事项寻找结论的行为,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及其他相关人员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根据会计准则和其他相关规定,结合事件性质、特点和经济实质等,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会计职业判断需要构建完整的会计职业判断框架作支撑。文章在对会计职业判断构成要素和逻辑关系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会计职业判断主体、判断客体、判断标准、判断环境和判断程序等方面构建会计职业判断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玉君  
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核心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状态,甚至处于异化的边缘。农村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而正视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津琳  
鉴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促进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一方面对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总结性归纳整理,另一方面构建了其准备度测度指标体系,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准备度的发展前途做出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云  谢科范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也是推行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判断的体系,然后运用统计数据及制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基本判断,分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涛  
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作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大中小学一体化统筹推进。从价值维度看,重构大中小学一体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成才出彩以及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从现状维度看,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各自为政,缺乏连贯性;职业生涯教育主体缺失,职业教育的优势难以发挥;职业生涯教育效果打折,职业生涯课程亟待优化。从实践维度看,提出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优化路径,即理顺"统筹推进、共建共享"的管理体制,构建"全员参与、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构建"全过程、全周期"的课程体系,建立"常态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范  李有俊  
在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微观经营效果进行有效地考核评价与合理监控,已经越来越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建立了资本金利用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权重集,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判断方法,对资本金利用率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资本金利用率的优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