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4)
- 2023(4988)
- 2022(4123)
- 2021(3996)
- 2020(3237)
- 2019(7476)
- 2018(7875)
- 2017(13167)
- 2016(8158)
- 2015(9028)
- 2014(9312)
- 2013(8127)
- 2012(7363)
- 2011(6884)
- 2010(7093)
- 2009(6235)
- 2008(6146)
- 2007(5395)
- 2006(5062)
- 2005(4633)
- 学科
- 济(19903)
- 经济(19863)
- 管理(18848)
- 业(11710)
- 中国(11191)
- 企(9813)
- 企业(9813)
- 制(9105)
- 体(8184)
- 农(8042)
- 环境(7887)
- 学(7767)
- 教育(7547)
- 理论(7400)
- 教学(6575)
- 财(5931)
- 体制(5798)
- 业经(5670)
- 地方(5531)
- 生态(5333)
- 银(5194)
- 银行(5178)
- 融(5097)
- 金融(5090)
- 行(5067)
- 划(4648)
- 农业(4611)
- 和(4567)
- 发(4417)
- 方法(4336)
- 机构
- 学院(98253)
- 大学(94508)
- 研究(40200)
- 济(31224)
- 经济(30149)
- 管理(29527)
- 中国(27964)
- 科学(25603)
- 理学(24060)
- 理学院(23650)
- 管理学(23034)
- 管理学院(22825)
- 京(22215)
- 所(21520)
- 研究所(19562)
- 农(19268)
- 范(18866)
- 师范(18670)
- 江(17959)
- 技术(17717)
- 教育(17700)
- 财(17644)
- 中心(17361)
- 职业(16377)
- 业大(15116)
- 院(14991)
- 师范大学(14754)
- 北京(14752)
- 农业(14736)
- 省(13618)
- 基金
- 项目(63248)
- 研究(51737)
- 科学(49079)
- 基金(40593)
- 家(36018)
- 国家(35617)
- 科学基金(28753)
- 社会(28523)
- 教育(27914)
- 省(27628)
- 社会科(26647)
- 社会科学(26642)
- 划(24186)
- 编号(23690)
- 基金项目(20980)
- 成果(20169)
- 课题(19676)
- 自然(17231)
- 自然科(16647)
- 自然科学(16639)
- 年(16485)
- 自然科学基金(16279)
- 重点(15903)
- 资助(15734)
- 发(15177)
- 规划(13987)
- 部(13932)
- 性(13195)
- 体(13116)
- 项目编号(13087)
共检索到166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春庚
由于机械论范式的滥觞、教师仁爱心的缺失以及整体性思维的割裂,使得职校的课堂存在主体地位失衡、信息传递受阻、资源整合片面、课堂调控乏力、授教关系不顺等问题。在生态理念的关照下,可以从课堂的生命性,眼中有人;生活性,心中有术;生成性,教学有效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变革,构建生态课堂。
关键词:
生态课堂 课堂生态 生命 生活 生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伟 刘贵华
在机械论范式中,课堂是一个封闭的实体,课堂教学是一种追求确定性和践行程序化的技术操作。对秩序和确定性的迷恋使课堂的有机性被肢解,生命活力丧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进行课堂的整体性变革,即建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遵循生态规律、蕴含生态理念、彰显生态精神和体现生态气质的课堂。注重内在联系、强调整体关联、倡导动态生成、推崇多元开放是生态课堂的核心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观、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是推进生态课堂建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机械论范式 生态课堂 课堂变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福疆
课堂本质上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其基本特征是自然和谐性、整体共生性、动态平衡性、开放生成性。当前中职课堂生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师生关系失衡、课堂环境失衡、教学内容失衡、教学方法失衡。优化中职课堂生态需要树立生态教学理念、突出"三生",构建生态师生关系、突出"三定",营造生态教学环境、突出"三境",优化生态教学内容、突出"三化",运用生态教学方法、突出"三式"。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课堂生态 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柳臻
职业学校新课堂教育实验是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是一种理念、校长、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评价等要素为一体的新课堂教育机制。研究证明,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育人态度,营造自主教育的环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能焕发师生的激情,较好地解决职业学校"教"与"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新课堂 实验 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永飞
学生厌学、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构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式和"导学互动,教学合一"阅读教学模式成为解决职教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突破口。"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式运用情境教学理论,搭建"任务驱动"的平台,将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内容融入具体的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导学互动,教学合一"阅读教学模式把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活动作一体化设计,力图做到"学为中心,教师为学而导;导为主线,学生依导而学;导学互动,教学合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一冰 周新华
课程的有效实施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评价的科学设计。其有效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是,用段落化教学模式应对教学现状中的问题,用"适度性"理念寻求有效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适度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建华 刘泽锋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课堂建构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充分把握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政策导向,积极探究信息化教学的课堂建构依据、建构策略以及建构保障,把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信息化教学 课堂建构 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晓冬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位和最终环节,其目标指向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理念 原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钢
学校发展面临着外部环境、任务和功能、管理对象等多方面的变化,要求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领导,确立"价值领导"、"团队领导"、"整合领导"等理念和模式,通过"治理"统整学校上下、内外关系和利益,使学校领导成为一种共同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
学校发展 学校管理 学校领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明
研读关于中职课堂教学诊改的期刊论文,从课堂教学诊改内涵、诊改内容、诊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界对中职课堂教学诊改内涵的理解有教学诊改、教学评价、有指向性的诊改等三种倾向;对课堂教学诊改的内容研究有工具导向、学科导向、政策导向、特色导向等四种导向;对课堂教学诊改的策略研究有建章立规、科学管理、专业成长、行动研究、活动推动等五种形式;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对职业教育课堂诸多痼疾进行深层的哲学追问,便是看到了牛顿力学主导下的经典思维已经深深嵌入了工业文明的肌体中,职业教育课堂一脉相承地被刻上了钟情控制、崇尚精确和制造分离等经典思维的烙印。伴随着信息文明,职业教育课堂急需做出从经典思维到量子思维的哲学转向,尊重事物发展的混沌、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愿景以授人以"欲",创设空间以授人以"场",以及构建主题以授人以"事",实现职业教育课堂的整体性变革。
关键词:
经典思维 量子思维 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纪萍 周蒋浒 汤元军 储德发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魅力德育"工作室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以"仁爱思想、人本理论"等为基础,以培养"品行好、技能强、素质高、能力优且具有一技之长"的魅力职校生为目标,以建构"魅力德育目标、魅力德育环境、魅力德育队伍、魅力德育课堂、魅力德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整体构建了职业学校魅力德育体系,有效提升了职业学校魅力德育影响力。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魅力德育 构建与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陈向明
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方式(我们称之为"变革性实践")从专家的理念最终转化为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其意义的流变过程。研究发现,教师在集体审议过程中充满了对具体教学决策的话语协商。为了给自己的教学决策赋予合理性,教师们会自然或有策略地重构理论话语的意义,这一过程伴随着对研讨过程中其他一些话语(身份话语、制度文本、科学工具)的重构,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多以变革者的姿态维护传统教学实践方式的机会,使变革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塞勒的经济助推理论对课堂与管理之间的矛盾处置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它使助推成为继纪律与德育之后的第三种课堂管理力量。助推式课堂运作的原理是:由教师借助一切可以影响学生行动方向的情景因素,重构学生课堂行动的"选择架构",促使其自然做出符合课堂管理意图的预期行动。其中,基于"选择架构"的课堂行为塑造是助推式课堂的核心机制。而要迈向助推式课堂,就需释放生存危机信号、暴露关键信息、善用默认机制、制造压力氛围与突出重要选项等。
关键词:
助推原理 助推式课堂 选择架构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