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2)
- 2023(9007)
- 2022(7922)
- 2021(7356)
- 2020(6632)
- 2019(15703)
- 2018(15504)
- 2017(28539)
- 2016(17138)
- 2015(20232)
- 2014(20775)
- 2013(19797)
- 2012(18602)
- 2011(17097)
- 2010(17490)
- 2009(15869)
- 2008(15818)
- 2007(14613)
- 2006(12509)
- 2005(11283)
- 学科
- 济(64881)
- 经济(64822)
- 管理(41316)
- 业(39247)
- 方法(35397)
- 数学(31837)
- 企(31395)
- 企业(31395)
- 数学方法(31305)
- 中国(21994)
- 农(17355)
- 学(15418)
- 理论(14849)
- 财(14567)
- 教育(13661)
- 业经(11888)
- 地方(11851)
- 贸(11670)
- 贸易(11665)
- 农业(11405)
- 易(11319)
- 制(10560)
- 教学(10307)
- 和(10049)
- 技术(9556)
- 务(8698)
- 财务(8669)
- 财务管理(8641)
- 银(8559)
- 银行(8510)
- 机构
- 大学(244468)
- 学院(241285)
- 济(89732)
- 经济(87518)
- 研究(85084)
- 管理(85039)
- 理学(73389)
- 理学院(72426)
- 管理学(70411)
- 管理学院(69989)
- 中国(59057)
- 科学(55897)
- 京(53228)
- 农(48138)
- 所(45779)
- 研究所(41971)
- 业大(40887)
- 财(39492)
- 江(38849)
- 农业(38509)
- 中心(38178)
- 范(36693)
- 师范(36247)
- 北京(34120)
- 技术(32927)
- 财经(31538)
- 院(30331)
- 州(30241)
- 教育(28905)
- 师范大学(28696)
- 基金
- 项目(159777)
- 科学(123606)
- 研究(115808)
- 基金(110314)
- 家(97578)
- 国家(96683)
- 科学基金(80428)
- 社会(67501)
- 省(66216)
- 社会科(63564)
- 社会科学(63539)
- 教育(61073)
- 基金项目(57371)
- 划(57237)
- 自然(53925)
- 自然科(52702)
- 自然科学(52678)
- 自然科学基金(51686)
- 编号(49744)
- 资助(47831)
- 成果(41301)
- 课题(37924)
- 重点(37847)
- 部(35918)
- 发(34352)
- 创(33013)
- 大学(31635)
- 科研(31211)
- 计划(30946)
- 创新(30503)
共检索到363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伟
职业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一般由智慧胜任能力、实践执行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个性特征四个因子组成,具有发展性、独特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培养学生的核心就业力有利于其成才和就业,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在培养职业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过程中,高等学校是外在的主导因素,个人努力则是内在的关键条件。
关键词:
职业型大学生 核心就业力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卿云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力资源市场化对应用型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寻求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力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和学生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大学生 就业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迎春
本文在综合分析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全程就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就业评价机制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内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晓丽
就业力是一种能使个人获得并保有一项工作的能力,就业力培养是终身教育、生涯教育及素质教育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设置灵活性、多样化的主修与选修课程;利用多层次、多阶段的实习环节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能力的培养;通过学制改革,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改善毕业设计。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力 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欣
近年来,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究其原因是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偏低,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直接面对的课题。文章认为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持续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提出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增加通识教育模块、布置自主研究任务、增加实践教育的比重、提高心理素质以及增强人文素养等手段来实现。
关键词:
就业形势 核心竞争力 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如深化高职教育就业体系改革,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就业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忠艳 汪永涛
文章从国内外就业能力理论入手,对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即转变就业指导观念;重视职业人格培养;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柔性素质开发能力,从而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分析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波 于建业 马晓英
文章在增权理论视角下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失权的现状,对其失权原因进行阐述分析,结合"外力推动"和"个体主动"两种增权模式,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高校为外力推动途径增能、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通过以个体为主导的主动增权、增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
关键词:
增权理论 地方应用型本科 就业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娜 曹禹 孙飞飞
目前,我国就业结构化矛盾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软实力迫在眉睫。文章对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从全程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个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三个方面探索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软实力培养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软实力 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桂霞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从就业角度就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改革进行了探讨,认为高职院校要想提高职业教育水平,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完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法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性,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育 就业导向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蕾 孙尧
文章从职业转换能力的概念构成及当前毕业生职业转换能力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转换的基本规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职业转换能力 就业能力 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管明清
顺利就业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含义和内容,从就业质量角度探析当前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多方面探究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质量 职业能力 教育教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娄季春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首先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紧迫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 竞争力 培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爱祥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力不强。本文先提出就业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力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就业力 就业形势 大学生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雁飞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事业逐渐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化机制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选择的空间,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介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分析基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即加强系统性、延续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大学教育教学的灵活多样性以及时代性,进行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实践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