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6)
2023(5173)
2022(4163)
2021(4160)
2020(3306)
2019(7689)
2018(7770)
2017(12196)
2016(8185)
2015(9415)
2014(9883)
2013(8567)
2012(7904)
2011(7406)
2010(7589)
2009(6581)
2008(6303)
2007(5808)
2006(5077)
2005(4693)
作者
(20525)
(16956)
(16874)
(16259)
(10600)
(8074)
(7938)
(6846)
(6665)
(6224)
(5920)
(5669)
(5503)
(5481)
(5405)
(5295)
(5266)
(5111)
(5037)
(4714)
(4677)
(4311)
(4102)
(4068)
(4019)
(3905)
(3734)
(3650)
(3627)
(3518)
学科
教育(20233)
(18354)
经济(18324)
管理(15258)
中国(13521)
(11164)
理论(9220)
(8601)
企业(8601)
(8130)
教学(7760)
方法(7250)
(6241)
数学(6218)
数学方法(6089)
(5716)
(5648)
(5353)
(4734)
技术(4240)
发展(4203)
学法(4118)
教学法(4118)
(4079)
(3985)
银行(3972)
(3936)
金融(3929)
学校(3877)
(3869)
机构
大学(101967)
学院(99088)
研究(39505)
教育(29947)
(28225)
管理(27643)
经济(27145)
(25154)
师范(24967)
(24135)
科学(23447)
理学(23263)
中国(23011)
理学院(22843)
管理学(22010)
管理学院(21790)
师范大学(20410)
(20062)
技术(18514)
研究所(18204)
职业(17644)
(17617)
中心(16707)
北京(16221)
(15812)
(15234)
(14515)
(13501)
业大(13473)
农业(12386)
基金
项目(62390)
研究(53818)
科学(49812)
基金(39691)
教育(34922)
(34038)
国家(33532)
社会(29770)
社会科(27691)
社会科学(27687)
科学基金(27340)
(26988)
编号(25704)
(25036)
成果(24042)
课题(22507)
基金项目(19402)
(19166)
资助(16516)
重点(15945)
规划(15915)
自然(15767)
(15509)
自然科(15386)
自然科学(15380)
自然科学基金(15079)
项目编号(15043)
(14396)
(14383)
(13869)
期刊
教育(53312)
研究(39925)
中国(34821)
(32349)
经济(32349)
学报(15921)
职业(15375)
技术(14785)
(14186)
大学(13146)
科学(12702)
(12009)
学学(10512)
技术教育(10368)
职业技术(10368)
职业技术教育(10368)
管理(10086)
农业(9576)
(7616)
论坛(7616)
(6576)
金融(6576)
高等(6077)
(5989)
成人(5887)
成人教育(5887)
财经(5709)
图书(5599)
业经(5264)
高等教育(5232)
共检索到166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开金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就业教育,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将职业教育过程也等同于就业过程,这是强牵,是职业教育功能扩大化的表现。职业教育过程,其实是通过专业教学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意识、知识、技术等层面体验职业的过程。职业体验是贯穿整个职业教育始终的、最根本的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招耿春  
文章阐述了技术理性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详细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文需求及其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职业学校应着手从管理理念上体现人文关怀,提倡技术与人文相融;在制度设计和实施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配置教学和课程等教育资源,兼顾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素质培养;开发技术教育的人文特质等四方面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文回归,以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依据对"生活世界"真实内涵的解析,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可以在"观念"和"实体"两个层面,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转变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回归"生活世界";二是突显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性,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三是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实现职业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毅红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专任教师,我十分珍惜这次赴德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德国的55天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熟悉和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做法,并参观了德国的职业学校、"双元制"企业,感受了德国人守法、敬业的严谨工作之风。8周的培训、学习,对我个人的职业教育理念有了较大冲击,个人认为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特点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借鉴和运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闫守轩  朱宁波  
在呼唤教育中关照学生生命体验的当下,却忽视了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回归生命体验的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内涵式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和时代必然,具有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与超越性特征。借鉴美国"共同教与学"计划和"教学勇气项目",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创设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引领教师生命体验,在职后教师教育中,转化消极体验,呵护教师心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冰心   傅仲斌  
增值评价是一定周期内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净影响的定量评价,是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评价,体现了评价的本体价值。而实践中,增值评价更多地运用于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在分析增值评价的教师向度和学生向度以及由此带来价值不同的基础上,提出增值评价应实现价值和理性双重回归:以学生为主体而评价;遵循工具理性,将增值评价只用于可测量可精确计算或可准确描述的学业领域。基于增值评价价值和理论回归的视角,从设计的目的、内容、主体、指标体系、数学模型、数据平台、应用效果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学生向度增值评价的设计理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景舟  
"职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国家或社会,或者说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认识,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职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在大学传授的一门学问,但对职业教育教学来说,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贫瘠。对职业教育名称争论所作的思考,是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知识,提高其学术品质和文化含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在信息技术普及化、全球化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人类已逐渐远离机器的轰鸣声,昂首步入以"知识型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在此背景下,"工作活动"方式、意义及价值的实质性变革不断地重构着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的关系。以"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为代表,凸显后现代性思想精髓的,反传统、反制度化、重过程、重情境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职业教育结构和职业学习范式发起了有力的冲击。试图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透过工作场所学习梳理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关系的演进历程,从而揭示当下职业教育回归工作世界的历史诉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玲  张桂春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是职业学校教师个体成长、群体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因对其本质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出现诸如有精神领袖、无精神共鸣,空有其"室"、"名"不副实,场域受限、裹足难前,"普教"明显、"职教"未显等问题。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本质是职业教育信仰共同体、"守破离"实践共同体、公益性服务共同体、共生的命运共同体。要发挥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价值,应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入手,通过形成"核心互补式团体",生成"理论-实践-反思"路径,逐步回归其"共同体"本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近代以降,在百余年"被现代化"进程中,西方职业教育话语渐次遮蔽了中国传统范式,终使该领域虽得以快速发展却日益凸显出"本土基因"断裂、"本土同化力"弱损,"本土原创力"衰减等"弱本土"危机。基于此,在方法论层面,提出"再现代化"思路,并通过对匠人、匠制、匠艺与匠道之回归,且于传统性与世界性、现代性、发展性之"张力"中,寻求破解中国职业教育内在困境之策,遂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转向自觉、本土的现代化轨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娟娟  
"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职业追求,勤奋踏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然而,有关"工匠精神"塑造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均未写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中严重缺失。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创建职业教育品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维煊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桌餐"式职业教育必须向"自助餐"式转变,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需准备多样的饭菜,学校和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磊芳  陈拥贤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快捷与方便的同时,也导致生活世界趋于被淡忘。技术统治危机、"职业至上"观念,让职业教育逐渐淡化了生活与生命的真谛。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重拾生活之于教育、之于人类的价值与意义。职业教育生活化回归,是以通识教育为传播媒介,将学生的认知领域拓展到生活与生命全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生存,培养一批建设和谐社会的平凡且普通的"现时生活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天聪  庄西真  
应用型本科理应成为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从而发挥高等教育主力军的作用。应用型本科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建设等方面均与普通本科和专科高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的过程中,必须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把握好转型的正确方向,并依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