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7)
2023(4942)
2022(3707)
2021(3980)
2020(2744)
2019(6677)
2018(6563)
2017(9917)
2016(6925)
2015(8111)
2014(8387)
2013(6979)
2012(6559)
2011(6102)
2010(6583)
2009(5389)
2008(5378)
2007(4851)
2006(4335)
2005(4191)
作者
(15336)
(12536)
(12531)
(12166)
(8143)
(6047)
(5870)
(5184)
(4941)
(4818)
(4369)
(4141)
(4134)
(4065)
(4054)
(3971)
(3883)
(3790)
(3743)
(3674)
(3595)
(3129)
(3073)
(3053)
(3038)
(2924)
(2874)
(2775)
(2596)
(2588)
学科
教育(21020)
(13594)
经济(13571)
中国(11921)
理论(11891)
管理(11044)
教学(10377)
(8310)
(7534)
企业(7534)
(6757)
学法(5933)
教学法(5933)
学理(5090)
学理论(5090)
方法(4979)
思想(4709)
(4668)
(4607)
政治(4411)
研究(4268)
发展(4246)
业经(4135)
(4123)
思想政治(4060)
政治教育(4060)
治教(4060)
德育(4019)
学校(3878)
(3796)
机构
大学(86413)
学院(83055)
教育(31063)
研究(30721)
(25063)
师范(24963)
管理(22054)
(21264)
师范大学(20719)
(20476)
经济(20296)
职业(18821)
理学(18581)
理学院(18208)
管理学(17653)
管理学院(17450)
技术(16855)
科学(16803)
中国(15940)
(15075)
(14429)
北京(14072)
职业技术(13126)
研究所(13033)
中心(12562)
教育学(12080)
(12029)
(11978)
技术学院(11615)
(11150)
基金
项目(48443)
研究(48157)
科学(39060)
教育(34079)
基金(28607)
社会(25545)
编号(24675)
成果(23682)
社会科(23646)
社会科学(23643)
(22971)
国家(22514)
课题(21739)
(21094)
(19842)
(19477)
科学基金(18665)
规划(15327)
项目编号(14319)
(13833)
(13450)
基金项目(13395)
研究成果(13126)
重点(13090)
(12873)
教育部(12311)
(12117)
年度(12090)
(12028)
(11981)
期刊
教育(58832)
研究(36950)
中国(31191)
(25555)
经济(25555)
职业(17365)
技术(15464)
技术教育(11870)
职业技术(11870)
职业技术教育(11870)
(9574)
学报(8912)
大学(8638)
管理(8541)
科学(8058)
(7457)
论坛(7457)
高等(6514)
(6486)
成人(6167)
成人教育(6167)
图书(6114)
(5981)
学学(5851)
职教(5601)
高等教育(5417)
财经(4889)
发展(4804)
(4804)
农业(4653)
共检索到14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纯余  
职业人文教育的课程整合,是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全面回归,是贯彻现代职教课程论思想的实践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对自身发展境遇的顺应和超越。加强职业人文教育课程整合,应组建教学团队,完善教学机制,提高教师群体的行动意识与课程整合能力,在承扬历史经验与借鉴他山之石的同时,系统把握课程整合的实践路径,全面开发相关课程资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红欣  
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存在顶端设计不清晰、与人才培养目标错位,支撑课程不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模棱两可、优质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课程整合与构建要在系统化、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与人才培养目标吻合的三原则下,划分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性人文素养学习模块,归类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对接职业岗位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类型特性逐渐凸显,增强适应性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它是衡量职业教育重要的质量标准,也是解决职业教育自身结构层次矛盾的主要突破口。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它的适应性发展更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深入理解并把握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实质内涵和理论逻辑,从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质量观等层面寻求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构建,对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乃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可雷  张棉好  许路涵  
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课程增强适应性的内在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反映岗位中的技术实践活动。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在开发和实施阶段过于强调预设和控制学习者的活动,导致课程内容固化和结构碎片化的问题,应认识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厚植知行合一的课程范式、坚持动态演化的知识形成机理并且推动课程结构向完整的工作过程发展。职业教育课程要坚持工学结合,要通过梳理岗位的工作标准并且基于模块按照“还原”和整合融贯的方式再现工作过程,课程要通过“技术的使用”贯彻落实,并通过多主体、多专业的协同教学,共同将技术方案转化为“人工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江云   文洁   彭瑶  
[目的/意义]针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现实瓶颈问题及研究现状,尝试构建适切课程特点的,集细节切入与组织架构共生的课程思实施路径,为相关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课程认同、教师素养、学习团队、边界意识、科研盲点及顶层设计等6个维度,微观与宏观结合,对其课程思政的路径进行了系统探索。具体实践进路为:重塑课程价值—涵养师资队伍—搞好教学团建—筑牢边界防线—扫除科研盲点—开对谋划方子。由此,整体架构得以勾勒:起点是课程认同,目标是育人生态,关键是师资团队,重点是素养培育。[结果/结论]“创设情境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能在任务驱动中不自觉实现思政教育;“扫除科研盲点”,有利于克服学术误区,培育科学素养;师资队伍涵育与边界意识培养能促进育人生态建设,为相关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当遵循学科逻辑还是工作逻辑,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要把职业教育课程建立成形式学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当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中心。本文以工作知识的心理表征研究结论为依据,认为工作逻辑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合理选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和才  朱德全  
随着现代社会的非线性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复杂化演变,党和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诉求将由工具性需求转至价值性需求,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助推技术技能人才在"器物"层面的完善,更要注重其在"价值"层面的塑造。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三全育人"的创新之举,将助推职业教育构建新的育人模式。然而,现实中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面临工具理性膨胀和价值理性式微的二元矛盾,这种价值危机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价值向度、价值维度及价值旨归构成威胁。未来,亟须通过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育"社会性"逻辑、教育"人本性"逻辑、教育"历史性"逻辑与教育"实践性"逻辑,发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的特殊功能,进而助推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公芳  
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要把职业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必须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以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专业渗透和课程整合,建构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对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并使其制度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志  
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建具有高职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分析和讨论,推导出课程建设的逻辑程序,提出课程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结构是由职业工作逻辑和专业教育逻辑共同组成的双螺旋结构,由于两种逻辑之间的文化与技术张力,使其具有互补性、对话性、自组织性、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后现代课程观的4R原则可以看到高职教育课程逻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刘晶晶  闫志军  
学校制与学徒制是我国两种主要职业教育制度,二者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精湛技术的现代工匠,需要融学校制与学徒制为一体,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基于默会知识、技能获得等基础理论,完整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完整要素、完整知识、完整教师、完整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建完整职业教育制度应完善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制与学徒制相互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现代工匠成长的外部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海燕  祁占勇  
于海燕、祁占勇在《职教通讯》2014年第19期中撰文,从满足社会和人发展需要的视角进行反思,得出职业教育具有务"实"的实践特点,同时也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实践偏失。对此,作者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实践逻辑理路提出对策建议。职业教育的实践问题是与情境相联系、与具体的时空有关的问题,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因而,务"实"成为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琴  周哲民  万秋红  
类型教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呈现职业活动性、实践过程性和教学开放性等应然特征,职业活动和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核,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典型职业活动萃取、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和核心职业素养评价是重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逻辑要素。“双师结构”创新型课程团队优化、“课程思政”理念下课程目标优化、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主线优化以及“活页式+工作手册”教材和融媒体课程资源建设是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宝立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是一种“职业形态”或“特殊形态”的人文教育,可称之为“职业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重心。职业人文教育以其完整性和综合性构成职业教育的灵魂,促进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实现。其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根据高职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实施中要强调专业渗透和实践体验,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建构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职业人文教育能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