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7)
2023(7581)
2022(5978)
2021(5380)
2020(4123)
2019(9491)
2018(9086)
2017(16144)
2016(9474)
2015(10848)
2014(10930)
2013(10337)
2012(9949)
2011(9340)
2010(9586)
2009(8383)
2008(8018)
2007(7310)
2006(6818)
2005(6484)
作者
(25932)
(21432)
(21413)
(20234)
(13701)
(10125)
(9710)
(8404)
(8357)
(7852)
(7400)
(7109)
(6975)
(6929)
(6834)
(6604)
(6391)
(6294)
(6287)
(6134)
(5765)
(5306)
(5233)
(5046)
(4991)
(4957)
(4907)
(4862)
(4415)
(4301)
学科
(41712)
经济(41679)
中国(20613)
管理(20278)
(19564)
地方(17084)
(13267)
企业(13267)
(12877)
业经(11517)
地方经济(9846)
(9525)
农业(9110)
教育(8762)
方法(8090)
理论(8089)
(8077)
金融(8077)
(8003)
银行(7994)
技术(7972)
(7898)
发展(7181)
(7159)
(7013)
环境(6980)
(6919)
(6906)
贸易(6893)
(6561)
机构
学院(130418)
大学(121980)
研究(51263)
(50791)
经济(49520)
管理(40433)
中国(36850)
理学(32902)
理学院(32402)
管理学(31822)
管理学院(31567)
科学(29696)
(28272)
(26524)
研究所(23587)
(23188)
(22977)
师范(22810)
(22779)
中心(21971)
技术(21288)
职业(20787)
(20652)
教育(20029)
北京(18886)
(18664)
(18594)
师范大学(17891)
财经(17067)
业大(16015)
基金
项目(77058)
研究(65223)
科学(61321)
基金(49823)
(41920)
国家(41393)
社会(38920)
社会科(36577)
社会科学(36570)
科学基金(34790)
(34260)
教育(34046)
编号(29727)
(28717)
基金项目(25485)
(24502)
成果(24363)
课题(24350)
(20720)
发展(20413)
(20006)
资助(19548)
自然(18903)
重点(18756)
自然科(18417)
自然科学(18414)
规划(18305)
自然科学基金(18045)
(16972)
(16525)
期刊
(68796)
经济(68796)
研究(46173)
中国(39081)
教育(35556)
(20983)
技术(18276)
管理(17096)
(16263)
学报(16082)
科学(15991)
职业(15390)
(14998)
金融(14998)
农业(14686)
大学(13098)
业经(12879)
学学(11428)
经济研究(11096)
技术教育(10776)
职业技术(10776)
职业技术教育(10776)
(9751)
论坛(9751)
财经(8499)
问题(8437)
(7676)
(7465)
(6982)
世界(6556)
共检索到223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臧志军  
历史的梳理表明大学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互动的过程,三者的互动关系形塑了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类型。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未能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形成了大量"三不像"大学。现阶段实施的高校转型政策应考虑到这种平衡,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臧志军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12期中撰文,解读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职业主义思潮,以及高等教育中职业主义思潮的复兴与扩张,并提出了中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而达到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三者之间的平衡。职业主义(vocationalism)不是一个新词,很多人都在使用,但却很少有人对它认真地下过定义。英国人海沃德是少数认真考虑过"职业主义"定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江  张斌贤  
19世纪中后期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确立的重要历史时期,"扩张"和"转型"是这个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方面,以州立学院和大学等为代表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丰富了高等院校的类型和结构,适应了不同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和社会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国的高等院校开始了从传统的"殖民地学院"向现代的"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学术革命",促进了大学学术组织和学术管理的现代化,标志着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美国高等院校迈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坚实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腊柏  
前些年,中国矿业公司患有某种扩张狂躁症,中国国有特大型矿业公司的发展质量并没有因为一轮又一轮的狂热扩张而缩小与国际一流矿业公司的差距,恰恰相反,差距反而越拉越大。近一两年特别是2017年以来,中央企业严格遵循国务院国资委连续发布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基本做到原则上不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确需开展非主业投资的,采取和具有相关主业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朝辉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消费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居民消费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针对城镇化背景下消费空间的现代化转型的研究,对理解我国社会消费空间的生产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基于城镇化背景对我国消费空间的现代化转型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容和主要历程,分析消费空间的生产及扩张路径,然后从三个层面分析我国消费空间现代化转型的表现,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消费空间现代化转型、保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长平  
高等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趋势。在当前职业培训教育形式多样化、项目内容纷繁、培训质量良莠不齐的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需要依托自身办学优势,整合培训资源,开发特色培训项目,突显社会职业需求与个体职业需求,创建培训品牌,加强培训管理体制建设,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在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中的双重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李依瞳  
德国职业教育在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的全球性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并未落于下风,仍体现出其强大的体系功能,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升级教育内容、完善职业进修教育层次,坚持以授予职业型资格为本体任务,形成体系内部独立且畅通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则通过延展体系边界,建立多种职业教育类学校以及形成混合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多元教育形式。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坚守类型特性的同时,延展出不同的附加形态和功能回应高等教育扩张,在当今社会依然生机盎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雨  
中国企业扩张频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企业的扩张是机会主义导向下的盲目扩张,并且过多依赖以往的成功经验。机会主义在过去能够成功,但在今天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继续依赖机会主义是难以取得发展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娟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国刚  
当前,国务院做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本文以此为导向,从"阶梯式"培训教学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证书体系"构建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通道"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探索适合高等院校面向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郁烈  陶剑灵  
从民族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看,选择跨文化教育是其传承和发展不同民族文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交融和尊重是跨文化教育的理想目标,有了交融和尊重,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的局面就必然会呈现出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校跨文化教育体系,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迫切需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捷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受高校教师来源多元化与专业学科化因素影响,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双专业属性较少,其专业化程度同人们的心理预期反差较大,专业化问题成为高校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需要树立教师专业化理念,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加大教学评估力度,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冬梅  
研究高等院校家政学的专业定位与特色发展问题,可以为中国本土的家政学学科建设提供有意义的思考,使家政学理论应用空间进一步拓展。文章分析了高等院校开设家政学专业的可行性及现状,提出专业定位,即确立家政学专业的自主性地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以特色求发展的专业定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丽娟  彭明芳  
在高等院校教师的场域发展中,存在着多种机制,如何使这些机制发挥最大作用,如何改革高校教师的场域发展机制,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这都需要着力探讨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存禄  付玉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等院校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竞争。高等院校的战略管理 ,应当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准确进行战略定位 ,选择优先发展的领域以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 ,培养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形象、转变观念对实现高校战略目标有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