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9)
- 2023(9663)
- 2022(8189)
- 2021(7585)
- 2020(6212)
- 2019(13983)
- 2018(13326)
- 2017(25224)
- 2016(14550)
- 2015(16189)
- 2014(16145)
- 2013(15214)
- 2012(14018)
- 2011(12721)
- 2010(12934)
- 2009(11864)
- 2008(11738)
- 2007(10554)
- 2006(9687)
- 2005(8707)
- 学科
- 济(49455)
- 经济(49382)
- 管理(41564)
- 业(39386)
- 企(30275)
- 企业(30275)
- 方法(20295)
- 数学(18158)
- 中国(17836)
- 数学方法(17809)
- 农(17730)
- 财(15575)
- 贸(12304)
- 贸易(12301)
- 易(12015)
- 业经(11885)
- 农业(11865)
- 制(10969)
- 学(10606)
- 策(10254)
- 教育(10069)
- 地方(9404)
- 银(9132)
- 银行(9091)
- 务(9020)
- 财务(8999)
- 财务管理(8981)
- 理论(8632)
- 行(8617)
- 技术(8546)
- 机构
- 大学(203639)
- 学院(200426)
- 济(80916)
- 经济(79163)
- 管理(73959)
- 研究(70725)
- 理学(63793)
- 理学院(63036)
- 管理学(61734)
- 管理学院(61387)
- 中国(52080)
- 科学(43842)
- 京(42720)
- 农(40326)
- 财(38599)
- 所(36566)
- 业大(33253)
- 研究所(33115)
- 中心(31976)
- 农业(31827)
- 江(31641)
- 财经(29944)
- 范(28441)
- 师范(28096)
- 经(27209)
- 北京(27178)
- 院(25229)
- 州(24682)
- 经济学(24190)
- 师范大学(22405)
- 基金
- 项目(133062)
- 科学(104562)
- 研究(96222)
- 基金(95180)
- 家(84233)
- 国家(83442)
- 科学基金(70538)
- 社会(60787)
- 社会科(57581)
- 社会科学(57566)
- 省(53139)
- 基金项目(49682)
- 教育(46770)
- 自然(46226)
- 划(45653)
- 自然科(45215)
- 自然科学(45200)
- 自然科学基金(44416)
- 资助(39008)
- 编号(38902)
- 成果(32806)
- 重点(30448)
- 部(29535)
- 课题(28695)
- 发(28602)
- 创(28125)
- 大学(26620)
- 创新(26002)
- 科研(25604)
- 教育部(25219)
共检索到30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庆祖杰 周春梅
聋人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当前聋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提出国家和社会更好地承担起责任,高校要为聋人大学生就业着想,聋人大学生要树立强烈的就业意识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聋人大学生 就业问题 国家和社会 高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淑娟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现状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他劳动人口数量也大量增加,而就业岗位增加的幅度相对滞后,伴随金融危机的到来,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宜勇 朱小玉
依据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态势,大学生就业形势在"十一五"期间将会比"十五"期间更为严峻。"十五"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总计是1090万人,而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多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较"十五"期间将增长1600多万人,增幅近150%,每年将净增70—100万大学毕业生。这些数据表明,未来几年内大学毕业生数量将会急剧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梅 丁国钰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转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适应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建议,同时也提出政府须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保障大学生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
就业难 就业问题 就业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崇瑜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同时,和城市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相比,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但至今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中专技校生甚至农民工还要更难,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一些用人单位本来就不太欢迎大学生,但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往往要求岗位好,工资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特殊性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强 张然 鲍国东 姜海燕
聋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残疾人群体 ,本文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自编的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我国第一所聋人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 1 5 8名聋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 1 )聋哑大学生SCL - 90量表的大多数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心理问题检出率也明显高于非残疾人群体 ;( 2 )家庭经济状况和所学专业是影响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而性别、年级、城乡地区、残疾等级、残疾年限等因素对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应关注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加强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关键词:
聋哑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丽
对181名正常在校大学生,166名聋哑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研究发现:⑴聋人大学生六个应对因子的均分均高于正常大学生,其中“自责”和“合理化”“解决问题”、“退避”四个应对因子的均分差异显著。⑵聋人男大学生使用六种应对方式均多于正常男大学生,其中“合理化”、“自责”、“解决问题”和“退避”应对因子均分增加达到显著水平。⑶聋人女大学生使用六种应对方式均多于正常女大学生,其中“自责”和“合理化”应对因子均分增加达到显著水平。⑷聋人男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三个应对因子高于女生,女生的“求助”、“幻想”、“退避”三个应对因子均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应对方式 聋人大学生 性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孝锋 魏彤儒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用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也影响到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否。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效用充分发挥的内外因素,从树立市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指导方式、构建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就业指导效用 影响因素 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人才 思想品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