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7)
- 2023(5117)
- 2022(4352)
- 2021(4114)
- 2020(3481)
- 2019(7905)
- 2018(7224)
- 2017(12956)
- 2016(6779)
- 2015(7949)
- 2014(7846)
- 2013(7864)
- 2012(7563)
- 2011(6855)
- 2010(7276)
- 2009(7465)
- 2008(6229)
- 2007(5104)
- 2006(4628)
- 2005(4645)
- 学科
- 融(25214)
- 金融(25213)
- 济(24357)
- 经济(24340)
- 银(22221)
- 银行(22213)
- 行(21664)
- 业(19330)
- 中国(17204)
- 管理(17166)
- 企(15915)
- 企业(15915)
- 中国金融(10989)
- 财(10430)
- 制(9601)
- 方法(8594)
- 地方(7765)
- 数学(7616)
- 务(7589)
- 农(7570)
- 财务(7567)
- 数学方法(7553)
- 财务管理(7553)
- 企业财务(7325)
- 贸(6352)
- 贸易(6342)
- 业经(6323)
- 易(6219)
- 体(5562)
- 农业(5414)
- 机构
- 大学(90473)
- 学院(90472)
- 济(40155)
- 经济(39209)
- 研究(36339)
- 中国(36209)
- 管理(30517)
- 理学(24917)
- 理学院(24586)
- 管理学(24175)
- 管理学院(23999)
- 财(20977)
- 科学(19802)
- 京(19557)
- 中心(19332)
- 所(19070)
- 银(17146)
- 研究所(17090)
- 农(17084)
- 银行(16579)
- 财经(15746)
- 融(15684)
- 行(15416)
- 金融(15401)
- 经(14347)
- 江(14010)
- 人民(13829)
- 农业(13302)
- 经济学(12955)
- 北京(12905)
- 基金
- 项目(56039)
- 科学(43047)
- 研究(42310)
- 基金(39795)
- 家(34663)
- 国家(34300)
- 科学基金(28434)
- 社会(26348)
- 社会科(25054)
- 社会科学(25049)
- 省(21857)
- 基金项目(20281)
- 教育(19057)
- 划(18693)
- 自然(17192)
- 编号(17160)
- 资助(16891)
- 自然科(16813)
- 自然科学(16806)
- 自然科学基金(16522)
- 成果(15130)
- 重点(13426)
- 发(13100)
- 课题(12675)
- 部(12552)
- 创(12157)
- 性(12038)
- 创新(11445)
- 国家社会(11010)
- 科研(10906)
共检索到163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张鑫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它给美国带来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恐慌和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对有些人来说,这段记忆或许已经渐渐消退——人们会忘了金融危机的代价有多么沉重以及为何采取某些特定的措施以应对危机。今天,我将回顾这场危机,并讨论美国和全球决策者为了加强金融监管所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既限制了危机再次发生的可能,又降低了危机的负面影响。一个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对全球经济的活力至关重要。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刘晓静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和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分析,评价了当前经济金融的现状和问题;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论述加强金融监管、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欧债危机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遵义
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首先,让我们重新检讨一下1997~1998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也称作东亚货币危机),看看它基本的源头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货币危机?另外,笔者10年前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掠夺性的投机。掠夺性的投机当年在东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宏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通过强有力的市场救助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迅速稳定了金融体系,恢复了金融市场功能。但是,由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非常规货币政策在产出通胀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作用并不理想,由此引发了资产泡沫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政策协调困难、政策外溢性明显等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国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由于良好经济基本面支撑、较多的风险应对手段、更为灵活的政策安排等因素,新兴经济体成功吸取了此前数次危机冲击的经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在经过整整十年之后,总结各国危机应对的经验教训,对当下中国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顺利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经验教训 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勇
1997年7月亚洲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直到1999年才基本结束。从危机爆发至今已有十年。虽然,这些年对亚洲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讨论,但并没有从最深层次的角度找到其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且,当今世界在金融领域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本文力图从经济利益关系角度,结合东南亚各国的实际,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新的反思,以对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学成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危机国家忽视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化,内部宏观管理失误、监管不力等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应引以为鉴的。(一)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首先要高度注意国际资本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海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结果表明2007年外汇储备存量更高和2008年外汇储备流量增加更多的国家,在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保持了更稳定的汇率。在进一步对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做了面板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可以降低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但这种效应是非线性的;更高的外汇储备充足率代表在危机状况下实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更大潜力;其他经济变量如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波动降低、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内金融深化程度的加强都能降低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康秀华
本文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笔者认为,在东南金融危机过程中保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笔者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及我国的外汇储备情况分析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可能性,阐述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遏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曼延,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的必要性和作用。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策,是对东亚经济及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
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席涛 徐光东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生的失衡导致了经济体系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实体经济中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之间增长比例失衡;虚拟经济中资产价格背离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大幅涨跌;要素价格低估和收入分配中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居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失衡。经济肌体本身比例失衡隐含的脆弱性,遇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时,导致国内经济的不稳定。因此,作者认为,不仅要强调短期应对的调控政策,更应重视经济的长期制度安排,保障经济稳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薇
金融危机冲击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孙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自1997年7月初,由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并波及到亚洲的其他地区。几个月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贬值了20%至30%以上,股市跌到了多年来的最低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欣 李稻葵 冯俊新
近年来,政府、央行等公共部门持有的资产规模不断攀升,在历史上数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对于维护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公共财政理论集中于对政府财政收支流量、财政预算的讨论,而缺乏对公共部门掌握的资产存量的关注与思考,最新金融危机理论揭示了资产负债表以及公共资产的宏观稳定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金融危机理论关于公共资产研究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中外币公共资产宏观稳定作用的文献研究,并指出当前宏观经济领域急需对广义公共资产如何抵御金融危机冲击和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关键词:
公共资产 宏观稳定 金融危机 资产负债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饶波 郑联盛 何德旭
由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美国金融监管缺失的风险和加强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国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演进为双层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但是危机的爆发表明这种监管体系缺乏统一监管者,无法有效防范系统性危机,因而存在监管缺陷和监管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有效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着力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减轻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与其金融市场制度、金融业务模式等的背离程度。新的监管体系方案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促进金融稳定,但并不能根除金融危机根源,并且可能萌生新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淑玲
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大幅下降,中国对外贸易同样受到严重冲击。当前主要发达国家财政风险较大,各国金融体系受损尚未完全修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对外贸易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审慎对待汇率波动、资本泡沫等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加强监管,提早防范,积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更重要的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争取产业产品的定价权,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 对外贸易 贸易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