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6)
2023(10086)
2022(8641)
2021(8492)
2020(6683)
2019(15291)
2018(15414)
2017(27345)
2016(15749)
2015(17754)
2014(17535)
2013(15761)
2012(13974)
2011(12709)
2010(12746)
2009(11613)
2008(10637)
2007(9280)
2006(8015)
2005(6873)
作者
(38236)
(31776)
(31753)
(30093)
(20010)
(15272)
(14799)
(12308)
(12230)
(11493)
(10858)
(10317)
(10040)
(10000)
(9749)
(9674)
(9539)
(9411)
(9190)
(9080)
(7859)
(7774)
(7576)
(7427)
(7372)
(7148)
(6972)
(6955)
(6487)
(6366)
学科
(44148)
经济(44096)
管理(37680)
(31131)
(25815)
企业(25815)
教育(21901)
中国(19128)
方法(17752)
数学(14860)
数学方法(14593)
(14060)
理论(12988)
(11584)
地方(11427)
(11381)
业经(11336)
教学(10534)
农业(9490)
技术(8719)
(8601)
贸易(8594)
(8506)
(8265)
(8253)
(7954)
环境(7580)
(6949)
财务(6922)
财务管理(6908)
机构
大学(197543)
学院(192580)
管理(66381)
研究(65003)
(62289)
经济(60441)
理学(57289)
理学院(56470)
管理学(55007)
管理学院(54631)
(43597)
中国(42986)
科学(40097)
(39294)
师范(39055)
教育(35602)
师范大学(31673)
(30834)
(30156)
(30028)
中心(29633)
研究所(28129)
北京(27918)
业大(26500)
(25984)
技术(25607)
(24775)
(24232)
财经(23631)
职业(22639)
基金
项目(130270)
研究(105718)
科学(103770)
基金(88551)
(75344)
国家(74498)
科学基金(64070)
社会(62596)
社会科(58875)
社会科学(58862)
教育(57599)
(54125)
编号(47397)
(47038)
基金项目(46787)
成果(41440)
自然(39669)
自然科(38746)
自然科学(38738)
自然科学基金(37996)
课题(35882)
资助(34509)
(31315)
重点(30595)
(29339)
(29185)
项目编号(28964)
规划(28110)
(28022)
(26672)
期刊
(69731)
经济(69731)
研究(65608)
教育(62667)
中国(49422)
学报(26004)
管理(24055)
科学(23877)
(23853)
(23265)
大学(21584)
技术(21211)
学学(17438)
农业(16746)
职业(15585)
图书(14459)
业经(13209)
(12735)
金融(12735)
(11219)
论坛(11219)
(10935)
经济研究(10855)
财经(10422)
书馆(10387)
图书馆(10387)
技术教育(9661)
职业技术(9661)
职业技术教育(9661)
(9285)
共检索到294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舜辉  杜德斌  林宇  刘树峰  
在构建高校科研与教育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耦合模型,揭示美国百强高校科研——教育系统复合耦合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整体上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且较为稳定,表明高校科研系统与教育系统交互耦合的高度紧密性。时序演化上,耦合度与协调度发展曲线分别呈U型和S型变化趋势,高校科研与教育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同向变化(2005—2008年)和反向变化(2009—2011年)两个阶段。(2)校际差异上,科研水平的基尼系数大于教育水平的基尼系数,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教育水平变化曲线成相反的走势,随着时间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仓  唐新林  
高等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然而,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科层性的组织都具有松散耦合的特性。高校学工系统是典型的科层理论组织结构,在科层制理性决策效率最大化的理想追求和环境多元化的现实情境面前,用"松散耦合"理论进行考察,反思学工系统的组织关联性、工作对接的混乱与无序以及学生组织间的关联,以期创建体制性、规范化的制度环境,转变管理人员的理念和专业研究,坚持多样管理,最终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某种反思视角和考察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宣裕方  
创业型大学的创建,为高校创业教育摆脱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植根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从创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得到提升。在创业教育系统中,创业中心、合作平台、跨学科组织、教育平台、实践平台和学生社团等要素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不断推进的创业循环系统,保证了创业教育和大学创业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超  
高校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校定位基础之上的组织化过程。高校分类只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秩序认识的特例,仅仅用高校分类与自生秩序相结合来建构高校定位机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一个组织化过程,既有人类理性的安排,又有自组织方式。因而,高校定位应该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继熙  
超长短信(CSMS)是一种扩展的短信通讯技术,可发挥CSMS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构建高校安全教育系统.本课题在GSMMODEM硬件基础上,应用了AT指令开发方法,实现了CSMS发送及接收.该系统能够主动搜索GSM MODEM响应新短信的最优模式,提高了CSMS收发效率.实践表明,GSM MODEM的CSMS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网关短信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其中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包括纵向上中高职衔接、横向与产业企业人才规格标准的对接以及现代职教体系内的协调对接等构成要素。同时,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密切教学组织的衔接、尝试多元化的招考途径等是实现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键琦  夏午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要求,有效应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20年教育部重新修订并颁布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47号),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职能职责、履职能力、审计管理、审计结果运用等做出新的规定,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创新与实务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以《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修订背景为切入点,深化对修订内容、基本架构、特点及创新点的认知,紧密结合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系统论述新规定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根据新规定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郄海霞  陈超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分析了纽约新的城市定位及其对该州/市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和需求,以及由此引发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及城市与大学互动关系的建构。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定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定位需要高等教育提供知识、人才和技术支持,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则需要立足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二者相互依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大学的深度参与和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古光辉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改变了高校远程教育发展模式,也对其构成要素的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远程教育必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以全新的模式为广大学习者带来便捷。远程教育体系构成要素与其运行机制有高度的相关性,二者的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在分析高校远程教育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及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校远程教育运行机制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第十一战略专题调研组  朱新均  张再兴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确保党对教育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坚强领导,是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绍福  李晓霞  
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以来,急剧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而破坏了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在宏观上出现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失衡、规模扩张与教育质量的失衡、东西部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失衡和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本文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这四个失衡问题,并提出以生态观来引领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由由  闵维方  周慧珺  
本文基于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排名数据和46所美国研究型高校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因素以及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科研产出除了由外部经济环境、高校类型、人员规模、工资水平等因素决定外,还可能受高校教师队伍的岗位、合同、职称、性别/种族结构的影响。其中,全职教师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辅助人员的增加有利于高校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的提升,非终身教职体系教师的聘用并未如预期那样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产出,助理教授得利于能够在科研上集中精力而产出较高,传统弱势群体教师比例的变化并未系统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董坤  刘昊  
针对高校专利数量与收益"倒挂"问题,引入生态理论对高校专利系统的内涵、构成及耦合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讨我国高校专利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生态理论视域下高校专利系统由核心、支持、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要素间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网络,其中政府专利政策、高校科研政策位于系统顶层,其间接引导性和直接强制性对系统的价值诉求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是高校专利的主要消费者,其积极的合作意愿对系统运行起到重要拉动作用。针对我国高校专利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应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拉动作用,以加快我国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周斌  
通过线上虚拟平台认知和体验图书馆是图书馆认知教育模式的创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了一套融合虚拟漫游、闯关学习、情景互动、在线虚拟咨询的认知教育系统。文章阐述了系统设计、系统架构、系统实现及技术路线。统计数据表明,基于虚拟漫游的图书馆认知教育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图书馆认知教育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雁  
全球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对教育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应对未来挑战的实力和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新一轮的PISA发现,当许多参与国家和经济体的学生整体表现出现明显减退的大趋势时,来自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在学生数学素养测评表现、与学生社会经济条件有关的教育公平性和学生学校归属感等三个方面都表现出强有力的韧性。通过分析PISA 2022中相关教育系统的韧性数据,本研究聚焦东亚六地,尤其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在相关政策和实践上的表现,探索符合东亚特点的优质教育系统的韧性特征,以期为我国教育系统韧性的建设和强化以及教育优质均衡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